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人寿资产管理公司 撩去百年管理理论的迷雾



 西方的管理理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经历了管理启蒙期,科学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各种管理思想与理论了盘根错节,使管理进入了理论丛林阶段。

  一、雏形时期又称管理启蒙时期。

  有了劳动分工,就有了管理。原始部落简单的生产关系构成了管理雏形,当时的管理是原始的、自发的管理,没有思想和理论体系指导,分工简单,主要依据的个性化、管理,不属于真正定义上的管理。

  二、科学管理阶段又称古典管理理论时期

  在大工业兴起的年代,社会分工日益复杂,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制造商发现,靠个性化、监工式的管理难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于是,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人们开始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并由此诞生了古典管理学派。古典管理学派的杰出代表有弗雷克里德?泰勒、亨利?法约尔和马克斯?韦伯。

  19世纪末(1881年开始),蒸汽机发明了,机器代替了手工作坊,制造业开始重视生产效率。美国以泰勒为首的普通从业者开始研究人机效率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作业标准、激励机制、作业环境及工人熟练程度等条件,对劳动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于是泰勒提出了一些独到的管理主张:推行劳动定额管理。实行差别的计件工资制,把工人的报酬与工作绩效联系起来,提高劳动效率近三倍。

  推行标准化作业。着重分析劳动过程中工人的各个动作,注重工人作业过程的记录和分析,并设计了工艺流程,强调标准的作业方法;按作业要求挑选和培养工人。同时强调体质和技能的熟练程度。

  重视作业条件与环境对劳动效率的影响。通过改善工人作业条件和环境,提高工人的积极性。改革管理体制。将直线制改成计划职能制,实现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

  泰勒原是米德威尔钢铁厂的车工,后来被提升为领班,后升为工程师,其先进的管理思想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继泰勒的理论学说为基础,法国的法约尔提出一般管理理论,大大充实和明确了管理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的经营有6项不同的职能,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项。这6项职能是:技术职能,商业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等。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5种职能活动。法约尔十分重视管理原则的系统化。他努力探求确立企业良好的工作秩序的管理原则,根据自己长期的管理经验,提炼出14项原则,即: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与法约尔同期的德国著名学者韦伯以泰勒的理论学说为基础,提出了行政组织理论,引入了管理体系概念,著作有《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行政组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明确的分工;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人员的使用;职业管理人员;遵守规则和纪律;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韦伯是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人,因此,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三、行为科学理论时期

  行为科学学派杰出的代表人物有: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

  古典管理理论太强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求作业的规范性,注重对工人行为的控制,不注重人情感的协调,将工人当成机器的附属品,缺乏人性化,这就引起工人的强烈不满。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于是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的补充和提升。梅奥受过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系统训练,这使他有可能在管理的社会因素和人际关系领域做出贡献。

  20世纪20-30年代,梅奥和他的同事广泛应用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做了著名的霍桑试验,把管理理论从生产过程管理领域和行政管理范畴拓展到人性方面,促进了管理行为科学的诞生和发展。霍桑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与"科学管理"只重视物质条件,忽视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工人生产效率影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形成了人际关系学说。

  行为科学学派把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结合起来研究,建立起在管理中关于人的行为的一般理论。他的研究范围主要可概括为四类行为和三个方面。四类行为是: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和领导行为。三个方面是:

  (1)有关"人性问题".现代管理既然实质上是人管理人,所以管理与人性具有密切的关系。只有科学地研究"人性",才能更好地解决人的问题。

  (2)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这是行为科学的核心部分。激励动机实质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也是现代管理的首要问题。因为动机由需要引起,又支配着人的行为。(3)有关群体,组织与领导的行为和方式问题。这也是管理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群体,组织与领导的行为和方式正确,才能实现管理优化。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职工是"社会人"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纠正了古典管理理论忽视人的因素的不足。人际关系学说也为以后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行为科学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个体行为理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团体行为理论主要是研究团体发展动向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组织行为理论主要包括有关领导的个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

  行为科学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是由许多学说组合成的一个理论群。其中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论,成就需要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双向决定论,X——Y理论,超Y理论,Z理论,团体力学理论,群体冲突理论,情境理论等等。

  四、现代管理理论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生产力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呈现多样化,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末,信息技术(IT)的发展推动着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数学,系统论,信息论,博弈论和网络技术等为理论基础,从而诞生了众多学派并存的现代管理理论学派(又称"管理科学学派)。主要包括:西蒙的决策理论学派、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系统管理学派、德鲁克的经验主义学派、伯法的管理科学学派以及权变理论学派和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提到的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等。

  1、关于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职能学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里奇提出的。管理过程理论渊源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是历史悠久并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论。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是将管理理论同管理人员所执行的管理职能,也就是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无论组织的性质多么不同(如经济组织、政府组织、宗教组织和军事组织等),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管理职能却是相同的,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职能逐步展开和实现的过程。因此,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的职能作为研究的对象,他们先把管理的工作划分为若干职能,然后对这些职能进行研究,阐明每项职能的性质、特点和重要性,论述实现这些职能的原则和方法。管理过程学派认为,应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把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加以理论概括并有助于建立起系统的管理理论,用以指导管理的实践。

  2、关于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形成以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的现代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为标志。由于他在研究组织和管理性质及理论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曾经得到过7个名誉博士学位。社会系统理论学派,以协作系统为核心论述组织内部平衡与外部条件适应的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组织是协作的系统,是由人组成,这些人的活动是互相协调的构成的系统。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联系是这个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要素。巴纳德使用社会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管理问题,后人称他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社会系统学派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是一个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个人只有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下,同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

  (2)巴纳德认为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这些人们愿意做出贡献;实现一个共同目的。因此,—个组织的要素是:信息交流;作贡献的意愿;共同的目的。

  (3)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协作系统,管理者应在这个系统中处于相互联系的中心,并致力于获得有效协作所必需的协调,因此,经理人员要招募和选择那些能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做出最好贡献并能协调地工作在一起的人员。为了使组织的成员能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和进行有效地协调,巴纳德认为应该采用“维持”的方法,包括“诱因”方案的维持和“威慑”方案的维持。“诱因”方案的维持是指采用各种报酬奖励的方式来鼓励组织成员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他们的贡献,“威慑”方案的维持是指采用监督、控制、检验、教育和训练的方法来促使组织成员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他们的贡献。

  (4)经理人员的作用就是在一个正式组织中充当系统运转的中心,并对组织成员的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组织的运转,实现组织的目标。根据组织的要素,巴纳德认为,经理人员的主要职能有三个方面:a、提供信息交流的体系;b、促成必要的个人努力;c、提出和制定目的。

  3、关于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研究决策行为的理论,该学派认为"管理的关键是决策",决策贯穿着管理的全过程。西蒙和马哥等人发展了巴氏提出的理论,特别是决策理论,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内容,发展成为现代决策和决策方法的完整理论体系。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有赫伯特?西蒙和詹姆斯?马奇

  4、关于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对管理的定义是:用系统论的观点对组织或企业进行系统分析、系统管理的过程。系统管理学派该学派认为,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外界环境在不断地相互作用。它具有系统部输入,输出和反馈功能。系统管理理论的建立同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出现是分不开的。这种理论的要点是:(1)企业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企业是由相互联系而共同工作的各要素组成的人造系统,目的在于达到组织和成员的目标。这同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并具有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可自行调节,以适应环境和本身的需要。(2)企业组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企业的基本职能必须用系统观点来考察,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链条,同时又构成自己的子系统,又发挥着系统的整合作用。

  5、关于数量管理学派

  数量管理学派又称管理科学学派,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该理论认为,数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出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降低不确定性,以便投人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得到最大的经济效果。

  6、关于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是指偶然事件或偶然性。权变理论的主要涵义是:权宜应变,又称情境理论。在管理中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条件权宜应变,制定特定条件组织的最有效的管理方式。这种理论经过大量案例的研究和概括,把企业归纳为几种类型:(1)企业的结构模式。权变理论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并把企业分成不同的结构模式。(2)权变理论在管理方式上认为,在人事方面必须按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管理。(3)在领导方式上权变理论认为,并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一切以企业的任务,个人和小组的行为特点,以及领导者和职工的关系而定。

  权变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学者伯恩斯和斯托克、美国学者劳伦斯和洛希、美国学者卢桑斯、英国女管理学家伍德沃德、莫尔斯和洛希、菲德勒、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7、关于经验主义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也被称为经理主义学派、案例学派,是以向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经验主义学派认为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研究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加以总结归纳,找出有共性的东西,并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这种办法来学习管理,并为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建议。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彼得F.德鲁克、欧内斯特?戴尔、艾尔福雷德?斯隆、威廉?纽曼。

  8、关于企业文化学派

  企业文化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的群体文化,又叫亚文化或子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

  企业文化理论起源于美国,从它的产生发展过程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企业文化理论的启蒙时期

  (2)企业文化理论的成长时期

  (3)企业文化理论的成熟时期

  除了上述流派还有数量管理科学派、计算机管理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等等,每个学者每一本教材都会不同的分法和选择,这些在一般的管理教材和网络中都可以信手拈来,笔者如此在浪费笔墨,已经感觉是罪过,故此就一一道来。

  五、管理理论的丛林化等于迷雾化

  我这所以不厌其烦地在网罗这些理论和学派,是为了获得一种体验,面对如此庞杂的管理理论和思想,把所有的管理文献、书籍、文章再加上无数企业的实践的过程信息,早已经形成了海量的信息,也许一个人毕其一生都无法读完这些论著,信息的爆炸让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本能地拒绝接受任何的管理信息。

  到此管理理论就进入了死胡同和怪圈,也就是应验了那么一句话:越来越多的人对越来越少的事研究得越来越多,当然剩下的也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对越来越多的事知道得越来越少,管理科学进入了密不透风的密林,其实也就是陷于不能自拔的沼泽地了。

  在翻着厚厚的管理学,顺着西方管理史的轨迹,我仿佛是在读生物课中的解剖学,老师拿着青蛙在给我们做神经实验;又仿佛在上法医课,老师把一个完整的人体拆成一块一块的,在给告诉我们人体的组织和骨骼;又仿佛听到心、肝、肺、脾、肾,大肠、小肠、胃、胆、膀胱等五脏六府在吵架,仿佛人的生命只要有了其中之一的作用就能长命百岁、永葆健康……。

 百年人寿资产管理公司 撩去百年管理理论的迷雾

  虽然它们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但都不能代表生命,管理的各种学派和流派,虽然也都属于管理的一部分,但也都不能代表管理。一切的一切都要回到前面的《管理已进入编程时代》一文所说的,把一切都变成管理语言,从高级语言到汇编语言直至操作语言。这也就导致虽然管理思想和理论非常发达,但管理的实践者却总在走夜路,盲人骑瞎马,不栽是运气。

  理论工作者在对枝叶无穷无尽的研究中,试图提示大树的生长规律,无异于是重复着瞎子摸象的故事,现代管理的丛林现象正是瞎子摸象的故事的再版。

  用什么来统一如此恢弘的管理思想和理论,除了实践也只有是实践了,一切都要变成“1234,2234”的操作语言。正如要协调好人体各大器官的功能,最好的办法就是运动,习惯上所说的体育锻炼。归根到底一旬话管理科学工作者必须学会编程,学会用管理的语言来表达管理,让实践者听得懂的语言来阐述管理,否则管理永远走不出管理的丛林和迷雾。

  六、管理实践已陷于沼泽泥潭

  管理的思想和理论已经进入了迷雾状态,哪管理实践的命运又是如何呢?

  要保证一个管理者永远不犯错误、永远不出差错,前提条件是这个管理者没有任何的情绪和偏见,对市场的信息100%的了解,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每一时刻的行动都有100%的了解。天哪,这又是一个海量信息,面对不可捉摸的海量信息,或者把片面当全部或者把假的当真的或者干脆拒绝任何的信息,按自己主观的判断来办。更何况人总是有偏见和无知的一面,更有很多不由自控地失态。所以只要完全依靠人脑和人力在进行管理的,总有一天陷于知识和理性的边缘,而陷于管理的泥潭。市场经济环境的条件下,只是比谁做得更好一点点。好一点点的暂时胜利,差一点点的出局,传统的管理永远逃不出这个局限。

  尤其是在传统的机器大生产的条件下,决策者每发出一道指令,都要经过一层层的传递才能到达一线的员工,员工得到的信息由于传递者的传达的不完全、不及时、不准确早已经面目全非,而再从一线员工那通过层层传递反馈给决策者时,早已经不知所云了。如此管理者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个简单的指令也许都要经过若干次重复才能得到较好的理解和执行,管理者就是这样被管理拖入泥潭的。

  在反反复复的纠偏是管理的主要任务,但是如果你的反复次数超过你的竞争对手,就意味着你管理成本在增加,你的生产效率在下降,竞争力在衰退,直到一步步被赶出市场为止。

  西方人习惯于遵从先例,而中国人习惯于自以为是,一切按自己的理解自行其事,所以中国人的管理成本要远远大于西方。

  农耕经济下和计划经济模式下自由散漫惯了的中国人,面对在自动化流水线面前的“1234,2234”时往往表现得是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都是在做表面文章。问题到了这儿又回到了教育和培训上来了,教育和培训又是文化问题、思想问题、观念问题,似乎管理一下子又成了理论问题和学术问题。

  在此应验了一句话,问题从实践中来、理论从问题中来,关键的是理论最终能不能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理论工作者能否让一个普通员工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观点和思想,并100%地落实到行动中去,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理论工作者和学术权威。

  七、管理要创新,信息化是出路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管理理论的与管理实践都无一例外地陷入了迷雾和泥潭,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信息革命时代已经到来的时候,大部分人的思想和观念还沉浸在机器化大生产的窠臼中,在传统的机器化大生产中,计算机仅仅是作为自动化的前提和基础条件,尚未上升到信息革命的主导地位,简单地说就是人仅仅是把计算机当作工具的工具,而不是把机器当作计算机的工具。

  机器时代的模式是:人控制(机器+计算机);而信息时代是:人通过控制计算机来控制机器,仅仅就是这么一点点区别,以致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分隔成两个时代。

  前者是以解放人的体力的劳动为主,脑力劳动为辅;而后者则是从根本上把人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把信息变得畅通无阻,管理者可以通过计算机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任何的即时信息。

  回头本文开头的:对企业来说就是要通过创造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促进、保障、巩固、发展人类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在新技术革命的曙光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机器生产的效能、社会流转的效能。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企业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创造社会财富和社会关系中的作用,而不用维护旧的机器化大生产下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否则就是在开历史的倒车,能不迷雾乎,能不入泥潭乎?

  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们现在很多的民营企业家,是想用信息技术的成果,打造出一个农耕时代的“帝国”和自由王国,正因为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动机和企图,才有上述那么多不可思议的荒唐结果。

  有关此节内容,因在《管理已进入编程时代》已经有详细的阐述,不再赘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5782.html

更多阅读

2.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商业管理公司经营范围

2.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商业银行其他方面的管理都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营条件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在不断变化和创新的过程中大致经历

管理层权力理论 管理理论的四层解释

相比于将侧重点放于解释问题的经济学,管理学更多的功能是解决问题。但是由于解决问题是以解释问题为前提的,所以管理理论的解释能力也成为衡量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根本指标。按照笔者的理解,管理理论的解释能力可以划分成以下四个

连锁经营理论研究综述 全胜经营学站在了国际管理理论的潮头

 日前,我将全胜经营学资料发给一位在日本攻读知识管理博士的朋友。她站在国际管理理论发展的前沿,认为全胜经营学符合国际管理理论的最新潮流。特别是,全胜经营学是一个建立在中国人思维模式的前置假设之上的,因此可以避免西方管理思

声明:《百年人寿资产管理公司 撩去百年管理理论的迷雾》为网友向前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