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轰轰烈烈的选秀大潮,让更多商家一哄而上盯紧了选秀的蛋糕。4年的时间过去了,在音乐上有所成就的选秀选手没有几个,但是绝大多数赞助商、电视台和运营商却都暴利而归。当前些日子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一系列细则,为选秀节目套上“紧箍咒”之后,当曾经风光无限的选秀节目一个个如履薄冰之时,曾经让众多商家眼馋的娱乐营销将走向何方?关键词一:积极健康
![第六届娱乐营销论坛 娱乐营销需向上](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094132339825.jpeg)
在观众厌倦了低俗炒作之后,健康化、积极化将成为电视节目发展的趋势。仅仅是盲目地追求收视率和商业利润,一味地跟风模仿将选秀节目引向低级趣味、恶俗炒作,不仅有违媒体的良知与道德,更是对自身公信力的一个挑战。娱乐,其实也应该“寓教于乐”。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感到愉悦,而不是让电视机前的父母为孩子受到潜在的负面影响而感到担忧,更不是让一个个原本青春活泼的青少年在“一夜成名”的光环吸引下纷纷弃学投入选秀大潮。典范节目:红歌会aihuau.com关键词二:文化内涵 没有文化内涵的节目,终将难以获得观众长久的关注。真正优秀的电视节目,应该能够让观众在收看的过程中得到满足与提升。一味地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恰恰是电视媒体的不负责。央视的《百家讲坛》之所以火热,正是抓住了“文化内涵”这一关键词。青歌赛的深厚积淀、红歌会的红色歌曲,伊利大学生音乐节的校园音乐,文化意义的附着,都让这些节目更有魅力。典范节目: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关键词三:青春活力 如今的选秀节目,受众绝大部分是青少年人。但是纵观当下的电视节目,具备青春活力特质的节目却寥寥无几。当走光失声、攻击谩骂和低俗恶炒在成为电视台抢占收视率的“利器”之时,当更多年轻人对“一夜走红”艳羡不已之时,所谓的“选秀”已经成为名利场的“后花园”。看着青少年在舞台上为了成名而老气横秋、失却本真时,观众们更期待的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电视节目。典范节目:伊利优酸乳大学生音乐节选秀节目禁止在黄金时段播出、禁止一切形式的场外投票和杜绝节目内容低俗化,这是广电总局为众多选秀节目量身定制的规范措施。广电总局此举更多的在于引导,将偏离正途的电视节目引导回归到正确、恰当的位置。选秀不是不能选,电视节目也不需要“人人自危”,关键还是在于能否将低级趣味4字摒弃,还电视荧屏一个清净,还年轻人一个健康的成长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