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老朋友——侯作庆,中学时的一位画友。
他经常挂在嘴边的有两个词:“隐艳色”和“我感觉”。“隐艳色”是隐藏在颜色中的一种颜色,多在印象派画的作品中出现。那个时候你想在绘画这个艺术道路上发展,要经常画一些色彩画;还由于那时流行的是“契斯恰可夫素描体系”,“马克西莫夫”和“印象派“的混种,色彩习作也要在这个范畴内发展。(1954年苏联派马克西莫夫来中央美院开办油画训练班,从此”契斯恰可夫“的俄国素描学派、油画风格体系垄断了全中国美术界。直到现在考美术院校的学生还要画出这样的作品才能考上美院。)比如说:在大片的绿色中隐藏了红色就是“隐艳色”的表现形式,在描绘绿色的时候沾一些红色或其它什么对比比较强烈的颜色:确切地讲就是“感觉”的一种;所以讲我的老友在说“我感觉”的时候是有他的渊源的。
他早我两年考上学校,是个中专——吉林省戏曲学校舞美系。这时我还在读高中。
我上大学的第一年,也就是他在校的最后一年,我经常去他的学校看他。本来大家有段时间没有讲“我感觉了”,而那次去我却发现他的同学在说任何话之前都会说“我感觉”,表情各异。揪其因,毕业采风江南回来后感慨万分;有的时候还在话语结尾的时候还加上“好靓哦”:是香港、广东讲美女的一种说法是也!
一来二往,我和他的一些同学也很熟。他们和以前说法有些不同的是:“咱们学校的女同学好靓哦!”
那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江南水乡之美女只能让他们饱饱眼福而已,“动手”以外的事情与他们都有份;“动嘴”就更不可能了。恍然乎,哇!身边的女同学好美哦!
作庆讲:“兄弟们自打从‘江南’回来后都忙呼起来了,这已成了戏校今年人气最多的‘活动’;女同学也更加‘踊跃’。”的确,这帮小子要型有型,要样有样,特别是具有艺术气质的男同学更吃香。
“我就喜欢他哪个劲!”这也是戏校那年的流行话语,但那是“暗流”——私下里的流行!流来流去成了明流了;在大会上,有些老师在讲话之前都会以——“我感觉”开头……;中间也会夹一两个——好靓哦……。
……
来到深圳后,“感觉”一词听的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得意”:“得意”就是我们讲普通话时所说 “感觉”的意思,广东的一个方言,准确的地讲包含比“感觉”更多的意思在里面,内涵更深,这也是方言的魅力。通常你会在很多美丽而可爱的女孩、小姐那里听到。其实很多人都说,只是他们(她们)似乎不具备某些被认同的“素质”,所以经常没有人听到及感觉到。
现在我一听到“得意”就会把美丽的女孩子联系到一起!
“感觉”伴随了我很久。有人讲:“感觉”是中国的特色,是悟性的一种方式;外国人更多的讲理性。我说不然,是人都讲“感觉”,不同的是“感觉点”不同。他们没有我们那样跳跃是真;或者说没有我们需要那么多的“感觉”来支撑着我们眼前的一切乃至我们的未来。
我认识我太太那年,她18岁,大二的学生。一次我给客户讲解别墅的室内设计,赶巧她也在场。我为了说明这个设计的变化,就马上徒手勾画了一些效果图出来给业主看,女业主很惊讶。我的她也惊讶地说:“好‘得意’哎”:这对她们来讲很好玩,尤其是几笔就画能出来个漂亮的卧房。
这些年,“感觉”一词似乎又风行起来,很多时候它的形态是以“隐艳色”的形态出现——冥冥之中;有的时候也可以像“点彩派”那样夺目。
甚至,也有些“有实”之士更是大讲“感觉”:“旮哈,俺不是就剩金子了吗!不买最好,但求最贵。俺就是要整出“感觉”。这种“理念”似乎“感动”着一大批人,大有“感动泰山”之势;这也让我有更多的房子和汽车。
因为我太爱我的太太,所以没有真正的情人(外面的),有挚纯友谊的“女友”很多。我也似乎在太太的身上找到了更多的“感觉”,也让她身兼了数职:那里更多的是俩人的游戏世界!
无论是像我这样“一亩三分田”的“小人物”;还是“气贯山河”的“大人物”,都在追求一种所谓的自我。那里有的更多的是——复杂的、混合着多种色彩的“感觉”和“得意”;甚至还“蕴涵”了自私。为着“感觉”二字在付出更多的精力、物力、财力:这让我们有的时候真的感觉很累。以至于房子这个“港湾”建成后,在这个“港湾”里避风的人却轻松不起来!
“感觉”二字不单是价值千斤,有可能是价值“万金”,甚至更多!很多时候我们买房子、买汽车不就是为了那么个“感觉”吗!。我到是认为:最好的“感觉”是不浪费“感觉”这两个字!
虽然不像“房事”那样轻而易举地“‘激’流涌退”;更缺少“房事”前的甜言蜜语:有的是急不可待——“童子”来了!生手!
不,决不!我追求就是那“气势滂沱”的“感觉”!——呜呼!
……
“感觉”,可能要成为老友作庆的毕生追求。那时,他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感觉”,在我大学毕业后,他在“感觉”中考上了美院。现在还执着地“感觉”着。我惭愧,因为我从“感觉”中出出进进的次数太多了!
有的时候,艺术啊——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