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出路 下载 中国文化的出路(4)



家庭之上的契约 

 中国文化的出路 下载 中国文化的出路(4)
    在没有市场提供的各类保险、借贷、股票、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等非人格化金融品种的前提下,成家生儿育女,而且最好是生儿子,就成了规避未来物质风险和精神风险的具体手段,即所谓“养子防老”。生儿女既是父母对未来的投资,又是他们为未来买的保险,儿女是人格化了的金融品种。父母也许爱子,也许不爱,这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儿女长大后要“孝”,这是保证父母做的投资、买的保险有所回报的关键。“养子防老”是保险和投资的经济概念,而“孝”则是儿女履行隐形“契约”的概念。以“孝”和“义务”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孔孟为了降低这些隐形利益交易的不确定性、增加交易安全而设计的。正如谢幼伟先生在《孝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所说:“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谓‘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作用之大,地位之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

  于是,由“三纲”、“五伦”建立并延伸出来的家秩序、社会秩序就很关键了,臣必须服从于君,子必须服从于父,妇必须服从于夫,还有弟必须服从于兄。这些服从关系是无条件的,也不管有理还是无理。按照梁漱溟先生的说法,“就是把社会中的人各就其关系,排定其彼此名分地位,而指明相互间应有之情与义,要他们时时顾名思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关系,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乃仿佛互为他人而存在者”。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天然的长幼以及男女将每个人编入一个等级组织中,然后根据其出生的位置给他课以一辈子不变的责任与义务。不管是成年之前,还是18岁成年之后,甚至儿女、弟弟都六七十岁了,每个人在这个层次秩序中的地位不变,永远是在长者说话时幼者只有听话的分,只能低一等或几等,永远没有自我。这个“孔家店”只有一个目的:保证父母、兄长以及其他长者的投资有回报。从儿女出生开始,通过《三字经》等经典将他们嵌入“孔家店”,扣上“三纲”包袱,让他们任何时候都会因不服长者的意愿而内疚得无地自容。

     不以个人权利,而是以名分与责任界定的等级结构的确让中国社会在2500年中基本保持不变,但这种文化也束缚了中国人的个性,束缚了我们的创造力,使中国2500年里都没能解决温饱。抹杀了个性的超稳定结构之代价是中国长期处于饥饿的边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7445.html

更多阅读

移动互联网的优势 移动的互联网(4)

  这其中支付相当大的业务就应该给银行和电信运营商,而当前国家政策在此领域是模糊的,但在管治条例里也有大致说明,即发行虚拟货币的人不能是从事具体业务的人,如发生该情况就应该予以分离。如腾讯现在就处于一个裁判员和运动员不分

第57节:中国需要一流的经济学家(跋)

系列专题:《经济危机的预测与反思:经济学的香槟》  中国需要一流的经济学家(跋)  自由是一个稀有和脆弱的被培育出来的东西……对自由最大的威胁是权力的集中。  --米尔顿·弗里德曼  政府的职责范围必须具有限度。它的主要作

声明:《中国文化的出路 下载 中国文化的出路(4)》为网友不堪回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