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当中要意识到规模将是相当大的。在二战之后,欧洲整个的重建是一种灾难后的重建;再一个就是中国的香港,在1953年之后,香港政府紧急组织了廉租房的建设。在灾后重建过程当中,全世界所有国家的经验都是比较类似的。 灾后重建房屋和城市规划很重要,对于一个新城的建设,应该选择在能够减少灾害发生几率的地区。第二新城建设应该避免现有的一些大城市病或者小城市病,比如比较缺少劳动机会、就业机会。这些问题应该在新的城市规划当中有所体现。

关于房屋建设,我们有一些传统的错误观念。比如现有城市规划当中一些建筑师,包括规划专家,都在一些问题上进行了妥协,就是允许城市当中出现极高容积率,不利于抗震也不利于交通。实际上我们在提高容积率之后,第一是土地被浪费了,第二就是当我们遇到灾难的时候,高容积率的项目更不利于抗震。 我比较反对开发商以商业开发的模式进行灾区重建的方式,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包括台湾98226;21地震的经验,在几年之后,我们可能有大批的残疾人会依旧在城市里乞讨。台湾的98226;21地震到现在8年多过去了,很多房屋重建依旧还在纸面上,还在图上,很多灾民的重建还没有完成,相当多的比例他们都是依托于商业开发。 我在天津帮助他们规划过一个城市新城,我提出的方案大概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可以完成15万人的新城,我接触到的开发商都很夸大这个方案本身的科学性,但是他们把这个方案的周期调整到10到15年,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把这个方案交到传统的开发模式里面去,至少要5倍以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