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是一項複雜、繁瑣的系統工程,由於經驗不足、準備不充分或執行不到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烏龍”事件,輕者鬧出笑話、尷尬,重者影響培訓效果,甚至使一場培訓難於為繼。現將初入行時經歷的或遇到的九次“烏龍”事件公佈於眾,供新老朋友借鑒。一、課前5分鐘,學員到齊了,內部講師遲遲未到。一打電話,還在外推杯換盞地應酬。原來講師對一天前的上課通知早已拋於腦後。教訓:有道是“貴人多忘事”。雖然不用千叮嚀,萬囑咐,但是上課前一小時或30分鐘對講師的再次確認必不可少。二、董事長參加的看碟片培訓,興致勃勃之際,碟片放到三分之二時螢幕顯示為無聲電影了。原因為:碟片內容是在互聯網上下載,在刻錄過程中格式轉化失敗。在試看時,只看了前約二分之一。aihuau.com教訓:虎頭蛇尾哪能有完美的結局。三、在臺式機上做好的PPT課件,在臨時借來的筆記本上播放時,多處出現#@?~!等亂碼。原因:兩台電腦輸入法有差異,有些字體不能識別。教訓:《孫子兵法》有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臨時抱佛腳,當然難免紕漏百出。四、為使課件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特在PPT課件上鏈結了音樂、flash動畫。上課在播放時,系統彈出“powerpoint無法找到或啟動XXX檔”。原因:課件在從臺式機copy到筆記本時,只移動了PPT課件而沒有移動源鏈結檔。教訓:拖泥帶水,丟三落四的壞習慣要徹底摒棄。最好的辦法是課前模擬演習,才能做到萬無一失。五、為使課程更貼合生產實際,特用DV拍攝了視頻插入PPT。在上課播放時,卻無法播放。後查明原因為:筆記本電腦內播放器的插件版本偏低。教訓:人有水土不服,電腦也一樣。想當然的沒問題說不準就會有問題。六、總經理親自上課,特別交待要將上課實況用DV錄製下來,並刻成VCD保存。拍攝完成後在電腦上一播放,黑漆漆的一片,幾乎是什麼也看不見。原因:DV上有一個增強亮度的按鈕忘記打開了(或者初次使用DV不知道有此功能。DV的LCD顯示亮度與電腦播放亮度是有差異的),當然也有教室燈光過暗的原因。教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器材的任何一個部件的瞭解都不可小觑。七、最尷尬的事課間休息,為尋找一份文檔,一不小心打開一個叫“新資料夾”的文件夾,霎時不堪入目的照片躍然螢幕之上。尷尬自不用說,講師說了句:“不好意思啦!”沒想到有位學員接著回應:“誰的電腦沒這些!”真是理解萬歲!(說明:電腦不是講師本人的。)教訓:林黛玉初進賈府,知道比自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雖然講師不必像林妹妹那樣謹小慎微,但是也應懂得陌生的地方或環境不可貿然擅闖,隨處都有地雷和陷阱。八、不亞於第七點的尷尬課間休息,講師去上洗手間,頓時教室裏的音響出現了稀裏嘩啦的流水聲。學員初以為是在放什麼高山流水的音樂,等學員幡然醒悟,不禁啞然失笑。還好,講師真的只是洗了手而已。教訓:大家還記得葛優演的那部電影—《手機》嗎?科技是把雙刃劍。先進的擴音、錄音設備能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可能帶來不經意的傷害。九、列寧和衛兵的故事

培訓開始十分鐘,進來一位中年男子在前排坐了下來。培訓助理走過去說:“您遲到了,請到那邊簽一下名。”“我只是來看看!”“公司有規定,參加培訓要簽名的…”旁邊一位經理級的學習馬上提示:“他是董事長!”暈,簡直是列寧和衛兵的故事的翻版。教訓:其實不算是教訓。如果你不認識老闆的話,下次還有機會,請再上演一次,說不定還會因禍得福得到老闆的嘉獎呢!“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願廣大從事培訓的朋友們多一份細心,少一份尷尬。“亡羊補牢,未為晚也。”“烏龍”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從中吸取經驗教訓而繼續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