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自由与创新
在日趋复杂的信息时代,系统首重的一个词恐怕就是“控制”了。新闻媒体因其“公器”的特性,一有差错,不仅伤及自身,更是造成公害,所以“控制”尤显重要。
大凡控制,皆自上而下,“自我控制”实为自律,不在此列。高明者居上,自然有理控制下面。但高明者不太可能永远高明,——且不论在上者并不高明的可能性——何以给下面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便是控制之度的问题了。只有留下自由空间,方有创新的出现,而创新,往往又更多地来自于为数最广的下层动力。试看当今的经济组织,标准化的车间已被极具个性化的工作室掠去许多风头,只因后者更自由、更富创新性。
诚然,新闻媒体不可能如商界的工作室一般自由,但仍需一手控制,一手营造自由创新的空间。对如何让记者的才华得到尽可能释放的考虑,应优先于对如何防止其出差错的提防。控制只能是设一个防错底线,往上走,则应是鼓励与奖励。
几年前的北京青年报有“郑直报道”专版,专为其优秀记者郑直而设,名报力推名记,名记为名报长脸,开一时风气。现有南京日报的“申赋渔特稿”,近于此举,俱可借鉴。只是此两者都为部门所属,规格不如一些国外名报的专栏作家高,后者直属报社主编领导,对自己的专栏的具体问题有近于全权处置的权力。国外名报内部层级之密与控制之严不会亚于国内,而常规管理之外的专栏作家可谓其灵活性的典型设置。
另,大连日报对重点报道题材设有“工作室制”,其灵活性还高于一般的机动记者部或特稿部,敢破常规,也在此一提,以供同行参考。
200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