思想者的轨迹:汉迪的生平(2)
回到伦敦商学院后,汉迪主持斯隆基金会的经理人培训项目。在他主持的培训项目中,学员既要学习《公司账目》,又要学习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拿希腊悲剧做管理教材,汉迪是开先河者。公司账目是要学员掌握管理的技术问题,希腊悲剧则是要学员掌握管理的价值选择。《安提戈涅》的故事梗概很简单:底比斯的国王克瑞翁,在权力争夺中杀死了自己的外甥普雷尼克,并且下令悬挂于城墙外不准埋葬。普雷尼克的妹妹安提戈涅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作为公民,她须服从国王的法律和命令;作为死者的妹妹,天理和人伦都召唤她去安葬自己的哥哥。最终,安提戈涅选择了交出自己的性命而让哥哥灵魂得到安息。这个故事,描述的是良知与法律的对抗。汉迪选择的这一剧本,向经理人提出了尖锐的问题:如果在公司经营中遇到安提戈涅难题,能做出同样的选择吗?有没有如此坚定的信念,哪怕招致危险的后果也在所不惜?商业中的底线在什么地方?如果说,公司账目培训要解决的是经营中如何做的问题,那么,安提戈涅培训则是要解决经营中做什么的问题。显然,后面的问题比前面的更为根本。汉迪选择这个悲剧当然不是仅仅让学员欣赏剧本,他认为从中可以发现被组织所忽略但却很重要的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而引申到商业道德。可以说,《安提戈涅》深刻地影响了汉迪后来的生活和思考,汉迪之后在理论中处处表现出浓郁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厚重的道德责任感,从《安提戈涅》的培训中就已经显现了出来。汉迪的父亲去世时,自发前来参加葬礼的盛大场面使查尔斯感到震惊,一个小小乡村教区的牧师,竟然在人们心目中有着那么重要的位置。这使汉迪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他萌发了献身宗教事业的愿望。两位主教朋友建议他去申请圣乔治大教堂附设的学院学监一职。这对于汉迪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1977年,汉迪放弃了伦敦商学院的教授职位,携全家来到温莎堡,出任圣乔治学院的学监。这个学院主要有两项使命:一是为神职人员晋升到高级教职做准备,二是在社会上探讨一些伦理道德问题。接受这份工作,意味着汉迪将失去稳定的收入,薪水还不到教授的十分之一,微薄的报酬将使一家的生活都陷入窘境。但是,这是一个把基督教义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地方,可以对生命和社会的意义得到更深刻的认知。在理想和现实生活的艰难选择之间,汉迪的夫人给予他以坚定的支持,打消了汉迪的顾虑。事实证明,汉迪及其夫人的选择没有错,对于伦理道德问题的关注提供给汉迪更广阔的视野和思考空间,他那充满人道主义的思辨和追求人生价值的理论也处处体现了这份工作对他的影响。温莎堡是英国王室的地盘,学院的理事会包括菲利普亲王和三位勋爵,其中至少有一人按惯例要任首相。汉迪把这里的环境比喻为国际象棋真人秀,周围是国王、城堡、主教和骑士,他自己就好像为王室效忠的卒子。庄严宏伟的圣乔治教堂,中世纪的气氛和维多利亚时代的语言,使汉迪陷入了深沉的思考。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个受过良好思维训练的学者置身于这种氛围的心情。汉迪开始研究《圣经》,探讨《圣经》故事中隐含的意义。他不是通过逻辑归纳和演绎,而是通过自己演讲发言的切身体会来理解《圣经》。汉迪强调,《圣经》的故事,是历代牧师为了布道而逐渐成型的,不能把它看做历史真实,只能把它看作是牧师讲道理的形象化描述。教堂中的壁画,起着同样的作用。古老传统式的静穆和安祥,促使汉迪进行跨越时空的思考。在温莎堡的学监任上,汉迪主持了关于“工作的未来”长期系列讨论。关于管理哲学的许多新想法和比喻,都诞生在这里。甚至关于生活,也形成了许多术语,如“家庭妇男”、“跳蚤经济”、“组合式人生”等。对《圣经》及其宗教教义的研究,奠定了汉迪管理哲学的基调。这一期间,汉迪开始给BBC做节目,对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将近3分钟的宗教反省式直播点评。后来,这种点评他一直进行了20年。在温莎堡任职四年后,汉迪于1981年7月离开圣乔治学院。这时,49岁的他下定决心摆脱任何组织,正式开始过一种自由职业者的生活,亲自实践他所提出的“组合式人生”概念。所谓“组合式人生”,就是完全摆脱对组织的依赖,由个人按照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完全自由地安排家务、工作、子女教育和社会交往。这一转变是艰难的,尤其是面对生活本身的压力时,这种选择需要极大的勇气。单纯从物质条件看,别人是越来越富有,而汉迪是越来越贫困。从壳牌跳槽到商学院,意味着从可靠的大公司转移到了前途未卜的新建机构,从营利组织转移到非营利组织;而从商学院到温莎堡,意味着固定收入锐减十分之九,从实务研究转向宗教研究;再从温莎堡彻底“脱离组织”,意味着从“保护性监狱”(这是汉迪给人类的组织依赖性起的名称)来到“开放世界”,在获得完全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所有安全保障。从此,汉迪成为一位独立的自由作家,在写作之余到各地去演讲、讨论,同时还继续担任BBC的主持人。这样的生活方式被汉迪一直延续下来。他们夫妇每年用150天进行各自独立的创造性工作,汉迪写作,妻子伊丽莎白摄影;100天用于商业和管理活动,包括到国外巡回演讲;30天做志愿者工作;85天时间自由安排。在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汉迪逐渐成为有名的畅销书作家,他出版了很多部颇有影响力的著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组织的概念》(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s,又译为《通晓组织》)、《工作与生活的未来》(The Age of Unreason,又译为《非理性的年代》)、《觉醒的年代》(The Empty Raincoat,又译为《空雨衣》)、《个人与组织的未来》(Beyond Certainty,又译为《超越确定性》)、《饥饿的灵魂》(The Hungry Spirit)、《经理人制造》(Making Managers)、《管理之神》(Gods of Management)、《大师论大师:汉迪解读13位管理大师》(The Handy Guide to the Gurus of Management)、《思想者:查尔斯8226;汉迪自传》(Myself and Other More Important Matters)等。在这些著作中,汉迪向我们展示了他对于现代社会和管理问题的思考,详细论述了他的诸多理论,其中有许多观点极具启发性。按照学界的说法,汉迪的理论中包含有影响世界的十大核心观点,即:自雇工作者(即组合式人生)、适当的自私、联邦制组织、三叶草组织、三I组织、圆环图原理、四种管理之神、中国式契约、S形曲线和权力补贴(详见后叙)。离开了组织的汉迪,更像管理学领域的独行侠。他起初连演讲报酬都不好意思提起,幸亏他的妻子是一个杰出的经纪人。使他们虽然没有发财,但日子过得还算舒坦。当汉迪刚刚离开温莎堡时,他的出版经纪人出于赚钱考虑,建议他出版教材,而并不看好那些汉迪梦魂萦绕的哲学式书籍,认为别指望这些书能带来“面包和黄油”。结果,恰恰是这些书,使汉迪成了炙手可热的管理大师。更有意思的是,汉迪本人谈起“大师”这个称呼则是一脸不屑,他借用德鲁克的话说:记者创造出“大师”(guru)这个词,完全是因为“牛皮大王”(charlatan)做头条新闻太长了。他揶揄那些所谓的“大师”相当于走穴艺人或体育明星,以巡回演讲敛钱为目的。对此,汉迪保持了足够的警惕,他每年只进行10场演讲,其中5场收费,5场不收费。不收费的演讲,完全看其价值决定。比如,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汉迪到加尔各答为当地的企业界开设一个管理研讨班,但这个委员会是清水衙门。汉迪的妻子伊丽莎白爽快地对委员会说:“什么报酬都不用支付,但能否安排我们认识加尔各答最有意思的4个人,同他们每人单独待1小时吗?”汉迪夫妇的这个愿望得到了满足,结果,在这次旅行中,他们会晤了印度的首相,名满天下的特蕾莎修女,当地的一个大学副校长,还有一位艺术家。
在2001年《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票选的十大管理名师中,汉迪名列第二。这一评选,改变了当代管理大师由美国人一统天下的局面。有评论断言,继德鲁克之后,管理界将倾听汉迪的声音。汉迪除了因“组织与个人的关系”、“未来工作形态”等观点闻名之外,他还因为对于未来社会变化的精准把握而成为“新秩序的预言者”。著名学者沃伦8226;本尼斯就曾经评论说:“如果说彼得8226;德鲁克使管理登上大雅之堂,汤姆8226;彼得斯将管理推而广之,那么,查尔斯8226;汉迪则赋予了管理以哲学的优雅和雄辩。”对于这种评论,汉迪只是回报以谦逊的一笑。他真正关心的,是亚里斯多德式的“灵床测试”,即一个人假定面对死亡时,躺在灵床上,该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在他眼里,生前是什么样的人,比他做了些什么要重要得多。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汉迪的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自我完善,但是却成就了他的世界级影响。这也许是对中国格言“反求诸己”的另一种最好诠释。
更多阅读
转载 作为思想者的钱学森--钱学敏 思想者画室
原文地址:作为思想者的钱学森--钱学敏作者:闫什么闫http://bjrb.bjd.com.cn/html/2011-11/14/content_16608.htm钱学森晚年曾说:“其实,关于‘两弹一星’的科学与技术,我在美国时就都掌握了……而我多年来和你们一起研究和探讨的这些问
王通 快速成交的秘密 《高价成交的秘密》 第2章 快速拉近与客户的距离(2)
小张一开始就重点介绍自己产品的先进性,结果,李部长却说想要老产品。由于不了解客户的需求,介绍的特性不是客户需要的,这就等于自己往“枪口上撞”。重新介绍自己的老产品,可是小张自己刚刚说过公司的拳头产品是新产品,这样就很
集群升级 地方嵌入性和产业集群升级—来自手机行业的启示(2)
北京诺基亚星网工业园手机产业集群 诺基亚早在1995年就在中国北京和东莞等地建立合资企业,生产手机和网络设备,并在1999年成为第一批获得手机生产牌照的外资企业之一。2001年,为了扩大生产能力和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诺基亚开始在
李锂:被异化的“首富”(2)
1992年3月,时年28岁的李锂和重庆通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通达”)签订了肝素钠技术承包合同。该公司1990年8月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由重庆师范学院下属的重庆通达生物工程技术公司(30%)、国资重庆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30%)、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 大武汉的复兴(2)
拥有如此众多的优势,难怪美国《未来学家》给出的21世纪世界10大超级城市中,武汉名列第2位,评语这样写道:“武汉(中国)由于地处中部要冲、拥有高技术产业以及数十所大学和技术学院,武汉有很大的机会。” 转型的支点:光谷 在武汉,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