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做学问的理论,我们了解的很多了,本文想透过自身的学习体会来谈谈研究工作如何开展。
首先,观察社会,从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寻找那些让我们的思维兴奋起来的现象。不论你学问的高低,我想发现问题并不是一件难事,难就难在能够发现真正引起我们兴趣的问题。比如我行在大街上,视线偶然注意到清洁工人橘红色衣服背上有“某某银行”这一行字,这立刻让我的思维兴奋起来。因为按照正常的经济学逻辑,商业银行似有嫌贫爱富之说,其利益亦往往会和中产阶级之上结盟。清洁工人在黎明清扫于安静的大街上,或者午后休息在暖暖的阳光下,为什么清洁工人衣服上的广告会和某某银行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思考。
第二,基于现象的理论推测。在这个阶段,除了对现象的初步感知,我们没有关于现象的更多信息了。我们所拥有的仅仅是我们学习过的理论范式、自己的研究经验和人生阅历。这个阶段研究人员的功力如何,直接影响到他对现象背后内在因果关系的解析水平。比如上面的例子,我会猜测有可能是哪些主体参与了这一现象的形成,清洁工人来自政府的环卫部门,衣服的制作则属于成衣加工企业,广告策划则属于广告公司,商业银行则是金融机构。如果我们将这么多可能的参与主体都纳入分析框架之中,就会让原本缺乏现象信息的分析推理大大复杂,因此研究者需要根据他的研究思路选择部分的行为主体进入他的分析框架。假设我们将行为主体确定为政府的环保部门,某广告设计公司和某银行,那么我们的理论分析框架要描述的无非就是这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政府环保部门提供的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它是由公共财政支持的非盈利机构。某某银行这几个字是一笔商誉无形资产,它的使用必然是经过了授权的价值流动过程。因此必须存在一个主体和银行发生债权债务上的经济关系,在我们的框架中就只剩下广告公司了。这样,现象大致的分析思路清晰了:按一般的经验,广告公司自身的风险程度比较高,其向银行短期贷款来运作公司是正常的;而广告公司客户经营不善导致广告公司产生资金链紧张,经过双方一系列讨价还价的内幕运作,银行以授权对方拓展自己的商誉作为资产置换条件豁免了广告公司的债务;面对这种并非带来未来利益流入的资产置换条件,广告设计公司只愿意将对方的商誉资产配置到类似政府环保部门的这样的非盈利性质的客户手中。
第三,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架构已经基本解析了现象背后的理论过程,接下来就进入了漫长而艰苦的求证阶段。如果不属于那些目标驱动的必须完成的研究课题,那么这些求证过程将会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因为这样的一个问题对研究人员个人来说,不论是从短期来看,还是从长期来看,并未有什么直接的效益,因此很多时候可能就只是曾经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火花而已。除非有某种形式的利益驱动,研究人员并不会特别用心的、专注的腾出时间去求索真实客观现象的来龙去脉,因为那样太浪费精力和成本,是需要交由专业化分工的另外一批人去做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某些事实的求证会推翻我们的推测,某些事实的求证会佐证我们的分析,但这些都会逐渐让我们对现象的真实状态清晰起来,从而进一步对比自己的理论推测,看到理论推测的架构过程中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但是这种漫长的求证过程往往会因为研究人员主观上的或者客观条件上的限制而搁浅或者被忘却,直到现象的某些环节已经无法被考证。
第四,如果有学者曾经预测过的理论与求证出来的现象的本来过程吻合,证明我们所依据的理论分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具有不同表象而相同本质的现象进行更多的挖掘。这个阶段就像是一个淘金者发现了金矿,有许多的探险者会紧随其后。如果有更多的研究人员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个案论证,那么很多个样本的积累对实证计量科学来说就不是难事了。但是理论能够经过前三关来到这里的已经少之又少了。
有鉴于此,对那些真正在做学问的学者们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