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十九:花的钱远少于他赚的钱
如果这个习惯,仅仅是一个财务管理问题的话,许多人尽管认同,但很可能因为太容易理解,而一代而过。个别的人,甚至对此是不认同的,他们更相信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的道理,他们大手笔的花钱豪迈,是可以从不同的时间尺度里,得到心理平衡的。
但是,如果把这个习惯提升或者说扩展到生命的高度呢?切身的感受、重视的程度、思索的力度。。。。。。可能就不一样了。
如果仅仅从马克老总结的这个习惯的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巴非特最近捐献出370亿美金给基金会的行为,多少有些不太符合这个习惯。但如果从生命的层面来观察的话呢?
花费与赚取,不仅是我们可以很容易观察到的大师的投资现象,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大师生命观和世界观的体现。钱,就是大师的生命,它真的与我们的所谓肉身有那么截然分明的区分和界限吗?大师的生命状态是细腻的,他如同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感受到生命里的每一个微小部分,哪怕是一分钱。大师的生命状态是敏锐的,对于生命系统,也是他的投资系统的每一个改变,哪怕是一分钱的进出,他都很敏感。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他花费的是他的生命,他赚取的是他生命的扩展。而不是得不尝失的无谓耗散。
至于花费与赚取的比较以及程度,我们能否用经常听见的一句伟人的话来做解答,它也许能完美地概括大师的世界观:把有限的风险投入到无限的获利空间的当中去。
所谓大师,是什么含义呢?就是仅仅让我们称赞或者艳羡的吗?大师的大,是我们每一个人同样可以具有的,那是生命状态的博大,完全是可以自我修炼的;大师的师,不仅告诉我们,投资的神人、圣人们可以追随和师从,还启示我们,其实,我们的生命,包括金钱,也是完全可以兴师动众的。前提是:你自我发现了吗?现在,就是当下,有可以把控的吗?
如果把狭义的生命比喻做土壤,把我们的本金比喻成土壤上盛开的花朵,如果是土壤肥沃,鲜花艳丽芳香,还担心什没有狂蜂浪碟来自投罗网吗?不用犹豫和等待,我们默默地潜化和积累土壤吧,在生命中孕育一颗时机的种子。
习惯二十:工作是为了刺激和自我实现,不是为钱
如果仅仅从现代科学的定义和范畴来解读马克总结出来的习惯,许多条,比如本条,都觉得意思磨棱两可。人们也许会说,投资不是我的工作,也有的要说,“为了刺激”并不是也不符合我的性格。至于目的,又“不是为钱”,那么,又是为何?自我实现是什么?。。。。。要引发很多的琢磨。虽然,马克无法跳出“现代科学”以及有关知识的局限,来总结投资大师的习惯,无论具体表述怎么样,对他的敏锐的嗅觉和勇敢的尝试,我是认可的。如何解读,是我们学习者的工作。
什么是工作?从生命意义上看,工作是一种生命状态中,通过“动”而具有的感觉。上小学的时候,校办工厂的一位师傅曾经对我说过,工字是顶天立地。那么,工作,就是人脚踏实地,领悟天理或者叫真理什么的一种动作,一种动的感觉吧。而“刺激”,我们可以理解成大师的生命对生命扩展的试探,在努力地尝试和摸索自身生命约束的边界。许多没有钱的往往人不理解,有钱的人干嘛还要拿资金去投资什么的,去冒险啊,许多在股市期货市场里的投资者,底啊顶啊的,自己想起自己动作,急得恨不能立即得到自己需要的结果,而主力资金往往是在不断的试探实践中,得出目标的。
我们的自我实现是我们生命状态的扩展动作,包括金钱在内的元素,都是生命的组成,或者说就是生命的。我们的世界与认知之外的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工作,这种工作是通过不断地对边际的探索来实现的。它是生命的,而不单纯是金钱的。这是生命的目的,如果生命有目的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