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新峰
认识茶,从绿茶开始,或者说一直认为大家所说的茶的就是绿茶,及至到了南方,去了江浙一带,甚而后来从事了与茶有关的工作,才算对“茶”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并为当初自己对茶的无知感到有点好笑。
然而,不管怎样,心中对绿茶却总有挥之不去的原始情节,即使是后来在众多茶品中把铁观音奉为至爱后,对绿茶的关注也未曾减少。但是,对于身处在广州的我来说,要看到绿茶,了解绿茶的信息,找到一种上好的绿茶,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里并没有多少绿茶的容身之地。还好,第四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与绿茶有了“再一次亲密接触”。
流连在茶文化节的中洲展馆,只见人头攒动,茶叶飞扬,什么时候温婉幽雅的茶叶也变得这么张扬豪迈了。在一楼,几乎是普洱茶的天下,每个展台都布置得醒目耀眼,各式普洱茶摆出尽可能诱人的姿势吸引着游客的目光。而我的目光并不为它们而投放,我在寻找另一种东西——曾经沁人心脾的绿茶。
好事总是需要多磨,直到我几乎逛遍了整个展馆,才在展馆的底楼看到了久违的绿茶的身影,看来她还是那么文静,那么不事张扬,这是茶的天性,但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这种天性可不一定是优点。
其实,来参展的绿茶厂商也不少,四川、湖南、安徽各地绿茶主要产区都有代表,总数大概在三十家以上。茶商们都以当地协会牵头组织过来,带来的产品也是多种多样。一边喝茶一边同茶商们聊茶,虽说各地绿茶厂商的情况不尽相同,但从交谈中,他们又隐含着许多共性。首先,他们都对自己的茶信心十足,都认为自己的茶是同类茶品中最优秀的;其次,很多厂商都是第一次来广州参展,除了展示自己公司的形象外,主要是过来看一看,了解一下市场,对展会的预期并不高;预期不高并不代表对市场不看重,来参展的带队人很多都是各个厂家的最高负责人,这多少也说明了他们对市场的重视,同时,他们都有做强做大绿茶产业的强烈愿望,虽然这愿望与现实还是有点距离。
怎么样才能拉近这个距离呢?绿茶既然在北方市场能四处飘香,为什么在南方就不能左右逢源呢?可能说这是南方人的饮茶习惯使然,但习惯是可以培养的,而且时间并不一定要太长。
先来看看这一个例子。早几年在广州人们对普洱茶还是一知半解,可是如今,普洱茶在这里几乎有席卷天下之势,只要是喝茶的人,杯中几乎都可以看到普洱茶,短短几年的工夫,普洱茶成了爱茶人的宠儿。市场的产生和消费群体的形成在很快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普洱茶的销量也节节攀升,勐海、下关等业内知名厂家身价倍增。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自身三者合力,终于把普洱茶这一名茶传播开来。
一绿茶厂商的负责人说,普洱茶已经轰轰烈烈的上路了,我们绿茶还在蒙头做梦。这话说得有点偏激,但也不无道理,与绿茶的不温不火相比,普洱茶确实说得上是风光。绿茶与普洱茶的品性不同,并不能等同来看,但其市场运作方法却可以值得借鉴。
未造市之前先造势。普洱茶的迅速崛起与其一场场声势浩大的造势运动密不可分,这在今年“马帮茶道·瑞贡京城”的活动中达到了极点。一百多匹马沿着古代的进贡之路,徒步四千余公里上北京,活动场面之壮阔,经历时间的长久,媒体报道之广泛,参与人员之影响无一不开创了茶界之最。市场需要影响,影响则需要宣传,宣传则需要有组织,有力量。普洱茶的宣传方法给绿茶的经营者有极好的启示。
当然,宣传只是一种辅助行为,造势重要,做市更重要。那怎么做市呢?绿茶厂商大多经营规模不大,有了北方市场,一年的销量也不是很发愁,要开发新市场肯定要冒一定的风险。如果是小富即安当然没有必要去增加风险成本。问题是市场是竞争的,谁都保不定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永远归在自己的名下。喝铁观音的可以改喝普洱茶,喝绿茶的当然有可能改喝其它茶品。几年前,广东人谁在品味汤色栗红、味道醇厚的普洱茶呢?当普洱茶从台湾、香港转道传播进中国大陆时,一时间普洱茶从一老人们爱喝的“生茶”变成了老少咸宜的“熟茶”,对于经营乌龙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的厂商来说,这就是市场的压力。
绿茶的这种压力并不会少,这恐怕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绿茶厂商来广州参加茶博会的原因。但是参加一两次展会并不能有多大作用,关键还在于真正的进入市场,让消费者来喝绿茶,让经销商们推荐绿茶,让超市的货架上堆上绿茶。
明星可以一夜窜“红”,也可以经久而成名。对于许多如龙井、毛尖等久已成名的绿茶来说,怎么“红”,还需广大绿茶经营者好好的加些火。
作者简介:资深策划专家,广州合力营销策划机构策划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