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处在一种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改变的时代潮流中,能否在21世纪大国角逐中脱颖而出,取决于国家领导者的智慧。
-------------作者题记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两个重要国家。我国国家领导人访美,是一次定位中国关系的关键访问。官方如何定位,我不得真知,作为民间人士,我对中国崛起下的中美关系,倾向性认为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在政治上“韬光养晦”,在经济上“合作共赢”、“有所作为”。这是一条让资本出来说话的发展道路。
为什么说这样的一条道路,要用“资本”这个关键词来概括呢?
我想有 几个方面的根据。第一,资本是资本主义运动的价值主体,是一种社会客观关系,因此培育资本、培育资本市场,实际是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必然选择。资本主义在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人类几千年文明成果的总量,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国要发展,必须走资本的路!
现在我国培育资本、培育资本市场还相当地不成熟,虽然号称实行市场经济,但是相当多的官员、经济学人的市场经济思维还是以传统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为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地方政府奉行的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以“苏南模式”为代表,现在这种模式又有了新的表征),全国仍没有建立完善的的效率健康的资本市场,遑论资本市场与要素的结合。在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下同,能否实现公有制体制与资本的传统效率对接,是21世纪中国的头号难题、史无前例的难题!
第二,资本是开拓海外经济利益的先锋,是反遏制的“核武器”。 中国21世纪崛起无疑要面对谋取海外经济利益,如扩大出口、引进技术、吸引投资、获得能源原料基地、扩大海外投资、寻求海外出口市场。中国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说不符合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利益。所谓“中国威胁论”的调子,是说中国军力增强,中国在国际市场购买了大量的原材料,中国对美国进行“不正当”的贸易,等等,要害在于遏制中国。
目前我国崛起的国际环境缺乏稳定性。台海问题、钓鱼岛之争,使战争或军事冲突的风险始终存在,可能消耗则则积蓄起来的实力,延长实力积累的过程,甚至破坏崛起的物质基础,失去崛起的历史机会。伴随我国经济发展,从一个净债务国变成一个债权国并开始资本输出,大量在海外投资,企业分布在世界各地;以及国家需要的能源供给持续不断,中国的投资利益与能源资源安全与其他强国发生冲突,处理不好崛起的目标可能可能审被扼杀,至少也会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障碍。
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我国的国际经济战略应是经济权力为核心国际经济秩序取代以经济霸权、特权为核心的国际经济秩序。
什么是经济权力?2005年我国GDP 总量达到2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 总量的4%.我国GDP换算成美元,早在2000年到2002年就超过了意大利,位居世界第六。但中国人没有把经济增长留给自己,拉动了东盟经济的增长,自1996年以来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资本交易的背后,不管是商品市场、技术市场,还是要素市场,它里面都一定存在着交换关系。人类社会中、国家外交中有钟权力,只有一种可以用来交换的就是资本代表的经济权力,发展是硬道理,“资本”是和平崛起的武器。
与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国、唯一的超级大国保持战略利益的一致,是检验我国崛起的国际接受度的标尺。21世纪发展,我国以不发生世界大战为时间预期为上限,以不卷入局部军事冲突的时间预期为中限,改变对国家主权的刚性认识,以实力为后盾,发展中美合作双赢的关系是上上策。如在中美经贸是双赢,但美国赢是大头,中国赢是小头,在美国市场出售一双中国的耐克鞋的售价是125美元,而中国人拿到的是3美元;中美贸易中,中国确实有较大的贸易顺差,但这些贸易顺差变成中国的外汇储备又回到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库券,部分填补了美国外贸、财政双赤字。只有善用资本,才能调适中美贸易摩擦,减少冲突,实现我国发展利益的最大化。
我国是在沿海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人口压力、就业压力(每年有1000多万青年起向劳动力市场)、环境压力下发展建设的。这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必然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对资本的需求相当大。借用老子的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小鲜,就是资本。资本的问题,一是资本市场的发育,二是市场经济的秩序机制。让资本站出来说话,或许可以我国领导人领导发展、走向世界的一个方略吧。
(本文未经本人许可,不得转载,特邀芜湖深蓝律师事务所董邦林先生为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