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在台湾的评论 评论的前途



评论的前途

去年某日,与马少华先生聊天,这“天”就是时评之“天”,对于时评充塞天下的现象,我们都亦喜亦忧,喜其兴旺,忧其泛滥。但相形之下,马先生要乐观一些,对时评之敝也掐得准一些。他从中国青年报做评论员转到人民大学教评论,既然要教,自然也有理论上的一套,其总论为“评论即判断”,当下时评之大敝则为“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

通俗地讲,价值判断就是“该怎么着”,事实判断即“是怎么着”,新闻评论要以“就事论事”为逻辑起点,不能空讲大道理。而当下的评论,尤其是时评,多流于义理的考析,而失于事实的精辨,像做论文,而非“新闻”评论。更有些高人,一天能出手三五篇,只因手里扣着好几顶高帽,粗看一眼事实,大致估摸一下,便扣上一顶,倒是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于是才有发表的机会,以致泛滥起来。

所以,有幽默且聪明者,提出设计一套“时评软件”,必可发大财。事先分门别类,并生产各种型号的时评配件以备组装。只要是件事,总可归入某个类型,只要可归类,便可给其穿靴戴帽,出去亮相时还不至于丢丑。不知此软件开发出来没有,若有,则时评家幸甚,而时评不幸亦甚。

以上终究还是就着马先生的观点来讲的,我想补充的是,老老实实地从事实判断到价值判断评开去,虽属正道,但也不甚难,且仍有流于程式化的可能。我认为真正有创造性的评论既不能停留于既有的事实身上,也不能受制于流行的义理倾向,真正有创造力的评论者不仅能洞见事实的真伪粗细,还能看出事实的走向,敢于作出预测、提出建议,不仅要深悉当下的价值取向,还可做到不同流俗,敢于“拔乱反正”,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这才是评论不同于报道的价值所在,才是其前途所系。

2004.7.28

 那年那兔在台湾的评论 评论的前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8494.html

更多阅读

中共在台湾的最后一个间谍 大陆潜伏台湾的间谍

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原载于《红广角》,作者:梁铧,原题:建国后 潜伏台湾牺牲的中共地下党员梁铮卿,本文系节选。1947年,广西“六二”大游行,爱国民主运动达到高潮,引起了国民党的极大仇视和恐慌。为了镇压爱国民主运动,桂系当局制造了七

那年那兔那些事5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11.5

中华复兴的历程(5)(2013-04-25)【兔子的黑色档案70】那年,傻大木被吊起来了,大胡子骆驼也被打得东躲西藏,曾经的好基友们纷纷跪倒在鹰酱的石榴裙下,卡大佐怂了,特么的现在就剩个鳄鱼和我了,我还是赶紧的向鹰酱抛媚眼吧,不然回过头被收拾的就

性别那些事。 那年那兔那些事

之前有个黑来质问我性别的时候,我说4月15号左右会公布一个长微博,说一下关于性别的事情。之后因为一直有工作上的事情,又连着接待了几个朋友,并且我在有他人在的环境里无法静下心来写东西,所以一直拖延到现在,才勉强抽出时间来动笔。关于

声明:《那年那兔在台湾的评论 评论的前途》为网友温柔为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