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26;12汶川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川渝陕甘多处农区的严重破坏,保持农区稳定、恢复农业生产、重建农民家园是灾后重建工作中的重点之一。 依据地形地貌以及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状况,可以将地震灾区划分为三个类型区。一是震中河谷区,大体从都江堰沿河谷向东北方延伸300多公里到甘肃文县、陕西宁强一带,是岷江、涪江等河流、国道、省道集中的区域,分布着数座县城和数十个乡镇,是人口和基础设施相对集中,生态地质脆弱,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恢复重建的难度大、任务重;二是震中河谷区东南侧的山前平原区,该区属于四川盆地的西北缘,是农业高度发达、村落相当密集、农村社会相对发达的地区,由于房倒屋塌,农田渠系毁坏严重,恢复重建工作量也比较大;三是震中河谷区西北侧山地高原区,这里海拔较高、气候冷凉、人口密度较小,是藏族同胞发展农牧生产的地区,本次受灾程度较小,恢复重建的工作压力不算太大。

在震中河谷区要科学规划农村,适度合并乡镇、村落,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将不适合居住地区的人员异地安置;要本着“粮油-林果-养殖-水产”的顺序恢复生产,对地质条件较为稳定、地块面积较大的农田集中抢农时,抓生产,对坡地果林地块进行评估后恢复生产,杜绝新开果园茶园,对河滩、山坡的农田和水面暂时不要利用,待交通完全恢复、疫情威胁有效控制后再恢复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 对东部山前平原区的建设恢复要以田间道路、渠系为重点,以合理规划新村建设为核心,全面恢复种植、养殖生产。要派遣专家,科学规划,提供服务,协调处理问题,发挥当地群众的主动性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对西部山地高原区要以恢复农牧业生产为重点,对村落和基础设施进行相应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