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创意中心 国家创新系统的制高点——创意(1)



   经济学家通常是用GDP来衡量发展的,但经济增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量变过程。在经济生活层面上,我国保持了连续20年的高速增长,其令国人振奋的GDP,其实是牺牲了我们的资源、环境、劳工利益换来的!一方面,世界制造业的确正在大踏步地向中国转移。随着我国制造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中国制造对资源的豪取及对环境的破坏,都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构成很大的威胁。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依然还是被动地依赖国外的技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资源培养起来的加工型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依旧掌握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手中。“人家吃肉,我们啃骨,人家吃米,我们吃糠”是对中国制造这一“汗水工业”最为形象的描述。

   实施创新战略,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化,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更是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

 国家创新创意中心 国家创新系统的制高点——创意(1)
   “创新”已经是现在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

aihuau.com

   经济学家说,创新是财富的源泉;管理学家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政治学家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学家说,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今天,已经没有人怀疑创新的价值。中国已有近90%的企业以“创新”为经营理念,创新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界的共识。 尽管如此,中国企业依旧在创新缺位的低端竞争中挣扎。在众多中国本土产品擎着振兴民族工业大旗与国外产品“短兵相接”之时,其产品的附加值低、文化含量低、设计水平低的劣势显露端倪。国际市场上总是很少见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创造产品出现,总是走不出创造缺失的怪圈。

   这是为什么?

   殊不知,创意是创新的灵魂,创意是创新的先导和前提,没有创意的创新是没有价值的创新。

   创意时代已经到来!

   1990年两位美国教授跑出来对美国的企业家说,你们要小心了,你们原创的技术优势已经不能保证你们高枕无忧赚大钱了。外来竞争者可能在你们不经意之间摧毁你们的竞争优势,他们的武器是创意!为什么创意可能摧毁原创技术的竞争优势呢?因为在创意思维下,创新者不必要样样事情从头做起,一个好的创意可以使已经有的技术组件产生全新的功能,制造出全新的产品,从而不费吹灰之力摧毁你们的技术优势。

   两位美国教授的话并非危言耸听,而后的近20年来,创意创造的财富神话层出不穷。韩国的三星集团以创意为核心发展理念,轻而易举地撼动了日本家电在全球家电市场的霸主地位;美国的苹果公司并没有掌握手机和电脑的核心技术,但他们依靠创意,奠定了在全球IT业高端市场的地位,并改写了IT业利润率下降的历史,其手机超过了老牌的摩托罗拉、诺基亚,笔记本电脑以其全方位的创意,超过了IBM、戴尔、联想等国际知名品牌;分众传媒的江南春,在无聊情境下创意出的楼宇广告,虽毫无技术含量,却轻而易举的撞响了纳斯达克开市的锣声,使得一些国际知名的广告公司自愧不如……

   这就是创意的魅力!

  创意是不同于科技创新的新的发展动力。

   关于创意的定义,很多理论家相继给了不同的说法。但是,从创意的本质属性来说,创意就是创造新意,这也是各理论家都一致确认的基本说法。我以为,创意是由想象、理念、文化、情感等非物质的要素构成的一种生产力,它可以用想象推动创新,将理念提升为价值,用文化制造卖点,把情感变成市场杀手。在未来企业经营中,创意将是重要的竞争力来源:它可以用无形资源提升有形资源的价值(提升附加值);创意的高整合力可以让风马牛相及;创意强劲的市场力可以使产品具有感性卖点;创意人眼中无废物,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创意更可以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由创意而产生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商业模型、新产业、新文化形式等,同时也是一种资本形式。这种资本形式至今为止没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视,很多人的脑海里对“财富”的理解依然停留在有形的资源、实物的资产和触手可得的资本上,而忽略了创意资本的存在。随着创意经济的大潮席卷世界,创意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至于使许多资本运营者感叹:“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美国更是发出了“资本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已经到来” 的呼声。

   这一切预示着:我们正在经历着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变,在过去一个世纪以来,我们还没有经历过比这更大的改变——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旧产业模式将转变到非物质基础上的创意经济模式。对于这个新的经济模式来说,人类的智力与想象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它就能发展到怎样的程度。

   创意是创新的灵魂

   创意与创新语义相近,但其意义却截然不同。一般而言,二个概念都是指通过人类的创造性劳动,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事物或思想,都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然而,二个概念在外延上还是存在明显区别的。

   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包括:创造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等。因此,创新更多的是指经济层面的创造性活动。

   至于创意,更多的应理解为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新观念、新思想、新理念、新设计甚至新想法,它除了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外,还与人类的社会活动、精神文化等活动有关联。尽管在很多情况下,创意也会以新的商业模型、独特的产品造型、包装、商标符号、新产业等载体表达出来,但其满足的重点仍然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和情感需求,提供的仍是一种在商品载体上的文化体验。

   从企业行为学的角度上来说,创意实际上解决的是做什么的问题,而创新则是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两者之间又密不可分。

   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活动中,不仅需要科技创新作支撑,也需要观念创新等作保障。科技创新只有与观念创新结合起来,整个科技链和产业链才能最终成为价值链,才能真正转变为生产力和持续创新能力。而创意正是为创新提供这种新观念、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的要素之一。

   因此我们说,创新属于企业的控制系统,创意是企业的聪明系统。对创意的重视,将有助于企业由“控制系统”向“聪明系统” 的提升。也是企业思维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

   如今,中国企业的科学技术能力已经很强,上天入地下海无所不能,从产品创新而言,基本上是设计得出来的东西,就制造得出来。但能设计出来的前提是能构思出来,构思的前提则是创意。如果没有创意或者说不借助于创意,就不可能有好的构思,创新也就成为毫无价值的创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6254.html

更多阅读

动荡的春秋时期 经济动荡时期企业的应对战略(1)

自去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开始动荡以来,虽然各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以稳定市场和刺激经济,但迄今为止尚未看到明显的效果,世界经济在短期内恐怕仍难走出低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1月28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

飞利浦:中国引擎的拉升(1)

  经过近10年的漫长转型,一度迷航的飞利浦终于重新校准了航向。但随后得以轻盈穿越金融风暴,并迅速拉升出低利润区的强劲表现,却有赖于中国等新兴引擎的澎湃动力——这并不奇怪,“我们是一家专为中国而打造的公司”  □ 记者 徐海

通州:一座新城的世界梦(1)

  尽管已近中午时分,驶向北京CBD的京通高速上依然拥堵不堪;相反,从城里开往通州新城的方向却畅通无阻,即使在早班时间,也快得让人感到意外。这是通州与北京中心城区对应关系的一个缩影:前者负责上班族的夜间住宿,后者则是繁忙的“打工集

从1写到600游戏规则 金融市场的“游戏规则”(1)

  2010年将成为世界各国调整经济结构、寻求世界经济合作新模式、顺利完成退市最优战略,从而真正走出“危机”的关键一年。但是,世界所面临的挑战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应对办法:一是全球金融市场和 货币体系发展的严重失衡,客观上给美国

大好机会 底特律的好机会(1)

 这种大话也太敢说了,简直要让人笑掉大牙。一家刚刚脱离破产险境的美国汽车厂商(这些年来该厂商因没能生产出人们心仪的车型而饱受诟病)启动了“最佳汽车问鼎宝座”这样带有炫耀性的营销活动。当时是2009年9月,通用不顾后果的做法面临

声明:《国家创新创意中心 国家创新系统的制高点——创意(1)》为网友警告淡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