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大权应交周小川



《环球》杂志记者/裴少铭

 宏观调控:大权应交周小川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二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分别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下降0.8和2.7点;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下降7.4和3.0点;反映消费者对未来几个月经济前景看法的经济乐观指数也比一季度下降了3.7点。

            这些数字,恰好反映了最近企业界对中国经济走势的担心。

          中国经济到底怎么了,宏观调控如何才能使我们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环球》杂志记者对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袁钢明研究员进行了独家专访。

                                  发改委对调控存在认识误区

          《环球》:您如何评价目前这一轮宏观调控?

           袁钢明:2004年年初宣布的调控目标,是要把贷款和货币量增长速度从20%控制到17%。如果真是这样慢慢降温,不是很好吗?但结果一下子把贷款和货币量压到了14%。

           这不是要不要宏观调控的问题,而是宏观调控如何斟酌选择时点、力度和方式的问题。

          2004年4月底的宏观调控,紧缩力度很大。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这样的宏观调控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发改委主任马凯说:“宏观调控要永远进行下去!”

            现在,企业资金非常紧张,价格也掉了下来。这种过于僵硬、力度过大的措施,很可能会使本来还是过热的经济一下子来一个急转弯——骤然变冷。

           《环球》:作为著名的经济学家,您怎么评价央行等宏观调控部门在这轮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袁钢明:6月初,央行说通胀压力减小了,把通胀目标从年初的4%调低到3%~3.5%。

           改变看法是很正常的。美联储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过例子,升息决策已经确定,过了一个晚上,情况发生变化,第二天早晨就变成了降息。宏观调控是要根据市场变化而调整变化啊!

          我们认为,央行确实是在严密监测市场变化,他们有一套比较科学的观察方法,而且根据情况变化调整看法。但是很可惜!中国宏观调控的决策部门不是央行,而是发改委。

            央行发表新的看法之后,发改委的一位副主任说当前还要注意投资反弹。这种看法是我没有想到的。

          《环球》:对于目前经济形势的判断,经济界是否有统一的认识?

袁钢明:没有。我们开了一个研讨会,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学者认为,应当高度重视当前价格较大幅度下落的变化,如果宏观调控不做出调整,到年底有可能变成通货紧缩。

           大多数政府研究部门的研究人员不同意我们的观点。他们认为,投资过热、经济过热还是目前经济的主要危险,还要继续实行紧缩性的调控措施,现在的价格下落是调控的效果,有利于到年底把价格上涨控制在4%的目标范围内。

          《环球》:为什么面对同样的经济形势会得出截然相反的意见呢?对此您如何评价?

         袁钢明:意见分歧之处在于预测经济走势看重的依据不同,一方看重价格变化,另一方看重投资。

         我看重价格变化。从价格变化可以看出市场需求的冷热变化及其对投资的影响。比如说,去年4月底宏观调控以后,从投资增长的数据看投资下落了,但是投资品价格还在上升,表明投资需求热度还很高,投资实际上可能并没有下落。

         而最近几个月,看起来投资速度升高,但是各种价格指数全面下落,表明投资和消费需求热度下降得很低,将造成下一阶段经济的下滑。

          认为当前经济仍然过热的看法,主要依据是投资。根据调查,目前不少省份投资增长速度高达30%~59%。近三个月,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原料及制品等投资品生产速度都在上升,钢铁生产速度更达到了40%,为近两年来最高。

         我反反复复地对双方所依据的证据进行分析,对不利于我的观点的证据特别重视。分析来分析去,我认为根据价格变化预测经济走势比用投资和生产指标进行观测更有道理。

         目前钢铁行业的情况表现得最为矛盾,钢材价格连续三个月大幅度下落,钢铁生产连续三个月速度加快,变冷和过热现象都很强烈,到底哪一个现象代表真实走向。

           我问了一些钢铁企业老总。他们说,钢材价格下落以后,企业不敢减少生产,怕错失像去年5月份钢价暴跌之后又上涨那样的机会,实际上心里没有底,硬着头皮进行亏损生产。现在资金紧缺,很难再撑下去。进入6月份,很多钢铁厂只有1/3的产能在生产。

        如果企业资金紧张,谁也没有能力维持价格。一有风吹草动钢材流通企业就竞相抛售,价格就跌。成品销售价格下落快于原材料价格,造成企业亏损。企业不可能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继续开足马力生产下去。

          价格从过高水平降落下来,有利于经济从过热状态降温到正常水平。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价格下落已经超出了正常幅度。很多钢材品种价格已经跌到了成本价以下,造成企业亏损,惊慌抛售。如果价格下落局面不能改变,下一步就将是生产和投资的下落。

                                       调控:市场与计划的博弈

         《环球》:从学者研究的角度来看,您认为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最紧要的应该抓好哪些工作?

          袁钢明:当前最应该采取的调整措施有三个。

一是增大广义货币M2的供应量,以适当的价格上涨抵消通缩压力。几年前的事实已经证实,货币量和贷款增长速度不提高到15%以上,经济就难以摆脱通货紧缩。货币量增长速度提高到16%~17%,既有利于避免通货紧缩,又不致于造成通货膨胀失控。

        其二就是放松信贷,给更多中小企业以融资发展的机会和能力渡过难关。

其三就是控制房地产泡沫,较大幅度调高购房贷款利率,可以调高到7-8%,到房地产价格稳定下来以后可以再调低下来。

       《环球》:您认为,目前情况下这些措施可行吗?

        袁钢明:我估计,货币投放量可能会在不声不响中慢慢增加。因为央行已经认识到通胀压力减小了,但发改委认为投资过热压力还很大,因此货币量不会很快很明显增大。货币量放松的程度很可能不到位,通货紧缩出现的可能性很大。

        《环球》:当前宏观调控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袁钢明:在当前宏观调控中存在着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货币贷款受到严厉控制的情况下,大量贷款以及财政资金,被安排到了一些特大项目中。比如首钢重建工程,投资预算一千多亿,还有规划中的宝钢和新日铁合作项目等等。

         这些项目的投资成本很高,好像不太考虑钢材价格变化及其他低成本高效率投资的竞争性影响,这种投资被指定受到保护,一些有可能对其造成竞争或冲击的其他投资项目则被清理压缩下去。

        很多由政府安排的投资项目跟市场变化没有关系。即使市场需求减弱,价格下落,这些投资仍然可以不计效益地继续扩张,以便获得政府更多的保护。这种脱离市场的投资活动,造成了价格下落中投资仍然快速增长的奇特现象。

       

“宏观调控应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不能单靠发改委采用行政手段对供给进行控制,加强投资项目的整顿和审批;应该主要由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需求进行调控,实施以利率和货币量调整为主的市场化调控。”

                                         ——袁钢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9432.html

更多阅读

周小川的“超主权货币”很初级 周小川 货币政策

周小川的“超主权货币”很初级周小川同志的《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引起巨大反响,细读该文,分量极重,显然代表了央行的最高智慧。但我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一贯反对者。尤其是“购买美国国债”,我已经使尽了最刻薄的语言予以奚落。

周小川:两次钱荒倒逼金改加油

     2013年,两次“钱荒”来袭。对首位“三连任”的央行行长周小川来说,既要按新一届政府所希望的那样控制信贷扩张,又要避免造成更大的市场混乱从而打击投资者信心,这个任务并不简单。  对于自己被媒体称为“人民币先生”,周小川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 人民币国际化成周小川新任期要务

     离岸市场遭争抢  人民币国际化成周小川新任期要务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在进入“提速期”。  3月19日,巴西投资银行Banco BTG Pactual SA宣布将在海外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该债券将成为巴西公司公开发行的首只人民币债

央行行长周小川 周小川央行十年记

     “改革派”遭遇新挑战:控通胀 防热钱  北京大街小巷摆摊卖的一张煎饼果子引发了一轮有关“货币超发”的热议,十年前原本卖1.5元一张的煎饼果子,十年后涨至6元。而这场争论也将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行长周小川推到了风

声明:《宏观调控:大权应交周小川》为网友靠脸把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