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掠过,湖水微漾,一粒细沙偶然而又宿命的撞入了贝蚌的怀中,于是,他们相遇相知,开始了幸福的结合;经历千百昼夜更替,数载冬去春来,水土赋予灵气,日月佐以见证,孕育了美满的结果;而她,天生的细腻、柔润、充满灵性,宛如一温良贤淑的聪慧女子。因而,珍珠既是对新娘的赞美,也是对幸福美满婚姻的真挚祝福……”这是诗诺尔珠宝珍珠展示大厅内的陈列的新款珍珠首饰“幸福珠链”的一段陈述文字,提到这款珍珠,雪孩子珍珠品牌的拥有者王飞女士显得格外兴奋:“珍珠的美妙不是钻石可以比的”,这马上让我们联想到了最近珠宝首饰界炒的很热的“珠钻之争”。
珍珠与钻石都是珠宝中的珍品,就历史来说,人类把珍珠作为高档首饰的历史比钻石还要久远。中国人至少在3000年前就把珍珠作为饰品来佩戴,而钻石在国内的流行只有几十年。从世界范围来看,珍珠在东西方都曾经是代表美和尊贵的视频,在中国有“明珠射体孕西施”的传说,自古珍珠与美女就是紧密相连的;在西方珍珠也是美神的化身,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维纳斯诞生》就描绘了珍珠形成的神话故事。在中国自秦始皇时代起,珍珠便是朝廷达官贵人尊贵的奢侈品;在西方也曾经有过“珍珠时代”,1530年至1612年,欧洲许多国家纷纷立法规定人们按地位、等级来使用珍珠。可见,无论从文化内涵还是出身的尊贵上来说,珍珠都不亚于钻石。
而在现代,一方面由于国内珍珠产业发展思路的错误,一度造成了中国珍珠“高产低质”的状况,而且大部分珍珠都以原料珠的方式出口,并不重视珍珠首饰的发展,因此,珍珠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光。另一方面,DTC等钻石机构日益重视中国市场,在中国加强了钻石的宣传力度,使用了一些先进的营销手段,迅速开发了中国人对钻石的欲望,特别是婚恋人群对钻石的需求,使得钻石后来居上,在珠宝首饰市场上独占鳌头。调查显示,我国56%的珠宝企业的主打产品是钻石,而以珍珠为主要产品的企业仅占19.5%,在周大福、戴梦得、谢瑞麟这些知名珠宝首饰专卖店中,钻石首饰总是占据了大部分的柜台,而珍珠首饰只能像陪衬似的屈居一隅。我国并不产钻石,但珍珠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5%,这个原料市场与消费市场的反差似乎很不合理。
那么,珍珠是不是注定要没落的,答案是否定的。国外珍珠仍然风光依旧,如法属波利尼西亚(即出产著名黑珍珠的大溪地)的南洋珠,仍然风靡全球,其出口价格每公斤超过1万元(与此相比,我国北部湾所产、历史上曾经十分有名的南珠,几百年前曾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的说法,而目前的收购价每公斤不过两三千元)。在各大珠宝首饰展会上,以paspaley为代表的南洋珠和以robertwan为代表的大溪地珠都收到珠宝界的竞相追捧,历届Paspaley南洋珍珠拍卖会及RobertWan大溪地珍珠拍卖会都是珠宝界的一大盛事。
谈到这里,王飞又兴奋起来,“南洋珠和大溪地珠都是我们中国珍珠的榜样,中国珍珠现在最薄弱的,是产品和营销这两端,要在珠宝首饰行业重振旗鼓,所有的珍珠同行都应该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她举了两个例子,在产品方面,与中国珍珠同时新兴的大溪地珍珠,如今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珍珠养殖有着十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当地政府设珍珠产业部,负责珍珠养殖、出口的监管,珍珠养殖商、贸易商均要培训并须“持卡”,当地政府规定珠层不能少于0.8毫米,所有出口珍珠一律要经珍珠产业部检测,发放质量保证书及等级证书,凡不合格产品扣留予以销毁,不允许劣珠流入市场。同为淡水珠生产大国的日本,也有日本珍珠出口商会采用《珍珠质量检查和标记系统》对出口珍珠进行质量管理。
在营销方面,钻石在全世界的流行和DTC一百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努力推广分不开的。为了拉动世界钻石需求,DTC专门成立了钻石贸易公司负责营销和销售,通过其覆盖全球的钻石推广中心及钻石咨询中心网络,DTC使用二十一种语言进行钻石的推广及宣传工作,为珠宝业界和传播媒介提供协助与专业意见。最重要的,帮助消费者认识钻石,带动钻饰潮流。2004年,DTC钻石贸易公司的营销推广费用达到了1.8亿美元。其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传遍了全世界。
雪孩子珍珠在行业内最早打破常规,致力于产品和营销两方面的建设,如今已初见成效。“珍珠崛起的日子不久了。”王飞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