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定慧寺感悟
五月一日上午,我和儿子一起去镇江焦山的定慧寺。焦山是位于长江中的一个岛,因焦公隐居而得名,是著名的镇江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名胜之一,因为在镇江生活工作了十余年,自然到访的次数也不少。
现在的焦山已经作为大的改造,渡口之上已添一舍,舍内有哼、哈二门将守山门。原有的正门已经成了偏门,但是“海不扬波”四个大字依然还在,在去焦山之前我就关照儿子,到焦山一定要先找到这四个字。
我问儿子:你知道“海不扬波”这四个字什么意思吗?儿子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我告诉他:这四个字只是代表一个字“静”,海上没有波澜了,自然就静了,这就是佛门的最高境界。我让儿子去看看这四个字,对着“海不扬波”四个字,好好感受一下。我知道十六岁的儿子未必能真正明白这四个字的真正内涵,权当是启蒙罢了。
我一边细细品着每一幢庙舍上的对联,“戒定如山智慧如海,慈悲为室方便为门。”“百八钟声返闻自性,五千经藏直指人心。”等,寺庙里的对联往往都极富哲理,需要慢慢品味,方能得其一二。一边往上走,再往上走就是四大金刚,最后就是大雄宝殿了。
在参观完大雄宝殿时,看儿子走马观花式地绕了一圈就出来了,就问儿子:“假如你是佛祖或者就在爬在佛祖的肩膀上往下看那一样善男信女,会作如何感受?”我停顿了一会接着说:“你看到的将是一副副嘴脸,一张张来祈求平安、财富、权势,充满饥渴的脸,这些人因为无才来求,所以他们永远都是穷人。相反如果是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感谢佛祖给了我平安、财富、权力等,则完全相反,谢意味着有。这就是拜佛的学问。”
儿子若有所思地望着我。
“所以儿子,我们永远只敬菩萨不求菩萨,求就意味着无,世界上的功名利禄是求不来的,只有你有能力为别人付出才会有所回报,简单地说是交换来的,人一生只要培养自己的能力就可以了,有能力的人是不需要求人的”。况且佛祖本身就四大皆空,求他有何用?
佛以平常心看我,我以平常心看佛。笔者平生只敬菩萨不求菩萨,我敬佩菩萨的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我敬佩菩萨的大智若无,我更敬佩菩萨的是佛门倡导为人处世至真、至善、至美境界,传播充满爱和智慧文化。这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好人,天下人公认的好人,但也仅仅是个好人而已。
离开寺庙我们去周围的公园游玩,我又对儿子说:释迦牟尼是个世人一致公认的大好人,但是你看寺庙的布局,前有哼、哈放哨,后有四大金刚守护,周围还有十八罗汉护佑,这种布局是用来杀威的,是为了杀来拜谒菩萨的人心中的邪气或邪念,帮助在苦海中的人去邪扶正,一心向善。想想一个人要做一个好人是多难。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是做不了好人的,必须要有一群人来扶佐你,才会成就好人名份,就是释迦牟尼也不能独树其好、独享其好。
这就是佛教高明与巧妙之处,用不言自明的语言或形态告诉人们,人之所以为人的真谛。
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上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吸收阶段,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这么七八百年的时间。在这一时期内,中国基本上都是在吸收印度传来的佛教文化,绝大多数的佛教经典,就是在这一时期翻译过来的。第二阶段是佛教中国化的阶段。隋唐以来,天台、华严、特别是禅宗的形成和发展,表明了佛教在中国已具有特色,逐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隋唐是这两个阶段的转折点。唐代贞观年间,玄奘大师从印度留学归来后,使当时中国的佛教水平,已非印学所能范围。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表明中国向印度学习佛教文化的漫长历史过程已经结束,并在隋唐时期形成了两小宗、八大派。两小宗是属于小乘的成实宗和俱舍宗,这两小宗实际上在中国都是大乘宗派的附属。大乘八大派有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和密宗。
传说禅宗肇始于齐梁,由印度第28代祖师达摩把释迦“拈花正宗”传入中国,但真正的开山祖师应是六祖慧能。禅宗从分析名相、辩驳教理的百家争鸣盛况中站出来,独树“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大旗,提倡“单传直指”,把佛教的“四出四入”全都会归于心,摆脱了一切教条的束缚,并与生活打成一片,从生活中体验身心性命、人生宇宙的真谛。在师徒授受方面,更是在日用动静的起心动念、嬉笑怒骂、吹歌弹唱、激扬指点、杀活纵夺中实施。
故使禅宗成为似宗教而非宗教,似哲学而非哲学,似艺术而非艺术。这不但对佛教具有革命性,对各个欲得解脱的人们创造了一个历史上举世全无的特殊思想体系。有的学者把禅宗作为佛教中国化的典型,甚至认为禅宗的优点,在儒学内部本来就有,而儒学的思想,有的部分为禅宗所无。其实不然,禅宗许多特点都带有儒学或道家等中国文化的思想。但是,禅宗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彻证“无生法忍”。这是印度佛教思想的精华所在,为中国文化所无。而禅宗内浸透了这一点,所以毫无疑问是接受了佛教思想,才能开放出这样璀灿光明的花朵。
佛教讲缘起,这些都是缘起法的重要内容。用这种方法来看,说禅宗乃至天台、华严都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消化吸收印度文化后所绽放的花朵。如果不懂得禅宗(还包括天台、华严),那么从随唐至宋元以后中国文化你就深入不了。宋明理学表面上是儒学,而骨子里却是禅学,它的形成和发展,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禅宗绝大的影响。如果在宋明理学中抽取出禅宗的成分,宋明理学就会黯然失色。这样,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就讲不下去。另外,在唐末至五代之后,禅宗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主流和核心,那段时期的中国,禅宗就代表着佛教。所以说,禅宗在中国文化史中是一个专题,不了解禅宗,就没有资格说了解了中国文化。
深入研究中国佛教史就可以看到,如果没有禅宗,中国佛教是难以承受唐武宗灭法运动打击的。在那次遍及全国的灭法运动中,佛教在中国,除禅宗外的所有宗派都全军覆没了。这些宗派,失去了寺庙、寺庙经济和经典文化的支撑,就难以有生存能力(印度后期佛教也是如此)。事实也是如此,唯识、三论、天台、华严、律宗和密宗在那次打击之后就一蹶不振,有的便永远地消失了。只有六祖大师开创的禅宗,不仅安然度过了这一劫难,反而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在灭法运动后的几十年间遍布全国,取得了中国佛教的主导地位。所以,如果没有禅宗,佛教在中国的生命能否延续至今就成了问题。而历史本身也表明了,唐末灭法这一千多年来,中国佛教的发展,主要就是禅宗的发展(不包括藏传佛教)。正是因为禅宗结合了中国文化的实际,所以才有如此绵长、如此辉煌的发展,也才有今天播及欧美世界的能力。
诸宗消沉,禅宗独盛的原因是什么呢?大家知道,禅宗的旗帜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由于禅宗在当时没有寺院,寺院经济及经典文献上的包袱,唐武宗灭佛几乎毁坏了全国的寺院和典章文献,但却没有伤到禅宗的一根毫毛;同时,禅宗的方法简捷可行,与传统的儒道思想方法不相矛盾,并能贯穿和深化儒道思想,易为士大夫们接受,有普及性;另外,禅宗本身含摄了佛教的全部精义,有蓬勃的生命力,一个禅者本身就是一粒种子,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可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禅宗的这些特点,较其它诸宗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遂使它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和主体。
说到禅宗就不能不说《坛经》,六祖慧能大师是真正意义上禅宗的开山祖师,是禅宗的源头,而以上五代祖师还不具备这样的意义。对这点,以后将要谈到。第二,《坛经》内容丰富、生动、精深而质朴,对唐代的中观、天台、唯识、华严、净土都有涉及。这就便于结合各大宗派进行比较和分析,观其异同,便可以从中看到禅宗在佛教内的地位和特点。第三,《坛经》是语录体,文字简明易读,不像后来的公案晦涩艰深,局外人无从下手。
《坛经》是由六祖大师宣讲,其弟子法海记录而成的。为什么取名《坛经》呢?这因为六祖是在广州光孝寺受的戒,受戒之处有个戒坛,此戒坛传说是南朝刘宋时期一个叫求那跋陀罗三藏法师的印度高僧所建。这位印度高僧对中国佛教贡献很大,翻译了许多佛经,他说光孝寺地方很好,并立碑预言说后世有肉身菩萨在此受戒。
六祖在五祖那里得法后回到广东,隐居了15年才到光孝寺。印宗法师是该寺的方丈,他请六祖说法,但六祖当时还是行者而不是比丘,所以印宗法师就给六祖剃发、授戒。受了比丘戒后,六祖就在戒坛上开始说法。弟子把六祖的法语记录下来后,加了一个总题目,就是《坛经》。当然,《坛经》里讲的内容并不都是在这里讲的,但第一次是在这里讲的,所以特别把这个因缘点出来。
《坛经》的主要内容:
1、行由品第一
第一品是行由品。行由,就是经历;品,就是章。这一品主要讲六祖大师的得法经过。“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四谛法和三世因果
四谛法是全部佛教的总纲,佛学尽管博大精深,总的说来不出苦、集、灭、道这四谛。人生是苦,造成苦的原因是烦恼。对此,佛教有详尽的阐述,它不仅从现实的这一世来究其因果,而且还追溯到前世去寻找始因,这个因果锁链,一直贯穿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之中,佛教称这个超越常识的生命流为三世因果。这是佛教的特殊教义,其它宗教都没有提出或解答这个与人至关紧要的问题。
3、十二因缘
佛教是怎样解释三世因果的根据就是十二因缘,也叫十二缘起。十二因缘依次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项。人的感受是先于爱的,总得先有个感受的主体吧,一接触便产生感受,有了感受就有了喜舍。佛教对接受外部事物的官能称为“六入”,其感官称为“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对象分别是色、声、香、味、触、法。凡是抽象性、原理性、形而上的东西就叫法。法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进入思维而认识。六根对六尘,就产生了完整的认识。
六入通俗地讲,身体叫名色,名是指精神作用,色是指物质作用。人的精神和头、躯干、四肢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生命体。佛教认为,笼统说个身体不明确,死人也有身体。凡对这些东西起名,必定要有个精神的作用才行,而精神则必须寄托在物质的身体上才能有所作用,所以合称为“名色”。感官因身体而产生,接触外界产生了感受,进而产生了“爱”。有所爱,则想得到、占有,这就是“取”。要想取得,就会“有”种种业行的产生,并付诸行动。这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此生此世所表现出来的内容。
十二因缘顺着开展,佛教称为十二因缘流转门,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死。这样周而复始地形成了六道的轮回。前两个环节指前世,中间八个环节说明了今世,后两个环节又落实在下一世。同时,在今世的八个环节中,前五个环节是你现在的果,后三个环节是你现在和未来的因。
4、直了成佛
禅宗之所以是禅宗,六祖之所以是六祖,在修行的方法上就与佛教其它宗派有很大的不同。禅宗有自己立宗的特色,这就是“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简而言之就是“直了成佛”。佛是人做的,开悟离不开这个“心”,就是每个人自己的这个心,能把这个心认识了,你就开悟了,释迦佛可以开悟,我们也可以开悟,这个信心一定要建立起来,没有这个,就不是禅宗。
世人娇生惯养,对自己的毛病下不了手,所以禅宗里有那么多的棒喝。祖师们因慈悲之故,可怜众生,心里着急,才给你来个行棒行喝,来打掉众生糊涂和妄见,剪除那些枝枝丫丫,直见本来。所以,这里““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极为重要,是禅宗的命脉所在,要学禅宗么,就只此一条路。
三、佛教与《金刚经》
六祖大师“一闻经语,心即开悟”,五祖大师在黄梅,用《金刚经》导化众生,常说:“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五祖六祖一呼一应,都在为后人开示无上妙谛。所以研究佛教不可不研究《金刚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简称,叫做《金刚经》,《金刚经》是属于《般若部》的经典。《般若部》的经典:共计分为十类,共有七百五十一卷,内容包含大般若经六百卷,《金刚经》是《大般若经》的第五百七十七卷,《金刚经》共计有五千八百三十七个字,篇幅虽然不大,但其内容所含盖的道理,却足以代表全部[般若部]经典的思想要领。因此,有人说:《般若部经典》是全部佛法的灵魂,而《金刚经》则是全部《般若部经典》的灵魂。
《金刚经》全部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和弟子须菩提之间的对话问答,从他们的问答中,揭开了 发菩提心、安住真心、 降伏妄心。
金刚经内容义理的三种说法
体悟 宗旨 用法
1 了悟实相 无住生心 了断疑惑
2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约实相之慧,行无相之檀 舍执除疑
3 无住(不执着) 无相(见空性) 妙用(真空妙有)
简单地说,金刚经指导我们要做到:
1、三心不住,四相皆空。
2、破除我执、法执,而又不着空执的境界。
3、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三心为过去的心、现在心、未来心,四相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如生活繁忙,不能常诵经文,只要能多诵《四句偈》几遍,如能专心持诵,就能与诵全经者同功。
四句偈曰:
1、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3、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附注:
1、“相”是指整体现象界,所有一切的变化都属于相的范围,按佛教的说法,相从体来的,体就是佛性,是所有一切生命的源头。相是无常的,它处于不停的变化中,包括:家庭问题、事业问题、健康问题、关系问题、地位成就等各种体验都随时在变化。
2、有为法是指整个因缘果,相的变化过程,就是有为法,它就想梦幻,像泡影,像露水,像电一样,说来就来,说去就去,无常都是正常的。
3、体就是如见其来的佛性,谈到这个体,金刚经有这样一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说从凡夫俗子一直修到进入体的阶段以后,由进入体的层次不同而决定是什么层次的圣人。
4、什么是有为法和无为法?佛教中凡是抽象性、原理性、形而上的东西就叫法,法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进入思维而认识。
有为法直指相,凡是一切改变别人或事物的想法或期望,希望外界的改变来满足自己欲望的就是有为法;无为法指的是改变自己来适应世界或他人,通过改变对事物的认识和体检来达到与外界的和谐相处。金刚经探讨的重要点是无为法,它提醒人们不要被外相或假想所迷惑。
5、无所住是指人的意识到只要意识不停留在任何一个固定的人、事、时、地、物上,就做到不住了。
6、诸相皆非相,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诸相非相应该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平常所看的一切有形的物体,都是由分子、原子、质子、电子、夸克构成,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定律,一切物质都可以转化成能量,转化成光子。
所以,一切外象皆假像。假像是“实”或“色”,真相是“空”,“空”既是“色”,“色”既是“空”。
四、佛教与儒教
佛教是心法,讲的无为法;儒教是礼法,讲的是有为法。佛教讲的是人一生成长本来的心路历程,是过程;而儒教讲的社会和国家稳定,每个人应该做到的,是结果。,导致两种文化经过历史检验后产生不同的文化效应,佛教崇尚的人性,关心每个人成长过程;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每个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佛教讲究缘分,与佛有缘方可成佛,菩萨也只度有缘之人;儒教讲的是捆绑,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得服从,否则就要从精神和肉体上加以毁灭。这就是佛教与儒教的根本区别,也正因为此,随着历史的变迁,儒教已逐步沦为历史的古纸堆,而佛教依然在人世间溢显光彩。
但是无论是佛教还是儒教,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都为外相所困,为假相所围。浩如烟海的经书子籍,让后来的人毕其一生也难以修读,正如桃子一样,真正的勃发出新生命的种子就是桃核中的一小仁,其余的都是包装或附添,而后人恰恰热衷于桃核、桃肉、桃花、桃枝、桃树、桃根,甚至是在与桃仁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上大做文章。如果陷于其中,必不能自拨,而且会心神错乱,正如《射雕英雄传》的西毒欧阳峰一样,把经念歪了,以至于走火入魔,害人害己。
现在无论是针对外来的文化还是中国本土文化,在还没有找到核仁之前,就开始“开坛设教”,结果成了歪嘴和尚念经,越念越歪。拿着千年以前的枯枝败叶大做文章,殊不知那都已经是早已经没有了生机的枯树败枝。棺材油漆的再漂亮,终究是装死人;死人穿戴着再华丽,也逃脱不了腐烂的命运。无明了之心,读书越多越糊涂,读书越多害越深,陷于此苦者,不遭灾劫,无以轮回。
回到佛教的话题上来,其实佛教所有的一切都是讲的一个人从普通人到圣人的修炼过程,告诉人们一个人从只知道让别人来满足自己需求,到成为一个对社会、国家、人类有贡献的人成长过程。这就是佛教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佛教是伟大的,释迦牟尼是伟大的,他最伟大的之处在于能教会一个普通人如何做好人,把一个立志成佛的人超度为一名对人类有贡献的圣人。释迦牟尼无为而治,创立佛教和遍布世界各地的佛庙,回到俗世中来,从经营管理角度来看,释迦牟尼应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家,其所传承的事业,在其身后二千五百多年,依然香火繁盛,佛教几乎没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产品,它卖给世人的仅仅是慈悲的爱和大彻大悟的智慧,相信现在世界上也没有一家企业的资产能超过庙产,也没有一个企业家(包括比尔.盖茨)的成就可以与释迦牟尼相媲美。
附参考资料:
1、当代著名佛学家贾题韬先生的《坛经讲座》。
2、马来西亚国际讲师吴学文的《研读金刚经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