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也知道用“因为农民缺少权力,所以我们在高速增长”来作为描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似乎有些极端,但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标题来形容现在的感觉。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似乎成为了国人的骄傲,也成为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榜样。这其中原因无疑是复杂的,固定资产投资驱动,大量剩余劳动力,出口导向型的政策等等。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或许为大家所忽视了,或者只是简单的当成了伴随的现象,那就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缺少权力,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带来了经济数字上的高速增长。笔者从中印两国的一个简单比较定性的说明一下这个问题。
在近期的《财经》上刊登了南通实行农民集中居住的事,政府要征用4000多亩土地,建设“都市产业园”,强行让农民在房屋拆迁协议书上签字,拒绝签字的则断水断电。由于农民集中居住区还没有建成,很多已经被迫拆迁了的农民住在被他们称为“集中营”的过渡房里,补偿费用则要等到购买农民小区安置房时才能结算,而且购买后的房子居然不能上市交易。虽然这是南通市的具体做法,但是反映的本质和其它地区的一样的,就是农民的权力在所谓的现代化进程中被剥夺,相信这些并不为大家所陌生。
我们的邻国印度,经常被用来和中国作比较,解放前印度的国民收入是中国的一倍,但现在反过来我们是他们的一倍,够骄傲的吧!今年二月印度通过了经济特区法案,想学习中国通过提供税收优惠等手段引进外资投资,结果怎样呢,印度的267个经济特区项目平均占地面积仅4.2平方公里,有133个项目占地不足1平方公里。原因除了本身人口密度高以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印度的民主制度。印度的该项政策自出世以来就遭到了反对,国大党主席尼娅8226;甘地更是猛烈的抨击,农民正因为经济特区而毫无必要的失去家园,虽然现在印度当局仍然在采取补救措施,但是这项计划在外界开来越发显得带有血腥色彩。
两个简单的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我国地方政府面对弱势的农民群体,采取的是强制征地的措施,除了弱小的农民微弱反抗外,进展的相当的顺利,就这样以极低的交易成本和极高的效率征得了土地。可想而知,4000多亩土地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建成后的规模效应怎能不引起经济数字指标的漂亮增长。而印度政府似乎没有中国那么“幸运”,这样的政策一出来就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以致于被外界看成是带上了血腥的色彩,谈什么指标的漂亮增长。(印度的经济增长虽然没有中国那么高,但是外界普遍认为更为合理,更为可持续)
显然,最弱势的农民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牺牲者。近些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呼声越来越高,各项支持三农的政策不停出台。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农民的权益不再受到侵害,南通的事情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在上演,而且打的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牌子。政府行动的利益动机并没有任何改变,依然是想尽办法保持漂亮的经济指标,而现在这种主要依靠固定投资拉动的模式必然会或多或少的侵犯农民的权益。
如何能让农民的权益不再受到侵犯?恐怕在短期内找不出办法。只能期待社会更多地关注三农,给与农民更多的自由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