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任务 重要演示 城市核心竞争力与新农村建设同是当前两项重要的任务](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033366475849.jpeg)
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创造财富的能力,城市的发展必须有其自身相对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很难取得快速的、长足的、可持续的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发现也并非一蹴而就,是一个积淀的过程。这里并非仅仅是找到一个适合自身的产业项目,或者产业链条,并随之不断地追加投资,集中发展便能够形成一个核心竞争力。而是需要来自于城市的要素禀赋及其历史和文化底蕴共同锻造而成。因为前者仅仅说明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即保证短期快速发展,但未必能够保证其长足地、可持续地发展。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发展牢牢地抓住了其欧亚风情、冰雪经济的文化底蕴,将这些特征凝练出了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她有抓住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时机,不断地推动工业发展体制和模式的转行,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链条,并且积极拓展与周遍邻国俄、日、韩、蒙等国家的贸易往来,着力打造东北亚经济贸易中心。这样的发展战略是极具远见的。既保证了短期内城市经济有快速的发展,又保证了这种增长和发展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只有将这中经营城市的理念深深地植根于城市的管理者思想中,才能看到中华大地上一片繁荣的景象。
在中国的经济构架中,往往把城市和农村分别来考虑。这是基于中国经济的二元性而形成的习惯做法。我们不去评价在规范上这种做法是否合理,至少在实证似乎这样更容易分析问题。城市的发展历来没有离开过农村的帮助。无论从生产过程来看,还是从制度安排上看,农村在城市的发展中发挥过或者说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中国有个传统,叫做礼尚往来,过去受人滴水之恩,今日必当涌泉相报。从情感上,今日已经取得重大发展的城市应该对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上贡献自己的力量。撇去情感上或者说道义上的原因,城市反哺农村的道理还在于农民太苦,农村太穷,农业太危险。同属一个国家,农村和城市差异如此之大,决不是一件好事,恰恰是社会问题的隐患之处。党中央国务院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一项重大的战略部署,设计了一幅美好的发展愿景。这是一件十分令人欣慰的事情。城市的发展不能再以牺牲农村为代价,自然在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时期决不能放松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两者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现阶段对于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新农村建设未必就是将农村建设成城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不断地缩小,城市不断地扩大,这是一个规律。但是短期内,我们所说的建设新农村绝非是从形式上和外部环境上将农村建设成城市。这是不现实的,是对中央政策的肤浅理解。新农村建设是对照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战略而言的,基于农村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改善发展地条件,完善各种体制机制,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这才是真正建设新农村的涵义。而真正的城市化必然在幕后或者在积极的发展过程中进行着。更为明确的说,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建设新农村是关于农村问题的两个政策和战略。两者相关,但不能混为一谈。在实践过程中更不能“一勺烩”。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