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中国式管理最推崇的成功案例可能就是台湾的“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然而,当我们认真考察台湾中钢的管理模式与企业文化后,却发现台湾中钢与其说是中国式管理的范例,不如说是对中国式管理的最有力反击。
台湾中钢的成功之道
台湾中钢不仅为曾仕强先生所推崇,也被其他中国式管理的倡导者所津津乐道。2002年,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就出版过一本专著《中钢经验:中国式管理的典范》。
作为台湾钢铁的龙头企业和世界钢铁领域的重要企业,由蒋经国一手扶持起来的台湾中钢,堪称台湾企业的一面旗帜。从1980年起,台湾就流行“管理学中钢”之说。而台湾中钢最核心的管理之道,就是它独特的企业文化。台湾东森电视新闻节目曾指出,“中钢的企业文化不仅成为中钢管理的核心,为中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还塑造出一家颇具传奇色彩的台湾企业”。台湾联合新闻网也报道说,“中钢企业文化是中钢永续经营的灵丹妙药,是台湾企业学习的榜样”。
在塑造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台湾中钢推行了严密的管理制度,包括:目标管理、自主管理、超额产销奖金制度、标准成本中心制度与品质保证制度等。
台湾中钢还是台湾较早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企业,其电子商务曾经作为宝钢信息化建设的模板参考。早在20几年前,台湾中钢就已开始在管理上广泛使用计算机了。台湾中钢不仅工厂和办公室作业流程做到了自动化,内部管理系统、控制系统也都已联机在一起,并与客户计算机联机,是产业界信息化的先驱。
中国哲学加西方管理科学:对中钢模式的错误解读
既然文化是台湾中钢管理的核心要素,我们就着重解读中钢的文化。与中国式管理将台湾中钢文化解释为中国文化不同,在台湾中钢创建的初期,其最高管理层就明确了,中钢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套揉和中国士大夫精神与西方公平公正原则的企业文化。而所谓西方公平公正原则,显然不是西方的科技,而是西方的文化。
台湾中钢最初是一家由国民党当局控股的“国有”公司,因此其创始人赵耀东在接受创办中钢的任务时,首先就与台湾当局协定,给予中钢“人事权自主、会计权自主、采购权自主”的权力。这套“中钢公司特别管理办法”,成为中钢抵抗外来不合理干预的最佳武器。在台湾中钢三十多年的历史中,能够人事权自主,扩大人才选择范围,使有能力的人才可以进来,没有能力的人也无法利用法规的漏洞如愿,正是借助了这一套管理办法。
而支撑这套管理办法的显然不是纯粹的儒家文化。台湾中钢之所以长期以来能够摆脱中国传统的裙带关系的影响,是不能用儒家文化来解释的。尽管赵耀东自己也将中钢企业文化的背后动力解释为“儒家精神、法家手段”。而实际上,中钢企业文化是中西哲学的糅合。
首任董事长马纪壮将台湾中钢精神整合为:团队精神、企业精神、踏实精神与求新精神。这四大精神一直为台湾中钢所坚守。而台湾中钢的四大精神无疑也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关于中钢的团队精神,《中钢经验:中国式管理的典范》一书的作者解释为:受到儒家文化讲究互谦互助的影响,却也使得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相较西方的极端个人主义和日本的军国民族主义更圆融和谐。
而事实上,儒家文化在讲究互助互谦的同时,也容易导致小团伙意识和帮派斗争。单纯用中国文化,并不能真正塑造出满足现代企业绩效需求的团队精神。《中钢经验:中国式管理的典范》一书的作者完全是站在一种文化偏见的角度,因此,不可能对中钢文化进行正确的解读。比如,他们对西方文化是“极端个人主义”的评价,是缺乏公正的。在此种错误观念的主宰下,他们同样不会正确地解读中国文化。事实上,台湾中钢的团队精神,完全是中西融合的产物。
台湾中钢的企业精神,是针对中钢“国有”性质而提出的,是为了强调企业要讲效率。在这一点上,没有中国文化或西方文化的区别。
台湾中钢的踏实精神,事实上也分不清到底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推崇勤劳,可西方文化在“认真”方面又超过中国文化。因此,打造真正的踏实精神,需要吸取中西文化各自的优点。
而台湾中钢的求新精神,仅靠中国传统文化是很难造就的。儒家文化强调的是长幼尊卑的等级观念,并不利于创新。而西方文化在创新精神方面显然更胜一筹,这是无须争论的事实。
因此,在台湾中钢的四大企业精神中,我们看不出中国文化的大一统局面。要想真正打造这四种精神,必须中西文化的对话与融合。看来,台湾中钢的企业精神,根本就不是中国式管理所设想的单纯的中国文化。中钢的管理模式,自然也就不是“中国哲学加西方管理科学”了。
事实上,台湾中钢的历届领导者,都是中西合璧式的人物。以创始人赵耀东为例,他既受过传统的私塾教育,强调家国人伦观念的中国文化价值,又经历过西方高等教育要求独立思考、自由开放精神的冲击。
赵耀东早年就读于武汉大学机械系,后又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因此对中西文化都十分娴熟。《中钢经验:中国式管理的典范》一书也明确指出:赵耀东既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辨是非、坚持原则的伦理价值,又有西方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训练,因此他的领导风格固此缺少了中国人讲究人情、易受裙带关系牵拌的不良习惯,多了西方人创新独立的精神。
《中钢经验:中国式管理的典范》一书如此说,事实上已经是自相矛盾,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因为,这明明白白地等于说,赵耀东的管理哲学并不是单纯的中国哲学,而是兼具西方哲学的色彩。
台湾中钢企业文化鲜为人知的一面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台湾中钢的企业文化还有鲜为人知的一面。这就是,整个中钢从创始以来就弥漫着浓厚的基督教色彩。这是中钢企业文化并非单纯的中国文化的最有力证据。
台湾中钢历任董事长,包括马纪壮、赵耀东、林文渊、王钟渝、郭炎土等人,都是虔诚的基督徒,自然深受基督教精神的浸染。这在华人企业中,堪称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现象。
郭炎土在上任时,曾对媒体公开自己的信仰,并介绍基督信仰对自己生活与职业生涯的重大影响。与此同时,从台湾中钢的高层主管到普通员工,有相当大比例的基督徒。中钢基督徒团契真善美社在公司非常活跃。真善美社不仅为塑造中钢以爱为本的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还经常代表中钢参加唱诗演出等,堪称中钢企业文化的一面镜子。
台湾中钢每季都要举行祈福大典,而主祭官都是董事长本人。因此,基督教信仰已经成为中钢企业文化真正的根基。
仁爱、团结、互谦互助,这些美德原本就是儒家文化与基督教信仰共同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并非中国文化或西方文化所独有,而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而基督信仰的超越性力量,只会成全儒家伦理,使儒家伦理更容易实现,而决不是儒家伦理的对立面。
我们承认,作为炎黄子孙,台湾中钢人流淌着儒家的精神,但基督教信仰在台湾中钢的独特存在,使台湾中钢文化决不是简单的儒家文化,而是儒家文化与基督教信仰的相容共生。台湾中钢文化无疑是一种混沌文化。
台湾中钢的混沌文化,最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式管理对其文化的解读是缺乏深度和不符合事实的。台湾中钢无疑是中国式管理所构筑的虚假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