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黄花大道建设工程 渠县,一地黄花香中国



 清道光年间渠县望江、清溪、屏西、青龙一带盛产黄花,采摘时节,客商云集,一派繁荣。上世纪八十年代,渠县黄花种植面积曾达到历史顶峰。渠县黄花曾在泰国曼谷举办的“93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上荣获金奖。早在新石器时期,渠县这片土地便有了人类活动。殷商时期人在土溪镇城坝村建立了国都城,公元前314年设置宕渠县,还曾建置郡、州治地,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川东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渠县人民创造的《巴渝舞》、《竹枝歌》、彩亭、耍锣、花园歌、竹编等民族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六处七尊汉阙为国家级文物,其数量居全国之首,城坝遗址的汉砖、汉井,南宋礼义城的雄姿、清代文庙的建筑风格,龙潭景区的自然风光,古往今来曾吸引过无数的文人墨客前来旅游观光,也曾孕育出了先秦早期著作家鹃冠子,东汉车骑将军冯绲、蜀国镇北大将王平、大成国皇帝李雄、宋代经术学者黎锌、清代守护台湾的副将王万邦、著述颇丰的翰林学士贾秉钟等一大批不凡的历史人物。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习惯称渠县为农业大县。但,一个叫邓瑜华的人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渠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理当姓“工”。

  邓瑜华说了,也去做了。

  邓瑜华,2006年履新渠县县委书记。

川东第一

aihuau.com

  渠县有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襄渝干线铁路纵贯县境南北62公里,达成铁路横跨东西36公里,县内11个火车站就有2个快车客站,加上283公里渠江航道和以国道318线、省道营渠路、县、乡标美路为主干的公路网,四通八达,完善的水陆路已构成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渠县资源富足,物产丰盛,矿产资源居川东之首。现已探明矿产资源22种。特别是钾、钠、钙、锯四种盐矿资源储量丰、品位高、钠盐分布750平方公里,储量1050亿吨,为四川最大的岩盐矿体;钾矿(杂卤石)分布0.33平方公里,储量925.7万吨,为全国罕见;石膏储量116亿吨;石灰石储量12亿吨,是全国三大钙矿之一;新近探明的锯盐矿(天青石、磷铝矿),储量丰富,可供工业开采。在渠县,有300种生物资源、302万亩土地资源、8亿立方米水资源、18万千瓦水能资源、80万适龄劳动力资源,有物资集散辐射川东北10余个县市的市场资源以及被誉为“中国田纳西”的渠江流域沿岸景观和龙潭、柏林水库自然风景区等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前景甚佳。华蓥山发电厂2×30万千瓦技改工程完成后,将成为四川七大电源之一和川东地区最大的电煤基地。

  这里是国家商品粮、商品猪、黄花出口生产基地县和四川省柑桔、油菜、红粮基地县。渠县是四川省农业大县之一,盛产稻谷、小麦、生猪、柑桔、蚕桑等,其中8项已开发建设成为国家和四川省的商品生产基地。特产七蕊黄花为全国黄花上品,2003年渠县黄花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和标准化安全农作物,产量居四川省之首,属国家出口免检产品,美称 “中国黄花之乡”。

  工业以酒、建材、化工、冶金、食品、能源、轻纺、机电等为骨干,已有60余个产品获省级以上优质产品奖。蒙山特曲、红高粱酒、土溪小曲、蓝盾啤酒和三汇特醋饮誉省内外,素有“酒乡醋庄”之称。“川江牌”普型铸石为国家银质奖产品。瓷胎工艺数百个品种畅销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盐化工、皮革加工等新兴产业正在崛起,商业设施齐备,各类市场购销两旺为物资流通提供了有效保障。

威名已响300年

  宕渠美景六月天,又闻遍地黄花香。2008年6月18日上午9时,首届中国渠县“黄花节”启动仪式在四川渠县望江乡武坪村隆重开幕!现场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人流涌动,欢声笑语,礼炮声、掌声、喝彩声响彻云霄……

  2007年底,渠县正式被誉名为“中国黄花之乡”后,为充分打造黄花品牌,利用地方优势资源,筑巢引凤,壮大产业,培育骨干,打造地方优势产业品牌,促进现代农业、特色旅游产业新跨越,加大对外宣传,吸引外资,推动渠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渠县县委、县政府举办的此次中国渠县黄花节,以花为媒,宣传渠县,推动旅游发展,促进招商引资。“黄花节”以“黄花之乡,魅力渠县”为活动主线,建立优质资源圃20亩,抓好2万钵黄花钵栽管理,建立“武坪早”黄花母本园10亩开展黄花品种试验,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方法,鼓励花农新植黄花,改造黄花老龄蔸,在全县19个乡镇156个村新植黄花面积达5万亩,年产鲜花3.5万吨,成品花5000吨,年产值达15000万元。其中以望江、清溪、屏西、青龙为重点的核心区连片种植面积近2万亩,年产鲜花1.6万吨,干花2200吨,年产值7000万元。截止目前黄花种植规模已发展到全县30个乡镇226个村。

 渠县黄花大道建设工程 渠县,一地黄花香中国
  渠县种植黄花已有300多年历史。据《渠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渠县望江、清溪、屏西、青龙一带盛产黄花,采摘时节,客商云集,一派繁荣。上世纪八十年代,渠县黄花种植面积曾达到历史顶峰。渠县黄花曾在泰国曼谷举办的“93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上荣获金奖。为将黄花产业发展成渠县的特色优势产业,渠县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渠县黄花开发领导小组”,将黄花产业列入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骨干项目和“七个一”工程项目中,并拨出专款,用于黄花的研究、生产、开发。为培育黄花新品种,该县从本地和湖南祁东、邵东等地收集了15个品种进行试种和研究。先后在清溪、望江、三板等地逐步建立起10000亩无公害优质黄花生产基地和黄花母本园种苗基地、新品种选育资源圃。选育出了“武坪早”、“渠县花”、“湖南花”等早、中、晚多个优质新品种。同时,组织黄花技术专家编写《黄花无公害栽培技术》、《渠县黄花技术要点》等技术资料。县农业技术人员采取办培训班、开技术交流会、上门服务、田间地头技术指导的方式向农户传授黄花种植新技术。全县黄花的产业辐射到30多个乡镇,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5万余亩,总产7500吨,年产值近2亿元。渠县黄花由此向产业化规模化迈进。

  为打响“渠县黄花”品牌,让黄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渠县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一方面与西南大学进行科研合作,加强黄花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狠抓龙头企业的培育,目前,全县已发展了四家黄花深加工企业。四川宕府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今年,该公司投入220多万元引进了一套黄花深加工设备,并与西南大学联合研制出了一种脱水免蒸保鲜黄花加工新技术。记者在该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从原料清理到蒸汽灭酶、脱毒、包装,只用了10分钟就完成了整个过程。公司负责人张清平介绍说,渠县黄花精深加工分为两期工程,一期保鲜贮藏四季黄花、即食黄花、干制黄花等10余个品种;二期工程冻干黄花、黄花保健品、黄花汤等16个品种。通过此保鲜技术处理的黄花保持黄花嫩绿色,非常接近烫、漂鲜黄花的品质,且产品能保质6个月以上,该技术和产品均是国内首创。

从板块到线路

  在渠县县委召开的第十一届八次全委会议上,该县把旅游产业首次纳入全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把AAAA星级旅游宾馆建设和县旅游局所属的省级龙潭汉阙风景区创AAAA级旅游区工作列为县委、县政府的十件大事来抓,着力推进渠县旅游事业新跨越。

  他们根据该县旅游资源丰富,景源奇特,开发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积极推进全县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把推动旅游发展的工作方法由“板块推进”转移到“线路引导”上来,以旅游线路规划建设为抓手,及时制定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拟在未来五年内构建一个以县城为中心的旅游集散中心;打造出以省级龙潭风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国家重点文物-汉阙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两大旅游亮点;建好龙潭观光游、汉阙揽胜游;特色乡村休闲游三条旅游线,着力推动全县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改农姓工

  2007年,渠县第二产业增加值达25.81亿元,全县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34.4:35.9:29.7,长期以来第一产业占GDP大头的局面终于被打破。

  解读渠县县域经济最近几年的发展,就是在解读一部渠县工业的成长壮大史。

  以“工业强县”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渠县,这个直到本世纪初,还一直戴着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贫困大县三大帽子的区域,在短短几年内启动工业引擎带动县域经济的大飞跃,一个县域经济曾经长期倚重第一产业发展的农业大县,工业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我来到渠县时,所有人都告诉我渠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县里各项经济工作也都长期围绕着农业在运转。”邓瑜华说。2006年,邓瑜华走马上任时,渠县姓“农”,农业大县是他听到的关于渠县县域经济的第一个定语。

  渠县姓“农”,一点不假:渠县是国家商品粮、生猪生产基地县,是中国黄花之乡,“粮、油、花、果、菜”五大产业远近驰名。可就是这农业,在解决完农民温饱问题后,其作用似乎并没有再凸显出来。2005年,渠县工业经济在全市7个县(区)里位居第6位,也就是倒数第二名。

  “工业强,竞争力才强;工业强,财力才强;工业强,发展才有希望。”经过反复地调研,从县情、资源、经济特色做出客观分析后,邓瑜华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认识:只有工业才是实现财政增收的主要渠道,才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

  发展工业,渠县有着明显的优势:渠县煤炭的工业储量3932万吨,石膏储量1亿吨,石灰石储量12亿吨,钾盐储量562.68万吨,钠盐储量1050亿吨,而且品位都高,极具工业开发价值;渠县重点产业支柱作用凸显,初步形成了煤电、食品加工、建材、盐化、冶金五大产业链条;渠县项目储备充分,现已储备项目93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有40个,投资上亿元的项目有14个,这些大企业的入驻,为渠县工业的一朝“薄发”,积聚了强大的“势能”。

  现实给了渠县唯一的选择,只有发展工业,才能使渠县的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

  2007年11月29日,在渠县县委十一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渠县提出了建成“达州新兴工业强县”的奋斗目标,即到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全市前二位,达35%以上,总量升位居全市前三位,力争工业增加值达45亿元以上。至此,渠县迈出的脚步最终定格在工业强县上,渠县的发展思路从混沌走向了清晰。

  “渠县要从一个几十年的传统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型,关键在于突破‘农业大县’的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只要牢牢牵住了‘工业’这个县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渠县就能实现一个农业大县的精彩转身。”邓瑜华说。

  目标既定,渠县工业如何发力,“工业强县”将以什么为抓手,成为摆在渠县县委、县政府面前的新课题。

  “渠县确立了工业强县战略之后,我们主要分为四大块来实施。”邓瑜华告诉记者,建设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培育大产业、发展大企业;强化服务,优化环境成为“工业强县”发展思路背后的强力支点。

  渠县把工业集中区看作是促进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2007年,渠县正式建立工业创业园,规划面积20.58平方公里,集中区内将以食品加工业、化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物流业、制造业等七大产业集群,全面替代传统工业产业。力争通过3-5年时间,使集中区内入住规模以上企业50家以上,把集中区打造成为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区、优势产业聚集区、关联产业发展区、品牌产品生产区、名牌产品打造区。

  培育大产业、发展大企业,就是依托渠县富足的农产品,水电、火电,石膏、石灰石,盐卤资源,深度发展农产品加工、煤电、建材、盐化工四大产业集群,以产业的大发展推进工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

  如果说围绕工业集中区和培育大产业做文章是渠县在点上寻求经济突破的话,那么强化服务,优化环境,则是在面上的积聚与蓄势。

  该县出台的《促进工业发展十条措施》、《民营经济发展八条措施》、《乡镇全面发展二十条措施》等扶持政策,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以谋求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2006年,渠县工业经济一下跃居到全市前三位。2007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25.81亿元,同比增长2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8.56亿元,同比增长34.1%。

  “渠县目前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的启动时期,它就像一辆行驶在茫茫大漠的汽车,只要方向正确,终究会找到突围之路。”邓瑜华说。

  目前,渠县正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确立“优化环境、扩大开放、调整结构、提前翻番”的发展战略以及建设“酒乡醋庄化工城、粮仓鱼都蚕果县”的奋斗目标,广开大门,笑迎四海宾朋。

资料链接

渠县备份

  渠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是达州市的南大门,幅员面积2013平方公里,辖60个乡镇,136万人。是达州市第一人口大县。全县以山地丘陵为主,有“三山三水四分田”之称,属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最具发展潜力、人口超过百万的6个丘区大县之一。渠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商朝曾建“贵国”,春秋战国时为“宗国都”,秦始置“宕渠县”。公元1376年改称“渠县”,今有“黄国都遗址”、“汉阙”、三国古战场“八蒙山”等数十余处文化古迹,尤以6处7尊“汉阙”称冠中华。这片灵山秀水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享有中国汉阙之乡、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中国黄花之乡的称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7924.html

更多阅读

公路建设工程审计工作之浅见 公路工程结算审计

公路建设工程审计工作之浅见2007-12-3 13:14 《交通财会》·路秋萍 【大 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一、审计内容  (一)财务收支审计  1.资金来源:国家、地方、企业及向国外银行贷款等。  2.资金的落实:是否按年度计划

北京市建设工程信息网 北京市工程交易信息网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总承包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浅析2010-9-20竣工结算阶段是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全面考核投资控制效果好坏的重要环节,也是建设单位控制建设投资的最终环节和关键环节。在此阶段,严格把关,依据总承包

声明:《渠县黄花大道建设工程 渠县,一地黄花香中国》为网友纵逝的黄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