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来,一个个因危机管理缺失导致企业“病变”的事件引出了危机公关管理领域一场革命性的创新与前所未有重视与务实之风。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创新企业必须搭建公共关系生态网络](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060421978676.jpeg)
提起公关,我们很容易马上联想到那些八面玲珑的公关小姐和油头粉面的公关先生,联想到天天泡在酒场娱乐场左右逢源、点头哈腰的企业老板。其实,这是对公关工作的严重误读,也是对管理学的玷污。实际上,如何处理好公共关系,如何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营造和维护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政策资源,如何架构一个科学的、流程明晰的、敏感应急的公关管理系统,才是公关之愿景和公关学产生的本源。 也许,很多企业家以为公共关系工作就是吃吃喝喝、拉拉扯扯、打点送礼、精神贿赂,实际上我们都把定位搞错了。其实公关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高层次的联络沟通,需要在沟通中表现出较高的智商、情商和人格魅力。它是法人行为和自然人行为的一种有机结合。作为法人,它是在向社会各界展示企业精神、介绍企业诉求、树立企业形象。作为代表法人利益的自然人,他要在这种沟通联络中随时体现出自己的情感、道德、艺术和能力,通过这一切手段为企业争得资源和利益,争得理解和支持。现代企业特别是知名企业拥有很大的公众传播力、公益影响力和地域公信力,与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发生着多种联系,公共关系的层次较高。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公共的层次决定着企业自身的层次。 还有一些企业内部传染着一种观念,认为公关工作是一种负担,是一种累赘,我认为那就更是大错特错了,企业要想安全、健康、快速地发展,这种观念必须根除。从积极方面说,公关工作实际上也是在调动、利用、优化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当我们在政治上获得某种关爱和理解的时候,就说明,我们拥有可以调动的政治资源。当我们得到管理机关某种政策支持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可能具有优于竞争对手的宽松环境。当我们与有关方面维护着一条畅通的信息渠道,即使有时仅仅得到一条信息,也意味着,我们可能具有比竞争对手更为灵敏的反应能力,可能会在竞争中获得先机。当我们取得社会公众普遍认可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具有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市场基础。如果我们拥有如此之多的丰厚资源,并能进行有效整合,我们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公共关系网络具有极大的辐射性,此一网络往往延伸到彼一系统,特别有利于企业在新领域的开拓。因此我们说,公关不是累赘,不是负担。所有试图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肩负重大社会责任和使命的企业,都应该在社会各个方面和各个阶层聚集起大批朋友,都应该拥有与政治家、企业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优势媒体及普通群众进行对话的通道和能力。 我总结了一下,创新企业的公共关系建设,至少需要经历四个重要步骤:一是创办初期公共关系网络的搭建。它决定了企业能否拿到一张进入当地社会结构的“通行证”,拿到一张进入当地市场的“入门票”。二是公共关系的日常维护和加深。这需要对已有的公共关系对象不断地增进了解和信任,建立一个敏感的外部信息监测系统和信息反馈渠道。三是公关危机的处理。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把这种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但是一旦发生,也大可不必惊惶失措,要快速地、艺术地化解危机。同时,通过危机的处理,化“敌”为友,结交新友,避免类似危机重现。四是公共关系网络的进一步拓展。朋友连着朋友,网络连着网络,因为更高的战略目标和更大的发展领域需要更多的公共关系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