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精英阶层 大学生何曾自诩社会精英?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在回答有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记者提问时,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如是说。他同时说明,高校扩招与目前毕业生就业难并无必然联系。(5月22日《新京报》)

 

“大学生应定位为普通劳动者”,这句话本来没有问题,因为事实上并不存在什么“特殊劳动者”的说法。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在合法的前提下,都是社会机器整体中有用的螺丝钉,都是“普通劳动者”。但是,此处的“普通劳动者”,意义显然已经发生转移,而是代指“低薪水的、低社会地位的”之类。基于这样的理解,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语境下,教育部官员口中的“大学生应定位为普通劳动者”,可谓字字渗透着残忍。

 

“高不成低不就”常常被人们“站着说话不腰疼”地用来形容大学生就业难,并视其为主要原因。我不否认有类似现象的存在,但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局面下,这样的“主要原因”无疑是越来越站不住脚了。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一个月仅拿不到千元的薪水,应聘者却排成老长的队,试问这也叫“高”吗?接受这样的岗位,难道还不算“普通劳动者”吗?如果“普通劳动者”与“特殊劳动者”的分界线就是这样的工资水平,那大学生实在是不能定位为“普通劳动者”的,因为那根本无法养活自己;同时,知识的价值已经无从体现,乃至完全被否定,“普通劳动者”与纯粹的“体力劳动者”无异,这不是大学教育彻底失败的显著标志,又能是什么?

 

显而易见,现在的大学生远没有教育部官员想像的那么清高,以“大学生自诩社会精英”这种老掉牙的理由来解释大学生就业难,好比用秦始皇时代的“焚书坑儒”来解释今天的人口素质问题,如果不是惯性的托词,那只能是恶意的诬赖。

 

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困局与这些年声势浩大的高校扩招运动直接相关,与以“拉动内需”为直接目的的教育产业化紧密相连,这不是一句“说明”就可以矢口否认掉的。高收费加上大扩招,让学校越来越像“学店”,赚个盆满钵满成为主要追求,教育质量的下滑却可以置之不顾。大扩招让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减少,高收费让大学生的债务压力加大——5月2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说,银行追还助学贷款已经进入诉讼时代。

 

与教育部和高校只需要“就业率”不同,一方面大学生固然需要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大学生更需要就业岗位能够养活自己,能够偿还读书债务——我想,所谓“普通劳动者”的最低待遇底线就应该定在这里。低于此,我们怎么忍心再去苛刻地要求大学生降低就业标准,并以非如此这般就是“自诩社会精英”来无情地嘲讽他们?

 

再说了,贵族式的大学收费却只能培养出连自己都养不活的“普通劳动者”,难道不是对高等教育现状的极大讽刺?如果教育部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仅满足于都去疯抢体力劳动者的岗位,岂不是在自证“读书无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7879.html

更多阅读

在校大学生创业要注意什么? 在校大学生创业贷款

在校大学生创业要注意什么?——简介 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校内期间,都开始尝试创业了。一方面,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很多,另一方面,年轻气盛,激情飞扬。谁不想在大学期间创造一些奇迹呢?但是创业不是考试,好好准备了,基本上就会有一个不错的结果。那

山西“挖眼伯母”暴露了社会什么? 山西临汾挖眼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备受社会关注的“8·24山西6岁男童被重伤双眼案”告破。目前警方已经确认男童伯母涉案,当地警方将于近期向社会公布案情。2013年8月24日19时许,山西省汾西县发生一起伤害儿童的恶性案件,一名正在家门口玩耍的6岁男童斌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IT精英?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律师

在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年代,如果说什么职业前途好,薪资高,有发展,IT精英肯定是所有人的梦想。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IT精英呢,大学的专业里面也没有哪个专业叫做IT精英培养专业,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混合性人才”。沟通与倾听———

声明:《社会精英阶层 大学生何曾自诩社会精英?》为网友我是谁的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