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星员工传播的三方面准备问题
关键词:媒体传播 企业形象 媒体造星
在每个行业,每天都有不同的热点事件发生,而热点事件总是要伴随着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在相应媒体的评论甚至争论的。
这是工作与生活的时间感觉越来越不够用,而媒体还在创造着新的内容,那些内容对相关的受众而言是资源,在另一些人看来就是垃圾。
虽然如此,被传播的过程对相关的企业与个人来说,就是成为明星与意见领袖的过程。
只要没有到视名利如粪土的程度,几乎没有人可以拒绝成为明星;而即使已经到了行业领导者的程度,也没有任何企业会拒绝成为意见领袖。毕竟名利上的转化会形成良性循环的。
对热点事件的传播是学者与相关从业人员在传播方面的需求,更是要吸引受众关注在内容方面的需求。
媒体传播在造星与意见领袖的过程中,从来都是发挥双刃剑的作用,用得好可以成就英名,用不好却只能伤害自己。其中关键点何在呢?
在本人看来媒体传播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准备是否充足的问题。
首先是在传播之前是否准备好了相关可以依托的人脉资源。
很多事情是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的,是需要在传播之前就编织可以利用的关系网的,遵循“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原则。而所谓“结网”就不单纯是点头之交,甚至只是拥有一张名片,有个称呼,或者是在公众场合握手寒暄,高谈阔论什么大义与责任之类的问题;而应该是经常聊天,甚至是谈论些只与对方的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甚至深入到对方的生活圈子,甚至成为其关系核心的那一类人。对方的一点伤风感冒都了如指掌的。
那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由专人专职甚至是整个部门来处理的事情,更正规的是由专人请外包专业机构来协助处理的。
其次是对那些以及在传播之后所衍生效果的深入关注。
而在参与传播之后,肯定有爱较真的人不断问“为什么呢”“然后呢”“那又怎么样呢”,由此没有深厚的功底与基础做积淀,就会自乱阵脚,那“三板斧”只能带来你一时的威力,却不会带来真正的收益,一个成熟的人会带给别人信任感与安全感,但成熟是基理性的,是要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
既然是衍生层面,就同样是有负面效果的,因此就需要有效应的自我保护机制。因为一旦你参与进了针对热点问题的争论中,固然会得到同一阵营里的人士的支持,同时也会受到对方阵营的力量排挤。在这样的时候对方往往会针对最活跃的份子,在这样的时候,你就需要先行确立自己的立场,进退有度,并有策略地进行执行。
只有充分控制了传播对自己的影响,将负面影响扼杀在摇篮里。才算是有备无患。而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责无旁贷的内功,需要修炼了。那么炉火纯青就是职业主持人与明星专家之间对话的感觉。
第三就是要让自己的名望跟自己的利益挂钩。
自古名利不分家。
通常都会认为,假如你的名不能给你带来利,或者你的利不能带来名的话,都不会有任何价值。
假如你没有在传播之前就开发出带给自己切实收益的产品,你就是在做无用功。假如你是只有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体系,而那样与之相对应的质量保护体系,你的所有传播努力就都是在“赔本赚吆喝”。
“赔本赚吆喝”不是吆喝人的责任,而是吆喝背后的人的责任,因为他没有提供可以卖钱的东西,也不能够主导卖钱的东西的研发与批量生产。如果没有注意控制节奏,那么就是卖到了钱,揣在兜里,心里也不塌实,因为客户没有得到其预期的收益的时候,即使暂时给了你钱,你也是要还给他的。
这也是值得我们向那些在街头卖艺的人学习的。那些卖艺的人都是在站好之后先提出要求,或者站脚助威帮个人场,或者是讨钱来帮个人场。
问题是在人家准备好付钱的时候,你都没有任何东西卖给人家,这就是更可悲的了。
假如你所提供的东西跟你所宣传的点是不同的,人家对你的认知是一个点,你卖给人家的却是另一点,这就是错位的感觉。这也是没有为传播做好准备的表现。
再比如你给人家的感觉是马仔,职位却偏偏是企业老板,可想而知,对方会把对你的蔑视转移到你的机构;相反你给人家的感觉位置很高,职位却是马仔,你还能够指望人家对你的企业有什么好印象吗?
人饰衣马饰鞍。
企业与个人就如人和衣服之间的关系。
问题是传播的应该是人,还是他身上穿的衣服呢!
在笔者看来,对于卖的是创意,卖的是专业水平的服务型公司,就需要塑造明星员工,明星员工就是企业的衣服;企业也需要明星型的员工来为企业贴金。对创业型的企业,应该是个人为企业提供内容的,而企业是要为人来贴金的。这就是成熟型的企业的核心。传播的就是人。
而假如是生产型的企业,卖的是产品,提供的是使用价值,企业品牌形象就是员工的衣服,员工就需要为企业服务。这就是成熟的员工对企业的态度,所以需要传播的就是企业——这件披在人身上的衣服。
贾春宝
2008年4月25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