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理解,宋三江先生的“投资致富论”一个核心观点是“不投资比投资的风险更大”。在他的博客文章中,他称之为“投资理财的第二个大的趋势”。而不投资比投资的风险更大的根本原因在于通货膨胀长期存在、本币升值大势所趋、养老缺口越来越大。(宋三江,不投资比投资的风险更大,2006-8-6,http://songsanjiang.blog.cnstock.com)
概括三江先生在博客中的思想,主要有下面一些基本的观点:
第一,通货膨胀长期存在。将影响到你的资产不断的贬值和缩水。比分说,美国历史上从1900年到2000年,一百年的历史,货币贬值54倍,换句话来讲,一美元的购买力,一百年以后只有五十四分之一。而在中国,经过不到三十年的时间,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一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只有原来的三十分之一,有的人甚至说是五十分之一。要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靠储蓄是不能解决的,如果不做投资,肯定资产会不断缩水。
第二,货币升值的趋势。当一个国家的本币相对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的时候,会使非货币资产尤其是资本资产价格升值更快。但是,大部分人并不会生活在国外,因而不能享受到本币升值的好处,反倒会由于没有投资,会使自己的积蓄进一步贬值,成为相对甚至绝对的穷人。在本币升值期间,如果只是货币在手,贬值在所难免。
第三,上述两个因素的作用将导致养老缺口越来越大。三江先生认为这是我们不做投资的终极风险。他警告那些现在手里有一些存款的人说:你不要认为自己现在有一百万就可以储蓄养老,这无异于当年自我感觉良好的万元户,以为有了1万元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事实上,今天的100万元,过二三十年,也就是一笔小钱。
应该说,他在博客中阐述的这些观点是非常实在的。首先,我要表达一个意思,通货膨胀是一头野兽,践踏着人们有限的资产,通货膨胀对领取养老金的人、依靠银行存款的人、收取租金的人打击最大。如果工资没有实行(通货膨胀)指数化,那么,对于领取死工资的人,也是致命的打击。人的一生要跟很多东西作斗争,人与通货膨胀的斗争是一刻也不能停止的。只有主动的投资才是战胜通货膨胀的有力武器,所以,投资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反击通货膨胀,而且一定要战而胜之。其次,货币相对升值。前面谈了通货膨胀的持久性和可怕之处,现在又谈货币相对升值,是不是自相矛盾呢?不!决不矛盾。通货膨胀是纵向比较,是拿自己的现在与自己的历史相比,看现在比过去贬值多少。而相对升值则是相对其他国家的货币,是横向比较。如果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幅度比本国货币贬值幅度更大,那么,本币就相对升值;反之,如果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幅度比本国货币贬值幅度小,那么,本币就相对贬值。我们说人民币存在相对升值的可能,主要是指它相对于美元、欧元甚至日元等主要货币存在升值的可能。如果人民币以及人民币资产相对升值,我们只是持有人民币现金资产,那么,也难以享受这种升值带来的好处。要享受人民币资产升值带来的好处,就必须明智地投资。第三,通常说来,一个人有“两次死亡”。一次是经济上的“死亡”,一次是肉体上的“死亡”。退休了,没有新的收入来源,就只有依靠存储的退休金了。退休金是有限的,而通货膨胀在吞噬你有限的退休金,这是事实。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于“第一次死亡”——丧失收入来源——缺少防范。一旦遭遇财务困难,就显得措手不及,所以,很多人在老年时遭遇经济困境,一点也不奇怪。即使是在美国,许多人到了65岁还不得不为了生计继续工作。所得到的报酬却低于全社会平均水平。回到三江先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观点,真正决定我们财富积累最后能达到的水平,不是你选择打工还是创业,而是你选择怎样投资。尽管人们可以在打工、创业和投资方面都能做到优秀,但在财富积累方面的差别取决于致富方式的选择。
的确如此,假定某位投资高手,即使他没有退休金,但是,他具有投资理财的能力,只要他拥有哪怕是100万元的资本,他每年的投资回报率能够达到20%,他一年的收入就是20万元。问题关键之处在于:对于具有投资理财经验的人来说,等他到了60岁这样的年龄,他一年的投资回报率应该不会低于50%!100万元的资本可以为他带来50万元的投资利润。相对于那位在65岁还在打工的美国老人而言,这位投资者的收入也不比美国老人低。
俗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人如果在投资理财方面有突破,在收入方面就会有实质性的改变。相反,一个人如果在投资理财方面未有突破,在收入方面就难有实质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