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制造企业还是让渠道在充当“搬箱子”和“收电费”的角色,那么产品服务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不久前一位朋友上街买鞋,好不容易找到了喜欢的款式,结果没有合适的尺码,尽管商家答应调换一双过来,但是朋友觉得不仅要等待几天,而且还要再花时间专门过来,总之很是不痛快。“如果厂家要是提供一种送货服务该多好。即使多花点钱我也愿意啊”,朋友感慨。 大家都知道,服装行业的零售利润还是可观的,卖一双鞋的利润肯定不低,如果厂家能听到朋友的这句话,一定会提供这种服务,但是由于制造企业和渠道普遍脱离,厂家根本就不知道客户的需求,也就赚不到服务的钱。 除了那些客户数量极少的特殊行业,大多数制造企业都要依赖渠道来销售产品,无论多好的产品或者服务,最终都要通过终端进行,渠道管理的好坏直接会影响产品能不能获得服务增值。 从渠道中找服务 在过去的几年里,很多的制造业一直忽略了渠道的管理,要么是管不了,因为超级卖场和大分销商的强势,让不少制造商只能处于被动地位;还有就是不管,在一些制造商眼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对于渠道放任自流。无论是哪种形式,对于产品服务化来说都是不可取的,如果想摆脱制造业的困境,赚到服务的钱,渠道变革首当其冲。 现在一般制造企业的运作模式是,企业首先进行样板市场操作,经销商考察样板市场,如果看到样板市场操作得比较成功,经销商就会代理企业的产品。而经销商的职能却只停留在坐商和代理商的位置上,习惯于厂家投放广告,自己做个单纯的物流商、现金中转站的角色;好一点的经销商也只是低价从厂家拿货,自己承担些投放广告的风险,但是服务基本是不做的。 有人将这样的经销商业务称为“搬箱子”,即从厂家那里搬回“箱子”——产品,然后通过销售把“箱子”转移给用户。近些年,渠道为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销售终端越来越强,厂家在和终端的博弈中地位不断下降,而大终端名目繁多的收费和苛刻的付款条件,压缩了生产厂家的利润空间。 随着人们消费心理的日益成熟,人们对产品本身以外的那部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的售后服务、产品的个性化和时尚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渠道所提供的服务与顾客想得到的服务之间就存在巨大的缺口。 制造商想赚服务的钱,就必须在渠道上实现四个转变:观念转变,直接面向消费者;行为转变,贴近最终用户,提高服务和运营能力;财务转变,提高赢利水平;控制力转变,不必受商业资本的庞大压力和低价威胁。 过去制造企业为了省心,基本将渠道让了出去,结果导致代理层次的增加,冗长的销售渠道代理层次的增加使信息传递速度放慢,市场反馈迟钝,低级代理商无法跟上厂家的步伐,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产品的各种信息。 实际上,供应链上的每一个节点均存在服务需求,通过对环节的服务,可以实现产品的增值,即使像卖一双皮鞋这样的最简单的事情,都可能蕴含着服务增值的可能。 得让渠道有脑子 或许很多的制造商会表示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渠道来做服务。这的确是一种客观的情况,但大一点的制造企业完全有能力打造自己的服务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