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新的产业政策在紧锣密鼓向科学合理的方向改革和调整。虽然国家财政部寓禁于征的指导思想保持不变,但无论是国家财政部自去年起下调粮食白酒税率,到目前正在研究论证的白酒新税率,还是国家其他职能部门出台的一系列针对白酒行业的举措,无不利好名优酒企。
事件一: 国家质检总局自2006年9月全面启动的白酒生产许可证换发工作,2007年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的参与下取得了满意的成绩。经过普查,目前我国的白酒企业约为1.8万家,其中9,000多家已经完成换发证工作。aihuau.com 点评: “食品安全”在2007年成为老百姓最关注的新闻话题之一,隶属食品行业的白酒产业同样面临食品安全考验。 根据《东方酒业》的市场调研发现,饮酒安全成为消费者选择酒饮的首要考虑,“茅五剑泸”等名酒备受推崇,市场掀起新一轮的名酒消费热潮,带动地方名酒或质优价廉的区域强势品牌的迅速苏醒。 白酒生产许可证作为国家针对白酒行业市场准入体系所进行的QS强制性认证,为消费者安全消费划了一道底线,而绝大部分名优酒厂的产品质量已经远远高于食品安全底线。但目前仍有9,000多家小酒厂游离国家监管之外,行业发展仍然存在隐患。 事件二: 9月17日,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组织白酒骨干企业的领导在北京召开“调整白酒产业政策的研究会议”,讨论《调整白酒产业政策的研究》研究课题的立项。该课题主要内容:1、全面调查全国白酒行业情况;2、研究白酒行业经济政策方向;3、研究白酒产品与新农村关系;4、研究白酒科技发展方向,健全白酒产品标准化体系。 据悉,该研究项目是经国家财政部和国资委批准,并由国家发改委指导进行的。点评:
呼吁白酒脱离国家限制性发展产业目录,这是白酒行业所有同仁的一致愿望。多位名优白酒企负责人一致认为,白酒作为优秀的民族产业,其对于国家经济建设的贡献,在食品领域仅次于烟草。白酒行业的产业关联度非常高,以白酒生产为核心,形成了包括种植、包装、运输、销售等宽广的产业经济带,带动了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但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造成白酒产业发展诸多瓶颈,导致白酒行业动荡不安。而白酒要走出国门,打破国际通畅性烈性酒的挤压,也必须要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 事件三: 当2007年接近尾声的时候,坊间传出河南省酒业协会指责“禁酒令”违法,要求撤销的消息。2007年1月4日由信阳市委发轫的“禁酒令”风波沉寂,一年后,这一迟到的指责在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因为一纸“禁酒令”削减了河南部分酒厂30%的销售额。 根据信阳市委提供的账簿,信阳市2007年上半年酒类招待费用比2006年同期下降30%以上,政府接待费用仅酒水一项节约近4,300万元,相当于一个小县的财政收入。用这些费用可以建一个工厂,建40到50所小学。 点评: 政府一纸禁酒令,仅仅是禁止政府官员工作日中午喝酒,地方酒厂的销售额就削减了三分之一。从社会的角度分析,这是一把廉政利剑,跟酒行业关联度不是很大,但从行业的角度分析,这是白酒产业的一面明镜。 首先是暴露出白酒行业消费群体不稳定的软肋。有相当份额的白酒,尤其是高档白酒,是被政府接待消费,而绝大部分白酒厂也把投标政府接待用酒当作一项重点业务。但政府接待消费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任何酒饮都可能成为白酒的替代品。 其次是暴露出我国白酒税收形式的先天不足。我国的税收形式主要是生产环节征收,这是滋生地方保护主义的根本原因。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经常出台扶持地方酒厂的倾斜政策,包括带头消费地方酒饮。这再次引发深思,中国白酒的消费基础是否真的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