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直方图均衡化代码 局部均衡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我写了“‘合成谬误’之谬”一文(见《经济学消息报》2006年3月10日),许成安老师提出异议,说:“对个体来说是正确的”这一结论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在总体情况下不一定存在。正是由于前提条件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个体分析中的结论照搬到总体中去。萨谬尔森讲“合成谬误”,正是要提醒我们在“合成”时不能犯“不顾前提条件变化”的错误。我们可以“质疑”名家大家,但是不能“曲解”了人家的意思(见《经济学消息报》2006年4月14日)。

 局部直方图均衡化代码 局部均衡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先不说萨谬尔森到底是什么意思,但这的确是我要表达的意思之一。我在“‘合成谬误’之谬”一文中着重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不同个人来说,‘对’的条件相同吗?如果条件不是相同,而是不同;不但不同,而且不相容,不可能同时成立,那么这些对于不同个人来说‘对’的事情可以相加总吗?”针对足球比赛的例子,我这样写道:“甲站起来可以看得更清楚要以甲以外的其他人继续坐着为条件,乙站起来可以看得更清楚要以乙以外的其他人继续坐着为条件,……。很显然,这里对于不同的个人来说,‘对’的条件是不一样的;不仅不一样,而且不相容,不可能同时成立。”……“对于这样条件下才能成立的个别事物,我们怎能加以合成而得出‘对整体来说也对’的结论呢?因为这样的合成而出现错误的结果有什么奇怪的吗?……一点都不奇怪;不出现这样的结果,那到是奇怪的事情了。”

这里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萨谬尔森讲“合成谬误”的时候,真的是在提醒我们“‘合成’时不能犯‘不顾前提条件变化’的错误”吗?

可能吧。单从萨谬尔森对于“合成谬误”的定义——“由于某一原因而对个体来说是对的,便据此而认为对整体来说也是对的,这就是合成推理的谬误”(《经济学》第12版)——来看,是可以做这样解读的。而这的确是无可指责的。

但是,我不认为萨谬尔森的真实意图就是这样,至少不是那么清晰。为什么?因为他分析“合成谬误”,最终要说明和得出结论:“对个人来说是对的,但对整体来说却不对”。萨谬尔森在《经济学》(第12版)中明确写道:“在经济学领域中,对于个人来说是对的东西,对整个社会来说并不总是对的。与此类似,对大家来说是对的东西,对任何个人来说可能是十分错误的。”这就是我大惑不解的了。是的,不能“由于某一原因而对个体来说是对的,便据此而认为对整体来说也是对的”,但是反过来,就能得出“对个人来说是对的,但对整体来说却不对”的结论吗?不能嘛,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嘛。我们不能不问:“天下真有什么对个人来说是对的,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不对的东西吗?真有什么分开来看每件事都正确,合在一起就错了的事情吗?”这正是我在“‘合成谬误’之谬”一文中提出的惑而不解并着力要回答的又一个问题。

如果你萨谬尔森确实注意并强调前提条件,怎么会得出“对个人来说是对的,但对整体来说却不对”的结论?即使“不总是对”,也是得不出的。至少就你萨谬尔森的例子,在你萨谬尔森的分析框架下是得不出的。

我们要注意,“对个人来说是对的,但对整体来说却不对”这个结论必须在同一前提条件下来讲才是有意义的,才不是误导人的。但事实上,你萨谬尔森的对个人来说的“对”是局部均衡意义上的“对”,对整体来说的“对”却是一般均衡意义上的“对”。我们还要注意,对整体来说只存在一般均衡意义上的“对”。因此,我们必须在一般均衡意义上来解读“对个人来说是对的,但对整体来说却不对”这个结论。但是,在一般均衡意义下,你萨谬尔森所列举的行为对于个人来说真的是“对”的行为吗?不是的吧。难道你以为我们的观众真的认为站起来会看得更清楚,因而是对的行为吗?你以为站起来会看得更清楚,那不过是真实世界并不存在的局部均衡而已。可现实世界的行为和现象都是一般均衡的结果。我们怎可以拿一个真实世界并不存在的“对”,说它是真实世界的“不对”呢?

所以,我在“‘合成谬误’之谬”一文中写道:“在这样的条件下,你以为我们的观众真的认为站起来会看得更清楚,因而是‘对’的行为吗?”“给定产品和要素投入之价,每个农民只有唯一的最优劳动投入量,他们一定选择了这样的最优劳动投入量,并实现了最大化的收入。只有粮价上涨,并且上涨幅度超过要素价格上涨的幅度,农民增加劳动投入以增加收入才成为可能;而遇到这样的机会,农民一定会增加劳动投入以增加收入。认为农民会以为自己辛勤劳作多生产粮食就可以增加收入,这不过是我们经济学者的杜撰而已。”“经济不景气,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真的是个人‘对’的行为选择吗?减员真的是企业‘对’的行为选择吗?答案是,这要依别的个人和企业行为方式是否改变而定。……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能理性预期经济不景气时,别的个人和企业也会像我们自己一样要调整行为选择。不然,我们为什么要支持政府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实施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呢?”

朋友,在一般均衡意义下,哪有什么对个人来说对,但对整体来说却不对的事情?也不会有对整体来说对,但对个人来说却不对的事情!

不要以为这是浅显的错误,经济学大家们就不会犯。拿解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问题推导的需求曲线和解约束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问题推导的供给曲线去做“剪刀分析”不是错得很浅吗?但我们很多人包括经济学大家们不是都犯了吗?“囚犯难题”本来是不可以得出“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有冲突、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可能无效率”的结论的,但我们的教科书不是白纸黑字这样讲的吗?

也不要以为这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真的认为“对个人来说是对的,但对整体来说却不对”,真的认为经济不景气,减少消费,增加储蓄是个人“对”的行为选择,而减员是企业“对”的行为选择,那么我们必然会得出失业是宏观问题,必须要由政府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结论。一旦我们不再这样简单地看问题,我们至少不会得出失业是宏观问题,必须要由政府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结论。我们将因此而拥有另一只看世界的眼,看到的也将是一个更加精彩的世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8916.html

更多阅读

一个想死的大学生自白:死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死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想死的大学生自白)又有人死了,真的有些麻木了,去年我们学校刚跳了一个,要不是目前看了一些报道,让我心痛的厉害,我还真的懒得注册个用户名,写点东西,发表点自己的看法。很讨厌看到自称是学者的家伙们在哪里发表

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不懂老人的痛读后感

——陆波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太阳无语,却朗照着山河。月亮无语,却亲吻着绿波。——题记今晚的月亮特别可爱。拉开窗帘,月中嫦娥立马就扑进了我旷废已久的胸怀。我连忙关灯,把嫦娥轻轻一放,大把大把的月光便滚动

“唱红歌”是一种什么样的国民教育 石门县教育局红歌提振

“唱红歌”是一种什么样的国民教育徐 贲据报道,“唱红歌”要作为一种国民教育方式加以推广,因为“唱红歌”创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好载体,是群众自我教育的好形式”,提倡者预言,“红歌”能够“提振社会‘精气神’”,定能有

声明:《局部直方图均衡化代码 局部均衡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为网友被爱放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