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经济学(包括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只有资本循环和劳动循环(亦即资本和劳动力的再生产),而没有物质循环和环境再生产。以此为指导的工业化模式则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和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导致资源耗竭、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在传统工业化模式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循环经济为人类经济活动走出增长极限的阴影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那么,从经济循环到循环经济是一个怎样的逻辑过程呢?
一、经济循环和循环经济的关系
经济循环和循环经济不是可以等同的两个概念,但是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那种认为循环经济与经济循环没有任何关系的观点是对经济学基本精神理解的不透彻,而把二者混为一谈的观点则是对循环经济核心理念认识不够。只有把这两者的内在联系搞清楚了,才能在已有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加深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并对现存的经济学理论进行拓展和创新,进而为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论,否则,割裂二者关系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或聊无新意的无病呻吟。
经济循环是以资本循环的形式表现出来,实质上是价值转移、价值增值和和价值补偿,即价值循环的过程。资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润,这种利润动机是经济活动的动力所在,在客观上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如果听任市场规律的作用,资本就会脱离价值创造领域转向价值分配领域,进而脱离实体层面转向虚拟层面。在资本强权的逻辑之下,资本的非生产功能可能会超过生产功能。资源配置因此由生产领域转移到非生产领域。当前整个世界范围的价值生产和价值实现出现大分流(曹和平,2005),中国以世界近30%的实物生产仅获得占全球6%份额的价值是对这种现状和趋势的最好证明。就中国而言,经济增长陷入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路径依赖,导致价值流和物质流(能量流)的背离。
循环经济作为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复合体,有助于弥合价值流与物质流的裂缝,使资本循环和物质循环统一起来。但是,由于循环经济存在巨大的外部性和公共品特点,循环经济不可能完全靠自发成长起来,需要通过设计市场运行的相关制度,让经济主体产生激励和约束。这样,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才会进入良性的自运行轨道。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信息成本降低;交易关系的增强和交易制度的完善,经济活动的信任程度提高,将会导致经济系统运行中物质流和信息流的同步性。
资本循环和物质循环的统一使经济学的“economise”的本义从狭隘的节约财务资本转向既节约财务资本又节约物质资源。经济学既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也研究资源的利用问题,其核心是基于成本的资源节约问题。但是传统的观点把资源仅仅局限为财务资本(即货币资本),或以货币数量衡量一切资源的价值,在不完善的市场条件下,从而扭曲了自然资源的真实价值。最后,导致资本循环和物质循环的背离,集中体现为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恶化。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节约的学问,包含对财务资本和物质资源节约的研究。在这个意义上,循环经济理论与经济学是完全一致的,同时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循环经济的解释力是无庸置疑的。
二、循环经济的理论边界及其创新着力点
1、循环经济的理论边界。一是不把循环经济泛化,是基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目标,推行生态化管理(包括技术、组织和制度)的经济活动方式;二是不把循环经济神化,循环经济只是人类社会在追求可持续发展中的一种实现方式,不可能包治百病;三是不超越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循环经济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一种经济活动方式,试图彻底否定主流经济学来建构新的经济学体系是不现实的、不自量的。就当前的经济学理论主体而言,其理论生命力仍然是强大的,只是一些主流的观点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支持这些主流观点的是某些方法论,现实的理论任务是进行方法论的创新。经济学体系的根本性革命是迟早要发生的,但不是现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进行局部的变革。
2、循环经济的理论创新应着力寻求其微观经济基础。关于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和运行机制,为避免发生歧义,这里进行界定,主要指循环经济中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微观主体的塑造、微观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利益互动、经济组织形态、经济行为方式和经济活动规则(制度)的变化。由于鲜明的生态化导向,它与整个经济系统的纯粹的价值循环过程中微观基础是不同的;由于固有的经济利益诉求,它与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中微观基础不同。另外,也与循环经济系统中层次上的微观循环不同。这种微观循环是物理意义上的划分,是技术层面的课题。本文的主题是探究循环经济的经济逻辑在微观领域如何体现,这是当前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空白。
循环经济的理论使命是对经济运行调节时间和方式的变革,即强调事前调节和事后调节的统一。这种变革的关键在于找到其微观基础和经济逻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对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和经济形态的界定;二是探讨经济调节方式的实现形式;三是对循环经济中微观主体(包括个体和组织)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进行研究。
三、非物质化:循环经济的理念创新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其基本理念是经济系统的非物质化(Dematerialization)。经济的非物质化理论主张以最少的自然资源实现人类的舒适生活,以最少的原料获得经济效益。其根本意图就是满足相同效用的条件下削减消费的物质数量,变供应产品为提供服务。简言之,就是“make more with less”。非物质化提供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战略,它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的、以知识为基础的和服务导向的经济更快更系统的发展。作为一种高度创新的模式,非物质化是一个面向知识经济、促进结构变迁的战略。非物质化的目标不管是10倍还是4倍都很重要。后者以目前知识和技术水平就可实现,但它对结构变迁的速度影响是有限的;前者则形成了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强烈挑战,因此可视为结构变迁的发动机。非物质化的理念通过提高资源生产率,知识基础的新服务经济、生态智能产品(服务)来实现。
非物质化的经济含义是物质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协同运行。通过信息流替代或节约物质流,同时带动更大的价值流;通过价值流补偿物质流而使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和谐互动。信息流和价值流的协调可以导致交易成本的节约,物质流和价值流同步则带来生产成本的节约,物质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协同则导致财务成本和物质资源的整体和共同节约。
非物质化的经济活动导向是功能经济。所谓功能经济,就是为了满足人们需要,产品必须具备“效用传递机器”的功能。人类因这些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功能而满足,并不是因其存在而满足。功能经济的价值来源于产品是实际表现特征和使用价值;其原理在于:增加财富,但不扩大生产,通过优化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方法和功能,来优化现有财富(产品、知识和资源)的管理,从而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和废物的产生;其目标是:最充分、最长时间地利用产品是使用价值,同时消耗最小的物质资源和能量,因此这种经济是可持续的、减物质化的。
四、结语
从经济循环到循环经济,不是简单的理解卫把经济活动的形态发生转变,根本性的应是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是以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包括约束条件、决策目标、均衡状态)的变化、微观基础(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调整,经济组织形态的变化)、经济运行条件(经济体制、产权、非正式规则)、产业技术支撑等卫条件,实现经济系统调节方式的创新、治理机制的演化,从而形成更具资源生产率的经济体系。这些最终构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