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一直盛传的春节后跳槽高峰,日前在中华英才网针对全国15个行业企事业白领的调查中再次显露端倪。在关于“春节假期过后,最关心什么”的调查中,受访700多人中,有37.65%的白领计划在春节后到新的企业上班,成功完成“跳槽”。 其他三项“调整状态,投入工作”、“新一年的工作onmouseover=displayAd(1);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1);>绩效指标”和“是否会有新的工作计划”标记的是职业稳定性特征,比例分别为24.85%、12.04%和10.67%——三项之总和接近一半。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专家分析指出,虽然意向流失员工的比例较高,但同时表现出职业稳定的比例则占相对优势,因此对于节后跳槽的问题,企业更应该研究有离职倾向人员的构成,避免过多流失核心员工、潜力员工以及重点培养的人员。此次受访企事业职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5-35岁”,比例超过一半为56.16%;其次是“25岁以下”年龄段,比例为34.98%;其余年龄分布较少,分别是“35-40岁”6.76%和“40岁以上”的2.10%。从职位分布来看,接近七成是普通员工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中层主管的比例也相当可观,为27.70%;其余高层主管和公务员比例则很少。 专家认为,上述受访者构成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公司白领年龄和职位梯队的构成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年轻白领寻求自身发展的需求与企业留人计划的客观冲突。他说:“现在企业制度下,白领的成就时间正被逐渐缩短,尤其是在大量的高科技企业中,25岁到35岁的年龄段感受着更强的‘不进则退’的压力。员工流失不可怕,合理的流失率有利于企业保持活力。难题在于,企业HR往往要面对这样的局面,该走的没有走,不该走的却走了;平凡的没有走,优秀的却走了。”
![春节后跳槽 春节后跳槽频发](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05054983458.jpeg)
专家认为,有超过1/5的受访者有寻求职业思变的倾向——“制定新的事业发展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节后企业出现“跳槽”高峰有一定的职业心理因素。他补充说:“根据2007年春节假期的时间推算,‘跳槽’高峰出现的时间应该集中在3月份,以中旬发生几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