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写作的《身边的经济学》一书已经完稿,即将与读者见面。在此,谈谈写作该书的一些体会。
写这本小书,是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身边的一些现象与经济学的解释,这是一次尝试。
经过27年的改革,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开放,国人的财富意识日益增强,经济金融词汇充斥着各种媒体,人们仿佛已经陷入信息的汪洋大海。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习惯于用一整套专业术语来解释一些宏观和微观经济现象,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却较少关注,这样,经济金融知识的普及工作显得相对滞后。
有时候,经济学被一些人捧上了天,说什么“经济学是社会科学领域一颗璀璨的明珠”;可有的时候,也有一些人把经济学说成是一门伪科学,甚至有人认为当代所谓“主流经济学家”大多是一些欺世盗名的学术骗子。
经济学不是什么“璀璨的明珠”,也不是伪科学。经济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实用学科,一种分析的方法和工具,经济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经济学并没有那么万能,经济学家也并不像有些人自吹的那么伟大那么高尚。经济学家也就是一群凡夫俗子,他们也有强烈的赚钱欲望,他们也属于经济动物。在金钱面前,他们不一定都能坚守社会道德的贞操。他们在金钱面前失身,在舆论面前糊弄社会大众。他们中的一些人有时候也会利欲熏心,干出一些令人不齿的傻事和蠢事,甚至堕落为少数利益集团的工具和奴仆。
但是,经济学绝对不是少数“经济学家”的玩物,根本不可能被他们垄断,一些拥有头衔的经济学家自以为就是正统或者主流,其实,大谬不然。他们永远只是少数人。为了达到他们出人头地的个人目的,他们中的一些人有时候是一群狂妄的、自以为是的语言暴徒。他们的观点仅仅代表他们自己或者至多代表他们所从属的某个流派,有时候恐怕还代表他们所服务的某些利益集团。
我发现,任何所谓“主流经济学家”都不能代表我对经济现象的看法。因为我已经习惯于站在务实的角度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这群特殊的经济动物。我相信,正因为一直处在经济金融交易活动的前沿地带,许多重要的经济现象,我看到了、我思考过了,我提出了一些独到的看法。而主流经济学家们不一定看到了,更不用说去思考这些问题了。
更重要的事实在于:因为经济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经济学首先存在于人们的经济活动之中,而不是存在于书本之中。我们每天都能找到经济学的影子,经济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经济学是为大众服务的,而不是用来吓唬人的,更不是少数人用来兑换钱币和荣誉的工具。经济学必须回归本质,必须无条件地服务于社会大众。经济学只有关注人类本身才具有存在的价值;经济学家只有面对现实才能有所作为。
大凡写经济金融类分析文章的作者都有一个体会,写作面向专业人士的分析文章比较省事,而写面向非专业人士的普及类文章难度较大,难就难在如何用大家都明白的语言把一件事情叙述清楚。我在写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为了把一件事说明白,我要在不同的字句中进行反复比较挑选,但是,我不知道,我是否真正把这些问题说清楚了,这只能由广大读者去评价了。
我不是经济学家。作为一个成天与市场打交道的交易者,也根本用不着给自己安上任何虚衔。但是,我是一个经济工作者,这一点,跟大多数生活在这个世界的公民一样,我只是一个处于草根阶层的普普通通的经济工作者。我以一个经济工作者的身份讲述我对经济现实的看法,所以,我希望大家对我的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提出批评意见。对他人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是每一位公民的天然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