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透过泡沫看心态



   小时候喜欢玩一种游戏:一种自制的游戏工具,用很细的铁丝把一头弯成若干个小圈圈,另一头可以用手执,然后,把肥皂(那时好像还没用上洗衣粉之类的高级洗涤用品)用水泡成肥皂水装进瓶子里,后来就用那铁丝小圈圈插进肥皂水里,从那小圈圈里用嘴可以吹出一串串的泡泡,那泡泡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彩斑斓,在我幼小的眼睛里勾画出缤纷的世界。及至长大成人,便很少见那种游戏,只是偶尔在路边看到有卖那种很精致的游戏工具并配售经科学配方的化学药剂。

    随着时代的变迁,游戏工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泡泡仍然是那种泡泡!

 高成:透过泡沫看心态

  我想,那大概因为先是有泡沫后才会有了泡泡的吧!但是,我又想,并不是所有的泡沫都可以吹出那种泡泡的!

  近一时期,关于“泡沫”一词大有比三年多以前升温的趋势。那时说的是股市的“泡沫”如今说的是网络的“泡沫”,更有向经济更广的层面蔓延的势头。前几日,从媒体上看到有这样一种说法,啤酒是因为有了泡沫才成其为啤酒,如果没有了泡沫,你一定疑心这啤酒的纯净度。也许又正因为有了那“泡沫”才使得我们把啤酒和其它液体区别,网络经济也如斯。因此,我忽发奇想,觉得对“泡沫”的理解也应“一分为二”,也要从内容到形式地分析,股市也好,网络也罢,甚或其它经济方式,大概都如同那啤酒一般,如果没有了泡沫,便可能失去一定形式上的意义,便也会失去它的那份光彩。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近日在第三届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大学校长国际论坛”上说:对于新兴的网络经济不要轻易以“泡沫经济”为其盖棺定论,新经济在增长阶段有一些“泡沫”是正常的。他继而又指出,网络技术虽然是高科技,但从来不排斥任何企业和任何部门,各行各业其实都可有自己的高科技。如果因为有一些泡沫就躲得远远的,只会把自己和世界间的距离拉大。

  其实,回过头看,我们好像只习惯于一种思维,喜欢跟风,往往并不知道那风源从何而来。就如鲁迅先生曾讽刺过的一种国民性。

  事实上,关于“泡沫”一说,无非是因为说“泡沫”一词的人怕那“泡沫”一旦消失,就一切都不复存在,这便反映了一种脆弱的心态。那就是说,啤酒的泡沫没有了好象啤酒也便不存在;那泡泡炸了,那一圈圈的铁丝环也没有了,连同那盛肥皂水的小瓶子也就不存在了。静下一想又觉出了这种说法是不妥的了,当然无需解释。

  因此,经济的“泡沫”其实是伴着经济这一本身实体存在,只有当某种经济实体完全消失时,“泡沫”也才不复存在,就好比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一个道理,只是那“泡沫”的成份到底有多大的问题。这却是经济学家的事了,笔者不敢妄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8646.html

更多阅读

陈明:透过中医药看量化管理与效果管理

 管理故事1:   前几天我6个月大的女儿突然拉肚子,一天十几次,每次大便中还带有一些血丝。我吓坏了,赶紧带上大便到妇幼医院进行化验,不巧妇幼医院停电,无法化验,让我下午再来。  下午,等女儿大便后又提取部分立刻跑到妇幼医院,结果还

管理故事:透过中医药看量化管理与效果管理

前几天我6个月大的女儿突然拉肚子,一天十几次,每次大便中还带有一些血丝。我吓坏了,赶紧带上大便到妇幼医院进行化验,不巧妇幼医院停电,无法化验,让我下午再来。下午,等女儿大便后又提取部分立刻跑到妇幼医院,结果还是没有来电。非常气愤,但

高成:另一种“经济”

  理论上讲,“经济”是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而这里所指的“另一种‘经济’”是指人的大脑中的一种活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牵涉到一个哲学问题。那倒是可以做一篇大大的文章的,在这篇小文里是很难说清楚的。因

高成:房地产价,还是个涨涨涨!

  房地产价,涨涨涨,涨到何时才不涨?!这不只是我一人的感叹和祈盼,大概几乎成为一段时间以来的众口一词。    三年前,万科的王石曾预言,三至五年,中国房地产价将下降百分之十五左右。据我从股市的涨跌规律看,也曾附和了这种预言,并于一

高成:归过何必在密室

 “扬善于公庭,归过于密室。”是我十多年前读《曾国蕃》时看到的一句话,出处未考。说的是曾国蕃对部下的一次训导。当时觉得这句话说得好。好就好在它把儒家仁爱之心运用到了刀光剑影、刀兵血火之中。   扬善于公庭,说的是你部下有

声明:《高成:透过泡沫看心态》为网友独步杀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