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理论 整体可持续发展论的理论框架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整体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范式正在经历从还原到整体的深刻变革。整体可持续发展理论也称“广义循环经济理论”,包括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谐社会与文明进步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属于技术层面,意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技术模式;社会和谐属于制度层面,意在促进“人与人和谐”社会环境的形成;而文明进步属于精神文化层面,重在促进“人与自身和谐”观念的建立,最终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整体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谐社会,文明进步

 

在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是分阶段(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循环经济等)逐步进行的。反映在理论方面,已有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涉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源利用,经济、社会、文化、工业、农业、教育、科技等诸方面。但条块分割式的各说各话,使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一直以被肢解的形式存在。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经历“压缩型工业化”过程中,只有同步解决生态退化、环境污染以及复杂的经济与社会等复合问题,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所以,可持续发展需要理论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范式必须从分割走向综合,从局部走向整体,才能适应新兴工业化国家可持续发展实践的需要。

1、整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廿一世纪议程》等一系列文件,可持续发展正式上升为全球战略。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潮,还是体的实践,都对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是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如果没有可供付诸实施的技术路线和经济模式,可持续发展只能成为美好的愿望。在这种背景下,1990年代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

循环经济模式是在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困境,反思经济与社会发展道路,寻求突破可持续发展资源和环境限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对于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粮食、能源等多元危机的当代世界具有普遍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是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意味着经济形态的转变,更意味着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需要从社会制度和文化层面予以保障。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是单纯的循环经济问题,而是超越循环经济的整体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强调以人为本,还是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科学发展观都显著区别于已有的条块分割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核心是整体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范式正在经历着从还原到整体的深刻变革。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在2005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胡锦涛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想,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本文提出包括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谐社会与文明进步为主要内容的“整体可持续发展理论”,也称“广义循环经济理论”。简而言之,通过生态建设可以有效提高自然系统的资源供给能力,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健康的生态条件。有效的环境保护可以减轻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干扰,提高生态环境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循环经济则从转变人类生产、生活范式和价值观念的角度入手,通过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和可持续消费降低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破坏,促使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建设和谐社会、推动文明进步则是从社会环境与文化发展的层面推进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进而最终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在整体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架中,健康的生态和良好的环境是其自然基础和资源保障,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循环型社会是关键,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文明进步既是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的深层需要。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理论 整体可持续发展论的理论框架

广义的文明包括技术、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从广义文明的角度分析,在整体可持续发展理论所涉及到的五个方面具体内容中,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属于技术层面,意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技术模式;社会和谐属于制度层面,意在促进“人与人和谐”社会环境的形成;而文明进步属于精神文化层面,重在促进“人与自身和谐”观念的建立。所以,“整体可持续发展理论”或“广义循环经济理论”扩展了循环经济的理论视野,把循环经济放到一个更加广阔的经济、社会、自然、文化协同进化的系统中考察,更有利于我们认清循环经济的发展条件、制约因素和运行规律,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进而为经济、社会、自然与文化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维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基础

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系统(包括生态系统)。自然系统不仅可以为我们的生存直接提供各种原料或产品(食品、水、氧气、木材、纤维等),而且在大尺度上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染、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减轻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已有的研究表明,自然系统的具体功能人工虽然可以替代(如:污水净化、土壤修复等),但是在规模尺度上至少到目前为止,自然系统仍然没有被人工替代的可能(如生物圈2号失败的教训)。因此,自然系统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是决定人类生存与发展质量和前景的自然条件。自然系统之于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维护和建设良性循环的自然系统就是维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基础。

而自然系统本身是作为一个整体,必须具备一定的组成和结构,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也才能支撑人类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在长期的自然演化过程中,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完整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结构,并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自我完成“生产—消费—分解—再生产”为特征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通过“网络化”的物质联系,任何一种废弃物都可以成为某种生物的食物,一切可利用的物质和能量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典型的“无废”和“高效”循环。在平衡的自然生态系统中,这种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通过自组织、自调节实现的,其良性运行不但不需要成本,而且它还可以持续不断地为人类提供污染净化、可再生资源、文化审美等服务。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这种无成本、高福利的发展相比,恐怕不会有更最低代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了。

所以,通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培育自然生产力,可以有效提高自然系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净化能力,有效降低经济与社会运行的成本,提高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持效性。平衡的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可以低成本、甚至无成本地良性运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大量的资源。从投资收益角度分析,通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健康,培育自然生产能力实现的经济增长显然是最低代价、最高效益的增长。因此,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实现经济与社会低代价、可持续发展的最可靠的保证。

但自然生态环境目前依然作为公共物品存在,每个人都可以占有和消费生态系统的产品和服务,而生态、环境破坏的代价却由大家共同承担。这种典型的“公共地悲剧”是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阻碍。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显然是实现社会综合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比如,通过资源定价、生态补偿、生态法治、生态文化教育等措施,重建社会经济利益调节机制。确保社会资金流向生态环境、环境保护领域,实现社会各层面综合利益的共赢。

3、循环经济:突破资源与环境瓶颈,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是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但是,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仅仅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人类经济活动的两端),如果不从转变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的角度入手,我们依然解决不了人类经济与社会永续发展的问题。快速膨胀的经济与社会需求迟早会对资源、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循环经济模式是人类在探索和实践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环保理念经历了从“末端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到“源头预防”与“全过程控制”的发展历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环境革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几年,在资源循环利用思想替代“末端治理”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主流思想的条件下,逐渐形成了以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减量化为主线,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战略。循环经济区别于以往的任何经济模式,它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转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线性到循环),突破当前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瓶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循环经济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也是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重构人类经济活动与社会组织形式,形成“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流程、构建网络化物流、能流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比例、效率和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和危害,减轻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和对自然循环的干扰,使人类经济与社会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系统,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资源持续利用、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统筹协调的永续发展。所以,循环经济是建立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

源头预防、减量化和全过程控制是循环经济区别于以往任何经济与环保模式的最显著的特点。这同时也是传统工业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技术转型是生产方式与经济模式转型的核心。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ing)。符合3R要求的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化工、生态人居、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等技术和产业将得到空前的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观念将发生根本转变(鼓励生产和消费到适度生产、适度消费),最终将建成物质循环、资源节约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尤其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这些国家高比例的低端产业、快速扩张的经济规模对本国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已经取代“资本限制”成为制约其继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们比发达国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制约。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和产业结构、有效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新兴工业化国家才有可能突破资源和环境限制,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就有可能迅速中断,重新回归贫困和落后。发展循环经济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继续发展、进步不可错失的历史机遇。在这场近在眼前的经济与社会转型过程中,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的开发及其相对应空缺的产业生态位,将代表资本未来投资的主导方向。同时,这对于地方或国家经济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4、人与自然和谐:实现良性的“自然—经济复合循环”

张录强(2005)提出“三循环理论”,阐释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路径。该理论认为,除通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培育自然生产力,实现良性的自然循环;通过转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良性的经济循环外;实现人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自然生态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良性的复合循环至关重要。

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均为人类复合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但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具有截然不同性质和功能。经济系统无法替代生物、大气、水体、地质等自然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但是,它可以借助于人类生产体系,实现对自然系统无法更新的、某些非更新资源(金属、塑料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减轻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自然循环的干扰以及对此类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反过来讲,自然系统对某些非更新资源(金属等)的循环利用无能为力,但却可以借助大规模的生物、水文、大气、地质等自然循环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可更新资源、污染净化服务和良好的生态条件。所以,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在人类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体系中具有显著的互补性。只有能动地耦合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建立统筹协调的自然—经济复合循环,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利用自然、适应自然,服务于人类的经济与社会活动,也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持续发展。

在自然循环、经济循环与自然—经济复合循环三个循环中,良性的自然循环是依托、是基础,良性的经济循环是关键、是途径,良性的复合循环是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整体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别于传统理论,它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设定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边界。建立统筹协调的自然—经济复合循环涉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经济与技术转型、制度革新、文化进化等方方面面的协调统一。自然—经济复合循环是整体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最高层次,也最能体现整体可持续发展范式从分析到综合的根本转变。

5、和谐社会与文明进步: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与文化保障

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经济或资源问题,更是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经济的构架、资源的配置等等归根结底要受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和公平(公正)失衡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只能导致社会稳态的破坏和可持续性的丧失。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分别从社会制度和精神文化方面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和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必不可少的保障。

5.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是整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和谐的社会中,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更加合理地同步体现为全民共同的福利,才能实现全民认同的可持续发展。社会问题就应该从社会系统的层面上着眼解决。这要求人类必须改革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将生态系统的自然生产力纳入生产力管理的范畴,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生产关系调整的范畴,通过税负转移(从劳动、资本型税费向环境与资源消费型税费转移)、资源定价、生态补偿、生态法治、生态文化教育等机制,重建社会结构和经济(或利益)及价值体系。这意味着整个社会的运行和调节机制必需发生重大变化,这显然不是经济部门或其他一两个部门可以做到的,而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预言,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最终必然是一个个人—团体—社会利益协调,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统一,国家、民族矛盾缓和与和平共处,持续繁荣和发展的美好社会。

按照中共中央的初步构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给予保障。作者在另文中按照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反馈调节、再反馈调节等信息作用的逻辑顺序,提出和谐社会的基本制度构架,包括表达机制、共识机制、决策机制、协调控制机制、监管机制、再分配机制、国防机制和整合机制等八大机制。这八种机制是当前中国国家和地方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合理有效的制度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头戏,它可以避免人治“人亡政息”的弊端,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永续和谐。

5.2 推动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

文化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深层次的选择因素。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的传统工业文明,不能适应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生态文明作为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文明形态,正在逐渐取代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的文明形式,也是现代以及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但是,如果没有普及性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意识,没有全民生活、消费等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就会受到严重制约。所以,我们必须前瞻性地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文化观念发展的方向;通过法制、经济等手段调节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之更加符合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协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整体优化经济与社会运行环境,持之以恒系统推进先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由此可以推论,通过促进文化、科技、教育、法制等的生态化转变和协调发展,促进环境保护观念的普及和全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可以有效推动我国从工业文明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型。

 

总之,从系统学的角度,在现有发展模式下每一个局部(国家、地区、行业等)都在有意无意地、以损害其他局部利益为前提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所有局部追求可持续发展结果的加和必然是整体的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需要范式的转变(从分析到综合、从局部到整体)和理论的创新。而以生态建设、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和谐社会与文明进步为主要内容的整体可持续发展理论,其形成与发展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能够更加完整地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并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开拓出一条通向生态健康、环境良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新型社会的阳光大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6221.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cdma,wcdma,tdscdma? tdscdma与cdma的区别

什么是CDMA?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ion MuitipleAccess),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

什么是肺动脉高压及治疗方法 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

肺动脉高压是指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肺动脉压力持久性增高,超过正常最高值时即为肺动脉高压。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出现心脏瓣膜损害。肺动脉高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肺动脉高压 - 概述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

声明:《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理论 整体可持续发展论的理论框架》为网友蓝色天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