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则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物质循环流程,构建网络化物流、能流体系,实现资源效率的最大化和污染排放的最小化,使人类经济与社会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达到生态健康、资源持续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统筹协调的永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也是我国在战略上寻求突破可持续发展瓶颈的最佳选择。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上升为执政党的意志,为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循环经济已经正式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循环经济正在从理想转变为大规模的社会实践。
1、循环经济理论的由来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的一种类型,是遵循循环再生的生态学基本原理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理论源起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E·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在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理念取代末端治理成为环境与发展政策主流的国际大背景下,循环经济才作为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引起学者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日本、德国、丹麦等发达国家率先实践。世界其他国家也逐渐认识到,循环经济是工业化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并积极投入研究与实践。
20世纪90年代末,循环经济理论引入中国。由于经济与发展的背景不同,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内容及其强调的重点各不相同。
国外循环经济理论的主体是工业生态学(industrial ecology,也译为产业生态学),确立了循环经济基本的行为原则: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侧重于研究如何在微观(企业内部清洁生产)、中观(生态工业园)和宏观(区域或社会)层次上建立区域或局部循环经济体系。无论是从其强调的行为原则来看,还是从其强调的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层面来看,国外循环经济理论主要是局限于人类经济系统和生产系统内部范围的狭义的循环经济理论。
2、循环经济理论创新的必要性
国外循环经济理论及其特点与其产生的背景直接相关。20世纪中叶以来,发达国家的污染产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源配置在全球化的旗号下更加广泛地建立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基础之上、环境问题得到基本控制。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发达社会(日本为例)所建立起来的循环经济体系和循环经济理论,实际上只适用于建立在全球背景下的局部或地区范围内的循环经济建设,并且要以雄厚的资本优势、科技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为背景。显然,这种局限于局部地区的循环经济,在全球水平上是不可持续的。因此,狭义循环经济理论是不完全意义上的循环经济理论,不具有广泛的理论指导意义。
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与发达国家显著不同,更加需要循环经济理论创新,建立完全意义和广义上的循环经济理论,用于指导其循环经济实践。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经历了“压缩型工业化”过程之后,面临着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发展背景。一方面我们缺乏发达国家发展同期所具备的殖民地和全球生态资源背景,也缺乏发达国家现实的资本优势、科技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当然我们也更没有可供依托的更大范围的资源供给。另一方面新兴工业化国家出现了与快速工业化相伴生的复合型和多样性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我们同样没有可供转嫁污染产业的更大的空间和回避社会问题的余地。所有的这些问题,都需要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有效解决。也就是说,国外的循环经济理论只能适应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部分需要,我们必须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逐渐发展形成更加适合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的广义循环经济理论。
广义循环经济理论是对狭义循环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开拓。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由于新兴工业化国家面临的经济与发展问题多而复杂,以新兴工业化国家建设循环经济为研究对象,更有助于构建和发展广义循环经济理论。当然,同时也可以有机地结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
3、广义循环经济视野中循环经济社会建设(初步)
① 在实践层面上提出,中国即将开展的大规模循环经济实践,缺乏技术、制度和观念的有效支撑。如果操作不当,有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生态灾难。政府必须在生态科学技术、生态法律、生态化舆论环境、生态环境教育等方面尽快加大支持力度和强制力度。通过若干年的积累,逐渐形成能够有效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制度和观念基础,才能保障循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② 广义循环经济理特别论强调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抑制生态退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步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社会变革等一系列问题,从人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水平上构建更加广义上的循环经济体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因此,在已有成果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