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对李一男的道歉 《军人总裁任正非》第二章 人生多艰——风雨苍生



诞生在书生之家的任正非和同龄人一起感受生活的现实,在年少的困境中学会珍惜,学会忍耐,学会积累,历史的声音如苦行者的叹息一般沉重。

背负沧桑,感受苦难,锲而不舍地播种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风雨苍生

任正非祖籍浙江金华浦江县黄宅镇任店村,曾陪父母回过浦江县城,但没有到过老家。

任正非的家族并非文化世家,爷爷任三和是做金华火腿的乡间厨师,他的子女们除了任正非的父亲任摩逊外都没有读过书。任摩逊1910年出生,由于执着要求才获准读了书,也是家中唯一一个读过大学的文化人。1931年任摩逊进入北平民大经济系就读,在求学期间正值日本入侵东北,救亡运动高涨,和很多热血青年一起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由于父母相继病逝,1934年任摩逊差一年没有读完大学,回到老家后曾在职业学校任教。

aihuau.com

  抗日战争时期,任摩逊在同乡的介绍下到位于广州的42厂任会计,这是一家生产防毒面具的兵工厂。他身在兵工厂却认同共产党的观点,积极宣传抗日,组织读书会,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后来读书会中有相当多的人解放后成为高级干部。由于战争,工厂经广西辗转迁到贵州桐梓。1944年任摩逊送家眷回乡定居,避开特务追捕后悄然回到贵州,自此长期在异乡生活,直到1995年才回到阔别半世纪的家乡观光,不久去世。

在贵州,任摩逊和任正非的母亲程远昭结了婚,育有二子五女,任正非是老大。1944年,任正非出生于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山区。这里属于喀斯特石灰岩地形,风景优美,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就坐落在那里,然而经济非常落后。

任摩逊没有与共产党地下组织建立联系,但政治立场上一直站在共产党一边。贵州解放后他加入土改工作队进入贵州少数民族山区,冒着冷枪开展工作,后又参与筹建学校,担任了多年的专科学校校长。虽然任摩逊较早参加进步活动,但因为自己的非无产阶级出身和在国民党兵工厂干过并不受信任,历次政治运动中都要接受改造,反复交代思想问题,直到1958年才被批准入党。

在文革时期,任摩逊因为历史问题饱受磨难。掌权者认为他当初积极要求进步是为了隐藏起来伺机而动。任正非的母亲自学成才成为学校里的普通教师,一生陪伴丈夫在贫困山区从事教育事业。夫妻俩谨言慎行,埋头忘我工作,以至于无暇顾及孩子。任正非认为父亲尽职尽责一生但未能充分发挥才能,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个乡村教育家。

  任正非的青少年时代在极度贫寒中度过。全家9口人全靠父母的微薄收入度日,任摩逊还要给老家的家眷寄生活费。家里几个人合用一条棉被,在地坑里做饭,贫困的景象连后来来抄家的造反派都目瞪口呆。任正非在家时没穿过衬衣,即便是夏天也穿厚外衣。因为上学的孩子多,每到交费的日子母亲就开始为学费发愁,经常要到处向人借钱来维持,而且常常借不到,因为别人也一样困难。

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父母依然坚持让7个孩子都读书,没有让他们放弃学业帮助支撑家庭。父亲一直勉励任正非好好学习,养成了他淡泊名利、崇尚知识的性格。任正非的父母是处于当时社会底层的学校教员,无法给予他财富和事业上的帮助。他们留给儿子的是对知识的热爱,以及为人父母的舔犊之情。

贵州地处高原,经济欠发达,尤其山区俗称“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大跃进”运动开始后由于农村大办公共食堂,高征购,使得粮食极其紧张。1960年贵州已出现严重的饥荒现象,省委却向上汇报:全省食堂办得好和比较好的占总数80%,被誉为“红旗省”,要求全国学贵州“一律照此办理”。1961年,贵州这个大办食堂的红旗省不得不实行包产到户,城乡面貌才得以缓解。

 任正非对李一男的道歉 《军人总裁任正非》第二章 人生多艰——风雨苍生
饥荒给上高中的任正非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当时最大的困难就是饥饿,每天饥肠辘辘无心读书,理想就是能吃一个白面馒头。虽然为饥饿所折磨,作为老大的任正非不敢随便动家里的存粮,因为他知道父母也一起挨饿,而且还要留给弟妹们吃。高考前的三个月,母亲每天早晨额外给他一个小玉米饼,支撑他考上了大学。

为生存所迫,全家人想方设法寻找食物,种南瓜,采野果,煮菜根,实行严格的分餐制,同舟共济度过难关。任正非认为正是父母的无私才保证了所有子女能够生存下来。他说:“我的不自私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华为这么成功,与我不自私有一点关系。”

  历经磨难,1963年任正非终于依靠自己的勤奋和父母的鼓励考上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但这样家里的经济状况就更加捉襟见肘,弟妹的处境会更加艰难。母亲竭尽全力为儿子准备了两件衬衣和一条拼接起来的被单,陪伴他度过了五年难忘的大学生活。

这样一个清贫的教师家庭对任正非的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贫穷是老师,它教会人如何去获得生存。中国许许多多的成功者都有过贫穷的经历,因此养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往往就是他们创业时期的爆发力所在,贫穷也因此被称为成功者的“财富”。

任正非认为出身贫寒并不羞耻,他认为华为要多招收出身贫寒的学生,他们吃苦耐劳,在工作中更加能够经得起挫折和磨难,并捐款设立了寒门学子基金以资助贫困学生。他自己一直保留着节约的传统,个人生活很简朴,吃饭时注意不浪费。多年里任正非一直开着10万元买的二手标致车,直到2000年才出于安全考虑换成了宝马,但坚持自己开车不配司机。上行下效,华为的高管开的车也并不奢华。

华为内部流传过一个关于车的故事,某年任正非去巡视新疆办事处,主任不知就里地刻意租用豪华轿车来迎接老总,结果被臭骂一顿。任正非指着那位主任的鼻子说:“你只要派司机来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亲自来迎接?现在你应该待的地方是客户的办公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6834.html

更多阅读

宝洁大学 《向宝洁学什么》第二章(一)

系列专题:《向宝洁学什么》第二章宝洁关键品牌理念背后的故事第一节 关键是要让更多的人感觉到舒服宝洁经典案例在宝洁品牌经营的历史上,最耀眼的品牌是“象牙香皂”,这个品牌从诞生至今,已经存在了整整132年。1878年,公司创始人詹姆

任正非对李一男的道歉 任正非的狼性与冬天

    多少年后,当后来人从故纸堆里寻找中国的企业文化发展的痕迹时,有两个名字和一个词是无法回避的:任正非、华为和“狼文化”。    也许只有到多少年后,关于任正非提出的“狼文化”对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才可能会

李一男是华为的牺牲品 李一男的“变现力”

  最近,看到福布斯采访李一男,对李一男说的一个词印象比较深刻,“变现”。他说,“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商业模式都是第一位的,技术能够‘变现’才有价值”。我觉得,“变现”这两个字所蕴含的价值并没有被很多人真正认识到。  1、“

声明:《任正非对李一男的道歉 《军人总裁任正非》第二章 人生多艰——风雨苍生》为网友惰性野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