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国领袖企业兴起了回归主业之潮,为什么?因为不少企业在发展多元化业务的过程中,不但新业务的业绩目标与期望的标准相距甚远,而且原主业的地位也将被后来者超越,这不得不迫使心浮气躁的企业家们着实是冷静下来认识思考了企业的本质与商业的逻辑。
相对于领袖企业的多元化而言,一些小企业的多元化相对进入的行业比较少,即当企业靠发家业务站住脚,规模不断扩大且小有成就后,老板因耐不住“寂寞”,又进入了一到二个行业。然而,就是这一两个新业务,常常会使老板们焦头烂额。
其实,这种企业的老板,在实施多元化的时候,思考是也许并不仅仅是规模的增长与加大,更不是认为主业没有上升和盈利的空间了,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他们拥有某方面的政府关系或人脉资源,促使其不想放弃好的“发财的机会”,认为有机会侵占政府资源何乐不为,能利用人脉关系捞一把,为何不捞?于是,他们在种种优厚条件的诱惑下跨入某个行业。然而,正是在这种发财机会的引诱下,使他们对行业信息还处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贸然进入了。
不少老板在创业后,往往会自我放大、飘飘不知所以然,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这对老板而言是相当危险的。其实,老板只所以能顺利的靠主业发家,那是因为,他们在没有创业前就对发家业务的管理、技术、客户、营销等关键要素都了如指掌,加上起步时正好赶上好的环境和机遇以及手上本来就有一定的资源,所以能很快的成长起来。然而,面对新行业情况就有所不同了,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大多数行业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期,进入成熟期就意味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迫使企业的管理越来越精细化,但利润却越来越像刀片一样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相当的“功力”,却想得到可观的回报那将比登天还难。
而人们的惯性思维总是要求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危机的地方,以便对业务有所挽回或改进,但对于一些小企业而言,其管理本身就不成熟不精湛,此时一旦把精力过多的投入在新行业,精力一分散则原主业必然会伤元气。当然人们会质疑,社会上不缺人才,可以空降人员对新业务进行操盘。是的,社会上各方面的人才是不缺,但能真正认同企业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并有良好的品行和工作能力的人,并不好找。更多的企业是这样的,在企业里占据管理位置的是那些“一瓶不满半瓶光当”的人。试想,在一个相对已经比较成熟的行业里,你这样的团队能胜出吗?这也就造成了老板们的焦头烂额!
其实,多元化作为经营战略和方式而言,其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企业运用这种战略,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及所具备的内部条件是否符合多元化经营的要求。两者相符,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