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的前途
去年某日,与马少华先生聊天,这“天”就是时评之“天”,对于时评充塞天下的现象,我们都亦喜亦忧,喜其兴旺,忧其泛滥。但相形之下,马先生要乐观一些,对时评之敝也掐得准一些。他从中国青年报做评论员转到人民大学教评论,既然要教,自然也有理论上的一套,其总论为“评论即判断”,当下时评之大敝则为“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
通俗地讲,价值判断就是“该怎么着”,事实判断即“是怎么着”,新闻评论要以“就事论事”为逻辑起点,不能空讲大道理。而当下的评论,尤其是时评,多流于义理的考析,而失于事实的精辨,像做论文,而非“新闻”评论。更有些高人,一天能出手三五篇,只因手里扣着好几顶高帽,粗看一眼事实,大致估摸一下,便扣上一顶,倒是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于是才有发表的机会,以致泛滥起来。
所以,有幽默且聪明者,提出设计一套“时评软件”,必可发大财。事先分门别类,并生产各种型号的时评配件以备组装。只要是件事,总可归入某个类型,只要可归类,便可给其穿靴戴帽,出去亮相时还不至于丢丑。不知此软件开发出来没有,若有,则时评家幸甚,而时评不幸亦甚。
以上终究还是就着马先生的观点来讲的,我想补充的是,老老实实地从事实判断到价值判断评开去,虽属正道,但也不甚难,且仍有流于程式化的可能。我认为真正有创造性的评论既不能停留于既有的事实身上,也不能受制于流行的义理倾向,真正有创造力的评论者不仅能洞见事实的真伪粗细,还能看出事实的走向,敢于作出预测、提出建议,不仅要深悉当下的价值取向,还可做到不同流俗,敢于“拔乱反正”,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这才是评论不同于报道的价值所在,才是其前途所系。
200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