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 英语 中国民间发明群体的弱势状态



----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弱势发明群体渴望关注

在乌有之乡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一、 自我介绍

在我自身数年专利推广、维权过程中,我发现我个人陷入专利的困境并非孤例,而是普遍现象。经过思索,我认为:我们的国家在自主创新和专利制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二、为什么党中央和胡主席大力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

中国目前还不是创新型国家。

1、近三百年来,中国同西方国家在原始性重大发明上的差距;中国本土至今没有获得诺贝尔科技奖。

西方国家原始性重大发明举例:除草剂、塑料、化纤、无线电报、广播电台、雷达、晶体管、集成电路、录象机、激光器、计算机、互联网、超音速客机、抗生素、脑电图、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核反应堆;软件工程(操作系统)、通讯技术(移动)

我国科技现状:大型民航客机百分之百从国外进口;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以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光纤制造设备,基本上依赖进口;石化装备的80%、数控机床和先进纺织设备的70%依赖进口,彩电、手机的关键技术50%以上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

在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核心专利上,中国基本上受制于人;在一些关键技术,尤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如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中国主要都是依赖进口;而在国家安全领域,一些重大武器装备和急需的关键元器件只能依赖进口,处处存在被别人"卡脖子"的危险。

香港《星岛日报》说,目前,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以上,一些产业由于核心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中国制造的许多产品的高额利润被外国公司赚走。

国内的一些集成电路企业,它们的特征是核心技术深度依赖国外厂商,一旦国外停止供应核心技术,15天之内只能停产。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说,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中国目前90%的汽车市场已被跨国公司所占领,市场让出去了,原有技术也丢了,新的核心技术又不掌握,真正成了依附型工业。

由专利申请和构成比较差距:国外的发明专利申请则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领域:无线电传输占93%,移动通讯占91%,电视系统占90%,半导体占85%,西药占69%,计算机应用占60%。

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最集中的领域,首先是中药,国内申请占98%;其次是软饮料,占96%;食品占90%;汉字输入法占79%。

专利的构成上看,国人申请100件专利中,发明专利只有18件,82件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而来自国外的申请,100件中有86件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发明专利。

2、中华民族的技术创造力为何在世界舞台上前进缓慢?

半个多世纪前,英国学者李纳约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古代有杰出的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也称"中国难题",多少年来让人费解和捆扰。

专利制度发展史:

13世纪,英王开始以特许令的方式奖励那些在技术上有创新并且对社会带来利益的人

15世纪,地中海沿岸贸易日益发达,技术上乘,则国力强盛

1474年,威尼斯共和国颁布第一部专利法的雏型--是君主恩赐特权的初步制度化

1924年,英国《垄断法案》--世界第一部现代专利法

1790年,美国专利法

1791年,法国,技术--财产权(知权)--人权

1885年,日本专利法

1985年4月1日,中国专利法正式实施

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发明创造正是因为没有专利的制度,使近代中国走向落后;日本及西方国家则是在专利制度这个为"天才火焰添加"的利益柴薪的"燃烧"之下,创造了近代科技文明。

三、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激发每个国民的创造热情!

1、专利制度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可以毫不怀疑地认为这样一个事实:与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相比较,我国的科技水平正急速下滑。

我们要敢于承认: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内地的经济增长更多地是依靠挥汗如雨的辛苦劳作,而不是创新的灵感。但是这种经济增长让中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最突出的是环境的恶化。

"为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薪"!的专利制度为什么没能更好地激发国人的创造热情,进而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呢?中国专利制度的确立非自发形成,而是被动接受和改革的需要。

西方专利制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保护大企业、大财团及他们国家利益的工具。我国引进的专利制度更多的体现在现有的法律、法规,西方国家专利制度中的政府支持发明创造的配套政策却没有真正落实。

现在的专利制度脱离了中国的国情。

发明、专利和实施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专利制度没能处理好发明、专利和实施之间的关系,专利技术转化率低是非常突出的反应。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是发明人的一种技术思想,它是利用自然规律做出的能够解决技术领域某一特定问题的新的技术方案,或称技术构思。

专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一是指专利权;二是指受到专利权保护的发明创造;三是指公开的专利文献。

发明是人通过思索而获得智力劳动成果的过程,更多体现在思维想象和试验验证的过程。虽然通过专利授权而确立其法律地位,可专利的实施则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这通常是发明人(尤其是民间发明人)所难以承担的。

让发明走出专利的误区;

国家不能以为专利权是私权,而任由发明人(尤其是民间发明人)自生自灭。专利权虽是私权,可发明人是分国界分民族的;

鼓励发明、激发创造热情,不能仅仅依靠专利法,还需要国家出台适合自身国情的扶持科技创新的各种配套政策。

5、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必须要以充分尊重专利发明为前提;

田力普:迄今仍有99%的国内企业没有申请1件专利。

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大约万分之三,民族企业理应支持民间发明。

世界科技发展史证明,自然科学的发展是由民间走向职业、由非主流走向主流的。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科学家和发明家开始都是民间科技研究者,如电磁学大厦的奠基者法拉第、能量守恒定律的创始人焦耳、发明大王爱迪生等等。

6、拯救自主创新中的弱势群体,共建和谐创新型国家 自主创新中的弱势群体除了自助、自救和用智慧抗争外,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呼吁国家出台适合自身国情的扶持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积极营造国民热爱发明、尊重发明的社会氛围,支持翟东青先生提议筹建"民间专利推广、维权中心"。

四、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美好愿景

一个依赖和模仿他人技术的国家,永远不会获得世界的承认。只有建设成创新型国家,中国才能真正实现国强民富、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绝大多数民间专利发明人深陷困境。

据统计,在我国专利申请中,前些年非职务发明的比例一直占据绝对优势,近年来呈下降趋势。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从1985年4月到2006年3月,我国共受理专利申请287.6679万件,非职务发明为150.297万件,占52.2%。

当前我国的科技政策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基点,必须不断推动最广泛的全民族、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占我国专利一半以上申请量的绝大多数民间专利发明人却陷入了让人不可思义的困境。

吉林《非职务发明人正在沦为新"丐帮"》报道了2004年7月中旬,吉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了一组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在吉林省780名专利发明人中,竟有700余名没有从专利中获得过经济利益;5000位发明人中,有近3500人债台高筑。

"珍珠玉米糊"是一项玉米深加工的新专利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但它的发明人刘明辉却在贫困中艰难度日。为了搞发明,他倾尽全部家产,所有的家人都反对他搞发明,因为在他们看来,他那是在"败家"。

 孟宪昌教授多年来潜心研究,已经完成了21项专利发明,他的这些发明大都是高科技产品,其中还有的被列为向欧盟市场推荐的产品,而这样的专利却因为没有资金而一度搁浅。

《安徽"爱迪生"盼解专利困局》据统计,2004年我省共受理2800多件专利申请,截至2005年7月底,我省今年已受理1800项申请。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的专利成果实际转化率不到5%,专利成果转化的数量少之又少,大量专利申报成功后却被打入冷宫,发明人的心血和前期投入都付诸东流,造成了我省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周仲平老师从1987年就开始自己的发明事业,他的20多项发明创造,有6项已被国家专利局授予专利称号。他告诉记者,每年自己收入的三分之一都被用在了专利的发明、申请、联系转化上面,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投入十多万元,但至今没有获得丝毫经济上的回报。

手上攥着三项发明专利的李孝龙谈到专利人的困惑时说,"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很无助。孤军奋战、势单力薄是大多数发明人的生存状况。"

甘肃《民间发明人:为何总是徘徊在科技创新的门外》重点报道了甘肃省"专利第一人"孙生灵,30多年坚持搞科技发明,目前共拥有108项发明专利。然而,这108项专利却没有一项被转化。目前,孙生灵的全部家产只有一张破旧的桌子和两张床,加起来不超过300元。为了搞发明,孙生灵变卖了所有的家产,靠别人接济度日,2001年正在读大二的女儿孙燕也因为无力支付学费而辍学回家,现在父女俩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

在兰州市,和孙生灵一样搞发明的民间发明人都比他好不了多少。兰州市通用机器厂职工张宾宝花了十多年时间研究发明了一种用于干旱地区节水灌溉的设备,发明创造已经折腾得他家徒四壁。取得专利以后,一些所谓的科技中介公司还以替他推广成果为名,榨取了数千元的"推广费"。

江苏《民间发明家生存现状实录》报道了科教大省江苏民间发明人的生存状态。

  57岁的徐庭中因为100多项发明专利和水陆两用万能卡车,被称为南京的"发明大王"。然而,执著不悔地搞发明,换来的却是20多年穷困潦倒的生活。1985年,徐庭中一次就申报了35项发明,大部分都获得了国家专利,至今,他已有近70项获得过国家专利。然而,让人无法想象的是徐庭中就住在一间8平方米的阁楼里,一个月才212元钱的生活费。

孙开华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钻研与力学有关的小发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自己曾发明的自动家庭帐篷,被专利十年成就展授予两项金奖。接着又发明了现在市场上经常能见到的婴儿专用的蚊帐。然而这些专利带给孙开华的并不是滚滚的财源,而是百般的无奈。他说,现在市场上能见到许多与他发明完全类似的产品。自己的很多发明都被别人无偿占用,但他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打官司维权。孙开华说,自己以前也尝试过以技术入股和别人合作生产,后来因产生矛盾停止合作,但专利技术却继续被人家免费使用。

重庆《民间发明人生存状态全景调查》提到全市数千名民间发明人中大多生活窘迫。他们由于种种原因,虽然手中掌握着致富的专利技术,却过着清苦的日子,有的甚至连基本温饱都成问题,陷入社会边缘。他们的发明换来的只是自己的贫穷。国家知识产权局重庆代办处一位李姓工作人员对此颇为认同,她说,不少民间发明人来申报材料时,交过来的审核费都是零钱,"看着让人心酸"。这种情况,对占比例很大的民间发明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打击。

65岁的发明大王李家诚从1986年开始搞科技发明,在被发明搞得家徒四壁之前,李家诚的正式身份是渝中区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所长,因为搞发明,已办理停薪留职多年。同样为搞发明,他已经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一笔笔的外债。而在搞发明之前,李家诚的经济条件还算不错,因为"当时一根筋"的他走上了发明创造的不归路。回忆起以前的日子,李家诚说:"我的代价,是失去很多赚钱的机会。"他曾经为了找废料,一个月跑遍重庆30多个垃圾场;妻子患病时,一分钱掏不出,只能掉泪。

面对生活拮据的状况,56岁拥有齿轮磨合技术专利的涪陵民间发明人王坚铭无奈地说:"我和老伴都是研究人员,在研发方面的才能没话说,但产业化方面则是一窍不通。也有不少企业主动联系过,可大多是想用极少的钱来钓鱼。经过几番折腾,我们精疲力竭了,不想再接受合作。"据了解,王坚铭的专利现在还需要投入10万元就可以进入生产。但是他面临两难:一方面很想自己搏一下,却苦于资金困扰;另一方面想将专利一次性转让给企业,却由于价格原因迟迟没有谈成。

浙江《民间专利在困境中迷惘》调查了浙江的民间发明家,怀着对财富的憧憬,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发明创造,并且拥有了多项发明专利,但最终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却寥寥无几。根据记者从浙江省专利局获悉的数据,目前,浙江省的专利实施率为40%左右,而我国专利实施率仅有20%左右。大量有市场前景且预计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专利被闲置。

宁波老汉计华斌无奈地通过一起违章建房最终成功地把自己的专利推向了市场。这起通过违法行为最终达到推广专利目的的案例却再次暴露了从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渠道的不易。一桩被事实证明有市场开发价值的专利技术,最后以这种形式被推向市场,我们在将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渠道的不畅通,值得深思。

武汉《活在社会边缘的发明人》谈道:西方人认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发明人,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天使"。而我们身边的一些"天使",却活在社会的边缘,自然地生长、湮灭。

全国第一个磁化杯专利拥有者62岁的刘耀友,头发已花白,眼光有些混浊,一辈子因爱好发明而未婚。他身居9平方米的陋巷斗室需要走进汉正街一个只有一人宽的小巷,钻进一个破旧、低矮的门洞,爬上连台阶都有些残缺的楼梯。上了二楼,走进侧着身才能穿过的黑暗走道后,门就在一张脏兮兮的门帘里。室内一张堆满棉絮、冬季衣服的大床,占去了大部分的面积,另外就是一张办公桌、一个电视柜、一个碗柜,围成一圈地摆放着。窗子没有玻璃,用胶纸挡风。曾有1家北京公司和2家武汉公司跟刘耀友签了专利使用协议,不过最后还是没给钱。刘耀友为追回自己的所得,在最近两三年里,四处打官司。他每月只有320元的退休工资,只得节衣缩食,自己写状子、找证据,打官司。

最早的电脑专利申请人李亚民为了做实验,花掉了家里的绝大部分收入。1998年,在电脑城做生意的妻子,在东湖边建起一栋小楼,但到如今都没钱好好装修,除了床、板凳外,家中没有其他家具。但在他工作的小房间里,随便拎起一个破胶袋,里面都是托人从美国带回的价值上万元的元器件。

环保纸杯是周泰山20年前发明的。20年来,周泰山几乎没有收入,全家靠体弱多病的妻子卖菜维系。两年前,周妻因为长年营养不良,过分操劳,不幸去世,留下两个半大不小的孩子。此后,周泰山一家子就吃上了低保,勉强度日。现在的日子,周泰山不觉得苦,只是觉得对不起受苦一辈子的妻子。他说,总梦想着有一天让她享福,没想到她还是没能坚持住。

中国发明协会会员谢裕川,在他当发明个体户的第二年,便用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妻子与他离了婚,后来又下了岗。为了给女儿付学费,谢裕川只得暂时远离发明,每天在外帮人推销商品。

河北《 民间发明家十有八九陷入贫困》谈道"发明家"是一个神圣的称谓,在普通人心目中,他们是智慧的化身、他们的发明可以称得上珍宝,他们的财富一定也是普通人难以企及。可事实上呢?,省会石家庄有一个民间发明人群体,他们拥有各式各样的发明,涉及生活中的众多领域,可发明带给他们中大部分人的不是财富,而是贫困,甚至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封国玉是一个热衷发明的"痴人",他潜心搞发明20多年,不断有发明创造问世,然而,执着不辍地搞发明,换来的却是贫困潦倒的生活。 1985年,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他,因为业余时间痴迷发明创造,被原单位认为不务正业而辞退。此后,他不得不四处打零工。妻子嫌他搞发明不顾家早就离开了他,还带走了当时才3岁的孩子,至今他已近20年没有见过孩子的面。10年前,他为了补贴专利,把房子租了出去,自己一直跟着姐姐、姐夫生活。

比起其他民间发明家,崔四平是幸运的,单位很支持他搞科研,还拨给了他一万元研究经费,随着技术一天天成熟,他有了把技术推广到温室大棚管道化的想法。然而,和其他民间发明家一样,他没有钱去用于投产。谈起自己的发明之路,崔四平颇为无奈:"搞发明很苦,但这不算什么,主要困难是没有研发经费,导致技术问题不能随时解决,只能靠自己抽时间慢慢研究。原来我想把专利卖掉,可看不见效益的东西谁会给你投钱,一旦看见效益了,假冒伪劣的东西就来了,说实话民间搞科研真的很难。"

49岁的高建国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搞研究,早从原单位辞了职,接受九三学社节能环保研究所的邀请,专职研究家庭座便器的节水装备。他六年如一日,反复实验,终于成功研制出一种实用的家庭废水分层冲刷多功能座便器。 为了使自己的发明投入生产,他自投资金20万、小股东入股40万,现在这种座便器已经开始在市场上试销了。为了省钱,他一年出差到唐山二三十次,没坐过一次快车、没打过一次出租,没住过10元以上的旅馆,甚至一顿饭花一块钱只吃馒头不吃菜。

《 来自深圳民间发明人的甘苦故事》报道了在深圳的发明大军中,除了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的"正规军"外,也活跃着一群民间发明人(非职务发明人),他们中虽然也有成功转化自己的发明技术而发财致富过上悠闲生活的案例,但大多数的民间发明人往往离群索居、生性固执,是我们这个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落"。他们大多身怀绝技 发明、专利一大堆,每每因为资金缺口、社会关系缺乏等,发明成果难以得到转化,耕耘虽多难以获取收益。他们中还有很多人,则因为急于将发明变成产品,屡屡上当受骗,以致倾家荡产。

《那些负债的发明人》提到了湖南省20年来登记专利5万多件,技术发明人中至少有6000人手头拮据,有4000人因从事发明而负债累累。

为什么绝大多数民间专利发明人只能是穷光蛋? 风险投资、政府科研经费、孵化器政策为什么难以支持这个群体? 风投公司已经变味, 中韩两国产业技术创新五年规划70%的发展目标相同,但是,韩国企业的科技竞争能力早已经挤进了全球前五强。

  创新能力源于民族精神。而中国科技发展,在官本位思想的长期腐蚀下,创新能力让位于政府公关能力;民间科技创新能力受制于传统的官僚管理体制。客观上造成了:科技管理部门提供的资金越多,科研部门主动创新能力就越小;经济越发展,民族创新的能力反而越弱的怪相。

韩国科技起步晚中国10年,漫步韩国街头,举目四望,韩国品牌的汽车招摇过市。可是在中国,街头最豪华的汽车都是外企或合资企业的产品。当许多人沉浸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兴奋之中时,韩国在科技领域已远远地走到前头。

 科技部副部长尚勇2005年6月在深圳公开对上百家企业代表说:"韩国科技起步比我们晚10年,为什么在很多领域韩国远远领先?

新华网汉城2004年12月29日专电综述(记者张锦芳):韩国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

 "必须创造明天韩国人吃饭生存的科学技术!"这是韩国人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头禅。此话道出了韩国人追求科学技术的朴实心理,也折射出经济和社会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的真理。韩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循着求生存的意识一步步走过来的,直至走到了较为辉煌的阶段。

   韩国原来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科学技术几乎是一片空白。上世纪60年代初开展大规模经济开发时,韩国对科学技术实行"拿来主义",就是引进外国的科学技术,进行模仿、消化和吸收。自1962年以后的30多年间用于购买技术的开销达239.8亿美元。借助买来的技术和"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战略,连自行车都不能生产的韩国却生产出了自己的汽车、火车、轮船,奠定了本国科学技术的基础。

韩国人学习外来先进科学技术十分真诚,甚至到了连一颗螺丝钉也要看看外国人为什么造得那么精致的程度。可是,光跟着学注定永远落于人后。于是,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韩国的科技政策由引进模仿型逐步转向以创新和自主开发为主,高新技术崭露头角。韩国的精密电子、新材料、半导体、精密化学等高科技项目,都是在那个时候起步并获得高速发展的。三星等半导体企业能在国际半导体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韩现代重工业公司等造船企业能站在造船技术的世界之巅并占据近40%的国际船市份额,都归功于自主技术创新。

 弱势群体 英语 中国民间发明群体的弱势状态
目前,韩国已发展成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中等发展国家,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并为此下大本钱建立本国的科研基地和人才库。现在韩国政府投资的研发机构有21个,企业和大学研究所多达上万个,总人口中每万人有研发人员近40人。

去年韩国研发费用达160亿美元,占其年度GDP总额的2.68%。韩国在研发方面的一些指标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如2002年科学技术竞争力列世界第十位,研发投资和研发人力分列世界第八位和第九位,在海外获得的专利数占世界第十位,企业研究人员每千人注册的专利数居世界第一位。

在科技创新的进程中,韩国政府显示了强大的行政推动、政策引导力量。早在1989年,韩国政府便制定了《尖端产业发展五年计划》,以后又分别提出了"G7工程"和《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自去年开始,韩国政府启动了定名为"十大新一代成长动力"的科技发展工程,重点发展数码广播、智能机器人、新一代半导体和未来型汽车等十大高新技术产业。多年来,韩国基本上按照政府规划的蓝图实现了科技创新,不断达到科技的新境界。

科技需要创新,推动科技发展的体系更需要创新。如果说韩国将科技创新比作国家找饭吃,那么建立适合科技创新的体制就是用于盛饭的碗。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法可依。韩国制定的有关科技的法律很多,主要有《科技振兴法》、《技术开发促进法》、《技术开发投资促进法》。2001年制定的《科学技术基本法》可谓是指导韩国科技进步的根本大法。韩国依法对科技实行统一管理,有效地发挥了国家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避免了乱上项目和乱拉投资的现象。

韩国科技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研发与生产不脱节。韩国对高新技术研究实行集中咨询和审议的体制,根据市场需要确定研发项目,集中力量搞对国家经济拉动作用大和市场潜力大的科学技术,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韩国政府创立的"创业保育中心"、以技术股为主的高斯达克股市以及提供的贷款和税收优惠政策,使韩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获得了可靠的支持。

给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一封信

解文武

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

  我叫解文武,欣闻专利法第三次修订,便急促但认真的阅读了征求意见稿,我认为意见稿中增加和修改的绝大部分内容弥补了原先专利法的不足,对促进我国专利制度的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

不过,根据我自身对我国专利制度的体验,认为意见稿中还有一些现实问题没能涉及或没能很好解决,现提出几点建议和设想,以供参考。

  一、非职务发明转化难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征求意见稿中增加了解决专利权人自己不实施专利而利用专利"放水养鱼"的法律条款,这对促进专利的实施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我国,专利不能实施还存在着大量发明人(尤其是非职务发明人)自身不具备产业化实施的经济条件,而有条件实施的企业又不愿实施或不愿合法实施的情况。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意见稿中没有涉及。而这个问题却困扰着绝大部分非职务发明人,也是我国专利实施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提出以下设想:

  (1)、是否可以把科技部和专利局的一些部门进行整合成立职能部门,专职从已经授权的发明专利中直接筛选有价值、市场前景好的项目,最大范围的公开给予专利发明人相应的资助或指导地方科技和专利管理部门协助融资、贷款,扶持有经营管理能力的非职务发明人产业化实施;

  (2)、是否可以考虑,对国家和社会有意义的基础性发明专利而专利权人不具备实施条件且愿意转让的,由政府牵头组织向有能力实施的企业拍卖专利权的措施;

  (3)、是否还可以考虑,对国家和社会有重大意义的基础性发明专利而专利权人不具备实施条件且愿意转让的,由政府用一定的奖金或证券化期权收购专利权后免费组织企业产业化实施或许可企业实施;

(4)、非职务发明人不具备实施条件且愿意转让的专利,能否还可以尝试,在专利授权公告里增加由发明人自己认定100万元(该数字取自意见稿中的定额赔偿标准)以下转让费的选项,供感兴趣的企业或投资商选择收购。

  二、建议立法制止变劣发明行为

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禁止反悔原则,这对于规范和提升专利文件的撰写具有积极意义。

可是,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仿造专利乃至变劣发明的现象也非常严重.变劣发明一不能促进科技进步,二不能给社会公众提供功效好的产品,严重违背了专利法的立法宗旨,所以应该立法严格制止变劣发明的行为。

此外,由于发明体现的是技术方案,专利则是通过文字形成专利文件,一些复杂的技术方案有时很难用清晰或简练的文字表述,意见稿中明确了禁止反悔原则,虽然对规范和提升专利文件的撰写有意,但如果不明确变劣发明适用等同原则,将对发明人明显不公。因为发明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而变劣发明则轻而易举;而且,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发明人的意见陈述很多只是对审查员所提问题的解释和说明,有些甚至是为了澄清审查员的误解,这些解释和说明如果被不诚信的企业利用而故意变劣发明则严重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所以,对变劣发明的行为,尤其是故意变劣发明的行为,不适用禁止反悔原则。

综上所述,专利法第三次修订如果明确了禁止反悔原则,则同时也应该明确变劣发明适用等同原则;故意变劣发明,不适用禁止反悔原则。

  三、建议进一步增大定额赔偿金额,或增加惩罚性赔偿的法律条款

意见稿中把原先最高50万元的定额赔偿金额提高到100万元,对保护专利权是一项进步。不过,100万元的定额赔偿金额还是有点低了,还不能够震慑侵权者,对于研究投入大的发明甚至不足以弥补成本。建议定额赔偿金额还应该再提高一些。

  西方国家高额的惩罚性赔偿,对抑制经济领域的非诚信行为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这一点值得借鉴。如果专利法第三次修订对定额赔偿金额不能够再提高的话,增加惩罚性赔偿的法律条款将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伟大举措。

2006年8月27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5758.html

更多阅读

关于对弱势群体现状的调研 关于弱势群体的作文

弱势群体,也称社会弱者群体,它是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而非生理特征和体能状态来界定,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暑假,我和高中几个同学对我们的镇上不同地方的100户农户以问卷调

声明:《弱势群体 英语 中国民间发明群体的弱势状态》为网友隱形殤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