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的度量问题,人们着重于研究绝对贫困的定量分析。目前,我国沿用传统上识别绝对贫困的基本物质“食不饱暖,衣不遮体,房不挡风雨”之标准。
贫困线的具体度量方法有三种:
其一,食物能量法。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维持人们生存的热量标准为每人每天 2100大卡这个界限,当热量达到这个界限时所需的收入即可作为贫困与非贫困的分界线。收入水平在这一分界线以下则为贫困,收入水平在这一分界线及其以上则为非贫困。
其二,食物份额法。先列出食物清单,然后计算食物贫困与非贫困分界线,再除以贫困人口的恩格尔系数,则可得到贫困与非贫困的分界线。
其三,马丁法。马丁是美国一位研究贫困问题的专家。他提出可计算两条贫困线:一条是“低的”贫困线,即食物贫困线加上最基本的非食物必需品支出;一条是“高的”贫困线,是那些达到食物贫困线的一般居民的支出。
第一种方法仅仅靠热量消费情况与收入回归计算,虽理论性较强,但缺乏实践基础,是最粗略的,它把人们的吃、穿、住、用等最低需求仅仅浓缩到一个“吃”的标准上。而且,所建立的函数关系式毕竟是理论上的计算,在模型选择上主观性很强,计算结果会随函数选择的变化而变化,具有不稳定性。
第二种方法由于贫困人口的恩格尔系数会随着各个地区生活方式、消费结构、消费偏好取向的差异而变化,具有不可比性。
第三种方法计算结果虽然比前两种方法要科学得多,但对于社会来讲,两条贫困线会使人们如坠入云雾之中,难以理解和操作。
地区贫困的广度和深度变动的度量,目前世界上较先进的方法有三种:即贫困发生率、贫困差距率(或贫困缺口率)、极端贫困率。贫困发生率是指贫困人口占全部总人口的比率,它反映地区贫困的广度;贫困差距率是指贫困人口收入低于贫困线的程度以及贫困程度减轻或加重的状态,它反映贫困深度及其变动态势;极端贫困率是指极端贫困人口占全部贫困人口的比率及其上升或下降状态,它反映地区贫困的尖锐性和严重性及其运动变化趋势。
上述关于度量地区贫困的广度与深度变动的“三种”方法,与其单独使用,倒不如综合运用为好。因为这三种方法并非从同一层面或同一角度而提出的,而是从三个不同层面或三个不同角度来考察反映的,三个指标对地区贫困的程度可以作出具有互补作用的反映,综合运用可以更完整地反映出一个地区的贫困程度(包括广度和深度及其运动变化趋势)。
我们认为,度量贫困程度及其变化程度的关键和难点在于:一是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社会公认的基本物质(或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准;二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将社会公认的基本物质(或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准;三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将社会公认的基本物质(或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准转换成与之相对应的物质资料价值量。 关于社会公认的基本物质(或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准的确定问题,应该把握好三点:一是内容要全面、完整,不能偏废。应该从吃、穿、住以及文化生活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二是选择调整评价的样本要科学合理。既要有专家学者、基层实际领导工作人员、更要有被评价者的自身观点,并且被评价者中的低生活水平人员的自身观点,在全部评价样本中要占多数。三是评价的物质资料价值量应当包括历年结存积累起来的物质资料价值量和当年获得的物质资料价值量,历年结存积累起来的物质资料价值量应当按当年价格计算。
下面,我们根据本章提出的关于贫困的定义,来研究绝对贫困及其运动性态的定量分析方法:
判断一个家庭(地区)是否贫困的定量方法
1、P1=M—M′
式中,M′表示贫困与非贫困分界线,M表示家庭(地区)人均所享有的物质资料,P1 表示家庭(地区)人均享有的物质资料同贫困与非贫困分界线之差的差值。当差值P1≥0 时,表明该家庭(地区)为非贫困家庭(地区);当差值P1<0时,则表明该家庭(地区)为贫困家庭(地区)。
2、判断一个家庭(地区)贫困深度的定量方法
P2=(M′—M)/M×100%
P3=L2/ L1×100%
式中,P2表示家庭(地区)人均享有的物质资料同贫困与非贫困分界线之比的差值率,P3的值越大,表明家庭(地区)越贫困。L1表示地区处于贫困状态的人口数,L2表示该地区处于极贫困状态的人口数,P3表示贫困人口中属于极贫困人口的比率。P3的值越大,表明该地区贫困状况越严重,越尖锐。极贫困线可以根据P2的某一水平确定(例如P3 ≤60%则为极贫困家庭或人口)。
3、判断一个贫困广度的定量方法
P4=(∑Li)/L×100%
式中,L表示某一地区的人口总数;Li 表示该地区生活水平处于i档贫困状态的人口数,∑ Li 则表示该地区的贫困人口总数,P4表示该地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P4的值越大,表明该地区贫困人口的覆盖面越大,贫困程度也越严重。
4、判断家庭(地区)贫困运行性态的定量方法:
(1)家庭贫困运行性态分析方法
q1=(P20—P2t)/ P20×100%
式中,P20 表示基期家庭贫困程度,P2t表示报告期家庭贫困程度,q1表示家庭贫困程度降低率。q1>0,表示该家庭贫困程度的降低,数值越大,说明家庭贫困程度的降幅越大;q1=0 ,表示该家庭贫困程度不变;q1<0,表明该家庭贫困程度在加大。
(2)地区贫困运行性态分析方法
A .地区贫困广度演变态势分析
q2=(P40—P4t)/ P40×100%
式中,P40表示基期地区贫困广度,P4t表示报告期地区贫困广度,q2表示地区贫困广度降低率。q2>0,表明该地区贫困广度在缩小,数值越大,说明该地区贫困广度的缩小也越大;q1=0,表明该地区贫困广度不变;q1<0 ,表明该地区贫困广度在加大。
B .地区脱贫速度分析
q3=(L0t—L0)/ L0×100%
式中L0表示基期地区贫困人口数,L0t表示报告期地区贫困人口数(亦即基期贫困人口数加上这期间新产生的贫困人口数,再减减这期间已脱贫的人口数)。q3的值大于0,表明该地区贫困人口减少,数值越大,该地区的脱贫步伐也越快。
C .地区贫困深度演变态势分析
q4=(P20—P2t)/ P20×100%
式中,P20表示基期地区贫困程度,P2t表示报告期地区贫困程度,q4表示地区贫困程度的降低率。 q4>0,表明该地区贫困程度降低,数值越大,说明地区贫困程度的降幅越大;q4<0,表明该地区贫困程度在加大。 总之,进行贫困问题的定量分析,一方面是为了正确、及时、完整地反映贫困的过去和现状以及脱贫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定量分析来提示脱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及其运动变化规律,以便更好地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进一步提高脱贫工作效果。因此,必须重视加强和改善贫困及其运行性态的定量统计和综合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