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语言”与流行的管理工具有优越之处吗?如果没有,它还有存在的理由吗?
“模式语言管理”首先是作为管理组织的关键性方法知识的工具提出来的(见张西振、王甲佳、刘玉龙《模式语言管理》,《企业管理》杂志2005.4,http://blog.sina.com.cn/m/xizhen),但是,在模式语言管理提出之前,组织的关键性方法知识没有得到管理吗?
不!任何一个组织都不会不重视关键性方法知识的管理,因为这就是他们的“看家本领”,是他们赖以吃饭的“家伙”。每一个组织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管理(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那么,组织又是怎样管理这些方法性知识的呢?
事实上,过去组织的关键性方法知识都是“积淀”于业务流程、作业标准、管理制度、管理办法以及每一个员工的“直觉”之中的。
我们暂时不讨论员工“直觉”中积淀的方法性知识(这是“模式语言管理”最明显的“长项”之一),我们只需要看一看“积淀”在业务流程、作业标准、管理制度、管理办法……中的方法性知识是怎样一种状态:
这些方法性知识最初的产生,自然是源于解决某些特定问题或者特定类型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标准化”程序成为组织处理类似问题的“标准”,以避免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但是,这些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法都是作为一个“完整”、“严密”的管理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它首先服从于“管理体系”,而不是问题导向的。从这些程序、制度、标准中,除了当初的制定者,很难分辨出这些“解决方案”当初是针对那些问题制定出来的,甚至制定者在若干年之后也分辨不出来。
这在工业社会早期,企业所处环境相当稳定的情况下还不是问题。但在企业经营环境急速变迁的新时代,就出现了问题——我们需要随时检验这些“解决方案”所针对的问题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需要增添新的成分……当我们没有办法弄清楚“问题”的时候,简直就没有办法判断这个解决方案是否仍然适用。
这又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一些教条主义者不分青红皂白、不问客观现实是否发生了变化,一味的坚持执行制度,也导致一些咨询公司给客户照抄照搬别人的流程、标准和制度(很多管理软件供应商也在其中推波助澜);二是一些人看到这些流程、标准、制度与实际情况发生了背离,就会把这些东西一股脑的废弃不用,推倒重来。有时候象管理咨询公司、“有所作为”的职业经理往往两方面都做,先是抛弃现有的一切,对企业“格式化”,然后照抄一套所谓“成功企业”的管理体系。这样做的危害是大家都知道的。
“模式语言”的优越之处在这里就显露出来了——“模式语言”描述的是什么环境下,会出现什么问题,其解决方案是什么。当你在阅读解决方案的时候,也在阅读对问题的表述。相比于流程、标准、制度中内化的方法性知识而言,是一种更加灵活和强有力的方法性知识管理工具。在环境状况发生变化的时候,只需要添加某些元素、修正某些做法,就能够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这就是“模式语言”相对于传统管理工具的优越之处。当然,这种优越性是针对管理方法性知识这一功能而言的,“模式语言”不打算替代流程、标准、制度的其他功能。但是,“模式语言”的确还具有其他功能——“人类……极其受那些已经成为社会表达工具的特定语言的支配。……‘真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知不觉地基于群体语言习惯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