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的精髓是 中国式管理动了谁的奶酪?——看曾仕强和德鲁克两位老头斗法



 本期主题:中国式管理大论争

  导语:关于中国式管理的论争在中国管理传播网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我们有必要深入地探讨与中国式管理有关的方方面面。

      当今的中国管理界非常有意思,表面上看起来热闹异常,但如果深入到背后去看,其实最主要是两个老头子在斗法,其中一个是九十多岁高龄刚去世不久的德鲁克老头;另外一个是年近八旬却仍在到处奔波的曾仕强老头。以两位老头为标志,基本上可以将目前在中国大陆稍有影响的学人学派划分为两大类,虽然还有其他学派不能归入这两大类,但在国内影响都有限。包括彼得?圣吉和伊查克?爱迪思,前者进入大陆有些时间了,但一直不温不火,大家除了了解“学习型组织”这个名词外对其“系统动力学”理论恐怕所知有限,而“学习型组织”的流行恐怕还要将主要功劳归功于当年科利华炒作“学习的革命”一书。至于伊查克?爱迪思一则由于其刚进入不久,二则由于他用知识产权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保护,所以影响还不大。另外,也许跟他们都算不上“老头”有关,中国历来有“敬老尊贤”的传统,“老”是排在“贤”之前的。

  虽然现在掀起了一股批判“中国式管理”的狂风巨浪,但那些声音最大、攻击最凶的人并不是对中国式管理最痛恨的人,他们确实是看到了“中国式管理”存在着某些缺陷,而影响力又越来越大,这样就有可能将原本不起眼的缺陷成倍地放大,从而引人进入误区,所以他们确得有必要采取“矫枉过正”的方式来进行纠偏,只是由于这群人既不够“老”又不够“贤”,因而目前看来还难成气候。

 中国式管理的精髓是 中国式管理动了谁的奶酪?——看曾仕强和德鲁克两位老头斗法

  事实上,如果我们站在中国整个管理市场格局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管理”确实动了一部分人的奶酪,其中受影响最大的自然是国内那些靠着商学院谋生的人们,因为他们修的是“洋庙”,供的是“洋神”,如果中国的“善男信女”们都抛弃洋神而转投中国式管理门下,不到他们的庙里烧香拜佛,岂不是断了他们香火钱的财路?当然,这也许是“杞人忧天”,目前还看不出曾仕强老头有取胜德鲁克老头的任何迹象,毕竟德老头的门人弟子实力太强大了,曾老头奔波到德老头那把年纪的时候还不知能否望其项背!

  但是,中国式管理的流行不能不让我们看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那些将“中国式管理”贬得一无是处的人这个时候怎么就忘了“客户永远是对的”、“消费者就是上帝”这个市场圣经了呢?所有管理理论最终不都是要接受管理实践者的检验吗?那些贬低“中国式管理”的理论工作者们是不是在贬低管理实践者的智商呢?是不是将自己放在“超上帝”的位子上呢?

  不管“中国式管理”存在多大的缺陷和弊端,它的流行至少给我们带来了两个讯号:一是已有的主流管理理论并不能满足管理实践者的需求;二是“中国式管理”有不少受管理实践者欢迎的东西。前者表明管理理论严重供不应求,后者为管理理论工作者指出了一个获得管理实践者青睐的方向,我们不应对此视而不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570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 曾仕强 人性的弱点pdf

原文地址:《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作者:雪梦@曾仕强教授-台湾昨天到的书,今天花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读完后感觉物超所值。《人性的弱点》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持经达变。表面上看这是一本介绍人际关系的书,但实际上应该归纳于哲学这一

读曾仕强先生的《中国式管理》有感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mp3

读曾仕强先生的《中国式管理》有感10法本3班:苑琳琳【内容提要】曾仕强先生是中国式管理的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管理之父”。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

杨曦沦:德鲁克为品牌管理提供方向

没有信仰就没有品牌,没有创新就没有品牌,没有管理就没有品牌 文/杨曦沦 我曾在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学习EDP课程,印象最深的是很多曾在清华、北大读过EMBA的企业老板在学习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后,得出的结论是“术”与“道”不可同日而

声明:《中国式管理的精髓是 中国式管理动了谁的奶酪?——看曾仕强和德鲁克两位老头斗法》为网友玺为我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