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税亩 “初税亩”全析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实行过四种基本土地制度:领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户土地所有制、集体土地所有制。

是“初税亩”促成了领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地主土地所有制,领主转变为地主,农奴转变为雇农。

一、“初税亩”之前的社会经济制度

1、西周的社会性质

武王革命,是落后但却仁义的周部落,在奴隶倒戈的响应下,一举摧毁了先进但却残酷的商王朝。奴隶恨透了奴隶制,并且有大功于周,就不能再把他们当奴隶了。周原是氏族公有制,接收商的私有制后,采取了分封制——功臣封地建国,即封建制;奴隶解放为农奴,即农奴制。封建制原本农奴制。

2、领主土地所有制

西周,名义上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即周王所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实质上实行的是(诸侯国)领主土地所有制,层层分封,不允许买卖。卿大夫没有俸禄,只有食邑。“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

 初税亩 “初税亩”全析

3、井田制剥削关系

各诸侯国将每方里土地按“井”字形划作九区,中一区为公田,由八夫(八家)助耕,收获全部缴“公”;余八区为私田,分授八夫作为份地。男子成年授田,老、死还田。“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公田上的收获,原是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但是,正如马克思《资本论》所说:“在时间的进行中,这种公地被军事上宗教上的高官侵夺了。自由农民在公地上从事的劳动,也被他们侵夺了。自由农民在他们的公地上作的劳动,变成他们被公田盗占者作的徭役劳动了。农奴关系就是这样发展的。”

4、严格户籍制度

各封建主(领主)受册封的,不仅土地,而且连同土地上的人口,因此必须严格户口管理。“受民受疆土”。

西周初年,“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数。”

春秋时,齐国“制国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

齐桓公“常以秋岁末之时阅其民,案家人比地,定什伍口数。”

《管子》:“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

5、农奴不允许自由迁徙

农奴有自己的份地、家室、工具,独立经营,祖孙世业,但不允许自由迁徙。《管子》:“是故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内教既成,令勿使迁徙。”

6、自然经济

各庄园自给自足,商业活动很少。《老子》:“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二、“初税亩”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

使用铁制农具后,领主发现,农奴在公田里劳作比在私田里“有所匿其力也”。与其榨取公田里的劳役地租,不如把公田也充作私田,统一收取实物地租。

齐桓公开始实行“均田分力”与“相地衰征”。

2、余亩的产生

领主给予农奴的份地,为一夫百亩。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生产力的进步,各级领主不断开垦土地,并且有瞒报情况。终于,土地不够按丁分配,因此,每户除一个正丁外,“余夫二十五亩”(不缴地租)。

3、地租的抵押与转让

在西周,没有土地买卖的事情,只有个别领主之间以田换马、以人偿田、以田换田的事情。

但是,盐、铁为生活必须品;领主还要享用其他地方的特产。所以,商业活动还是必要的,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而繁盛,部分自由商人发了财。

随着高利贷的发展,无力还债的债务人,将领地的地租抵押以至转让给债权人,甚至农奴也可以抵押份地借债。债权人就是新兴地主的萌芽。

4、领主财政紧张

随着领主生活的腐化,为了扩大财源,春秋时期开始了兼并战争。即“春秋无义战”。这样反而扩大了领主的财政支出,不得不增征军费。“十六井赋戎马一匹,牛一头”。

在战争中,卿大夫们屡屡立功,被国君赏赐更多的食邑,而国君直属的井田及其地租数量却少了,财政更加紧张。

三、“初税亩”的实施

于是,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实行“初税亩”。“初税亩,非正也。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后来,又对井田之外的“余亩”征税。“公田之法,十取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收其一。故哀公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四、“初税亩”的伟大意义

列国纷纷仿效鲁国的“初税亩”,到了秦国商鞅变法时,干脆废除国君对贵族分封、赏赐食邑的制度,而承认通过买卖所获得的土地所有权,直接促成了农奴制向雇农制的进步。

1、废除土地国有制(领主所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地主所有制),允许土地买卖。“废井田,开阡陌”,“田得买卖”。

2、全面开始了国家收税、地主收租。

3、打破庄园(食邑)封锁,建立县乡统一行政。

4、领主变为地主,农奴变为雇农。譬如“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战争,就是地主阶级对于领主阶级的伟大革命,使中国从农奴制进步到雇农制。

楚汉战争,则是对这场革命的挽救——“汉承秦制”。

五、雇农制的先进性

日本直到明治维新时才废藩置县、实行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废除封建身份制度。英国、法国,也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才废除领主特权、实行土地私有制,通过《人权宣言》才把农奴解放为农民。

即,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前,英国、法国、日本实行的是农奴制,中国实行的则是雇农制,这是中国历史的最大特点。

因此,就连马克思,也难以确认中国秦汉开始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只好笼统地划归“亚细亚生产方式”。

这些差异,都是“初税亩”引起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审计局      孙  瑛

笔名:孙悟彻

邮编:255400 

电话:0533—755473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7801.html

更多阅读

初游兴宁熙和湾_胜游梅州 梅州熙和湾

2013年8月7日,晴。是日下午,与友七人,初游兴宁熙和湾,参观在建5A景区。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2011年6月成立,位于广东兴宁市永和镇蓝排村,梅河高速兴宁服务区两侧。产业园由香港熙和湾集团投资兴建,总投资38亿,占地面积11700余亩,目标直指

论“初税亩” 鲁初税亩

此文原载《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摘要:“初税亩”的内容,不是如过去论者所认为的公田私田一律取税,而是局限于私田中的休耕田与非休耕田一律取税。初税亩改变了过去只征收井田中不易之田每夫百亩的税制,结束了附着于私田上的土地休耕

声明:《初税亩 “初税亩”全析》为网友冰泪紫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