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中国经济在波动中发展,中国企业在挑战中寻求机遇”(2



“流动性过剩仍是2008年将面临的问题,从紧的货币政策也表明了要进一步对流动性和贷款规模加以控制。当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石油等国际因素导致的输入型通胀,在治理通货膨胀的同时必须要注意到通货膨胀导致交易货币需求增加,货币政策必须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樊纲说:“各种工具都还有运用的空间,包括利率、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股票)、窗口指导(贷款额度控制)和汇率。不过,去年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在逐步积累、逐步显现,所以2008年不一定要出台(比2007年)更多的新的政策措施。”

在此经济环境下,尽管目前对中国经济发展存在一些争论,但是他认为有四种因素支撑着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一是改革效应。二是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三是教育和技术。四是城市化的开展。同时他也指出:“中国经济面临四大失调”:消费——储蓄结构严重失衡,储蓄率高达50%;外贸顺差过大,并持续走高,2007年经常项目顺差达到GDP的10%;资本流入的增长,尤其是通过非正规渠道流入的资本,导致外汇储备过多;流动性过多,导致货币投放增大。

提到冬天南方冻灾的问题时,他说:“冰雪灾害使我国一些地区的生活和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总的来说是短期的和局部的,救灾和灾区重建工作本身还会扩大需求。这些都是需要统筹考虑的。”

他说:今年中国经济实现9%-10%的经济增长率问题不大。

>>在中国当前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发展

储蓄/资金/供求关系/资产增长/生产力/生产过剩

樊纲援引一系列数据来说明中国的储蓄率已达50%以上,但其中居民储蓄率并没有提高,政府储蓄也比较平稳,真正的问题在于企业的储蓄持续提高,也就是企业未分配利润的比重增长。樊纲认为,国有企业不分红,资源行业不交资源税费,说明中国的财税制度还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另外,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需要考虑到繁荣可能带来的风险,要努力使经济的增长保持平稳的速度,使供求关系相对均衡,使繁荣时期不产生过剩的生产能力。

“前一阶段我们的创新力还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但是今后的10年、20年,创新力会逐步发挥出来,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在逐步发挥创造力一样。”他说“中国经济步入资产增长期。如果全要素生产力(TFP)增长保持在3%以上,中国将在未来15年享受每年9%的经济增长幅度。中国企业的原材料价格在上涨,利润率也在上涨,成本和利润同时上涨,而价格不上涨。这一现象只有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来解释。从另一个角度看,‘发展中国家无生产力的提高’的说法不攻自破。今后20年内,尽管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将逐步下降,中国的资本投入仍将是充裕的,足以支撑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另外,由于目前中国仍有35%-40%的劳动力以农业为主,其较低的工资水平势必导致农业劳动力人口向制造业的转移,因此,今后20年,中国的劳动力供给仍十分充裕。中国经济将持续增长,但是资产泡沫不能忽视。”

 樊纲:“中国经济在波动中发展,中国企业在挑战中寻求机遇”(2
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企业如何制定发展战略呢?樊纲认为:“中国企业还是应该在企业竞争力上下功夫。”他认为,“中国经济走势好,重要原因是全世界的制造业都在向中国转移,为什么?不仅是因为中国劳动力便宜,也在于它在改革开放。研究一个国家内部企业竞争力,重要在如何为企业创造出一个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竞争的一种社会环境。”他解释自己的研究成果:“我和研究小组理论分析,经济学上的竞争力概念很简单,能不能持续地用较低的成本提供更多、更好的东西,或者用较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东西。除了现在比别人强,还要不断比别人强,这就是竞争力。构成竞争力的要素很多,失败的企业各有各失败的原因,成功的企业大都差不多,必须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得很好,或者基本达到很好。在各个方面都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够是一个很强的企业。”他说:“发展中国家就是落后国家一个好听的名词,发展是在有强大对手、已经发达的对手压着你的情况下,你还要增长并且还要保持高速。这时候你靠什么?靠发展中国家的相对优势。第一,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现在这个是我们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主要依赖的一个优势。第二,就是本土优势。第三,后发优势。竞争力就是成本和效益的比较,减少我们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市场推销成本,减少研发成本。利用这些因素从现在开始有竞争力,逐步开始积累。既做资本积累,又做知识积累,又做人才储备等等,然后去获得我们更高的竞争力,包括品牌的培养。同时还应该重视专业化,以专业化构建竞争力。广东格兰仕集团、内蒙古鄂尔多斯集团、广东圣雅伦集团就是在专业化上胜出的。专业化首先是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基本规律,世界500强企业的成长都是专业化的结果,尽管中间有不是专业化的,但是最终都要走专业化的道路。”

弱小企业如何发展呢?樊纲认为:“和跨国公司比,中国企业要什么没什么,可是改革开放30年依然也发展迅速。竞争力的基本作用非常简单,就是你是不是能用较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的东西,或者是用同样的成本生产出比别人更好一点,更多一点,包括服务、质量、文化等。核心竞争力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随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是组合的。初创阶段,核心竞争力就是劳动成本低;也许因为离市场近,懂市场,通过信息成本的降低,获得竞争的胜出;初级阶段可以靠模仿,别人要花几十亿搞新技术,后来者用不着花几十亿,照着做,这时候模仿也是竞争力,但是模仿之后就要有自己的新东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6055.html

更多阅读

樊纲:政府的改革是最重要的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和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研究者在对全国各省4000多家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的联合问卷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建立了由八大指数组成的全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体系,对2008、

樊纲:全球减排责任有别

“发达国家应该更多地承担减排的责任与义务,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必要的资金与技术转移,协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更多的减排。”这是著名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近期在媒体上谈得最多的一个话题,这也是樊纲今明两年研究的“重头戏”

樊纲:飞驰的经济人生

樊纲:飞驰的经济人生   ——专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樊纲  人生犹如登山。每个人都是一座山,世上最难攀越的山,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  在当代经济学家中,樊纲的人生经历颇富有传奇色彩。  “文革”开始的时候,1968年,

樊纲:中国繁荣期的宏观调控与危机后的快速复苏

危机爆发以后,金融海啸波及到中国以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及时和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这当然功不可没,但在我看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世界箫条中保持8%以上的增长,而且在4月份开始复苏,一个重要的原因或者重要的前提,是我们在危机之前那几年里

樊纲:后危机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7月3日,2009中国经济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发表主题演讲,认为虽然美、日、欧三大经济体还将经历两三年经济低迷,但这次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人类成

声明:《樊纲:“中国经济在波动中发展,中国企业在挑战中寻求机遇”(2》为网友爷似命珍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