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理论 《后理论经济学》第4节(1)



第4节

 

后理论经济学方法论

从解释现象开始,是一切科学都必须要走过的一段路,而“后理论经济学”当然也不例外。这是由于,现象乃本质的反映或者说在现象中隐藏着具有本质的东西。如此也就说明,解释现象的目的也就在于揭示本质,而这个本质不是别的东西,恰恰是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客观规律的体现。由于“后理论经济学”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学诠释,而且也一定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后理论经济学”不仅拥有自己的世界观、经济观,也势必会拥有自己的方法论武器。

一、后理论经济学解释的现象、研究的对象和解决的问题、追求的目标

“后理论经济学”的创立同样是从解释现象开始。首先,它需要对“先理论经济学”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判断做出修正,提出作为一个独立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存在的客观性,以及它的价值属性;第二,提出作为物质形式的商品、资本、市场,不仅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可以利用,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同样可以利用的性质;第三,提出广义资本概念,揭示出了资源也可以增殖的本质。

(一)后理论经济学解释的现象、研究的对象

翻开人类社会发展史的扉页,您可能会提出许多“假如”。这是由于,如果有“假如”存在,人类将会重新书写自己的历史。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历史的发展没有“假如”而只有“就是”。于是,人们便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未来,因为历史是不可以改变的东西,而只有未来对于人们来说是可以描绘的。

 宏观经济学理论 《后理论经济学》第4节(1)

1、后理论经济学解释的现象

对现象的解释是任何一门能够被称为科学的科学都难以跨越的一道门槛,“后理论经济学”的产生当然也不例外。那么,“后理论经济学”解释的现象是什么?毫无疑问,它就是产生于当今世界的一些经济现象与过去曾经产生的经济现象有何异同?在这些现象的异同之间是否存在必然性、规律性?其发展状态与转化趋势如何?显然,对这些经济现象的正确解释,对于经济工作者来说意义非同凡响。

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的爆发偶然吗?回答是否定的。如果说它们的出现并非偶然,那么就需要人们能够及时地给出符合客观、符合逻辑、符合规律的解释,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从“偶然”中发现“必然”。“后理论经济学学”者认为,当今世界所以经常不断地爆发金融危机、能源危机而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绝非“换汤不换药”那么简单。

得出这样的结论当然是有根据的而不是杜撰出来的。第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这个世界已从短缺经济时代进入饱和经济时代。关于这一点,恐怕大家都能理解。第二,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是短缺经济的产物,而金融危机、能源危机是饱和经济的产物;第三,经济危机是因生产力缺乏造成,而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则是因生产过剩造成。第四,生产缺乏与生产过剩的表现形式肯定不同。

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经济危机是因物质财富的短缺造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货币资本一般都会自然而然第进入生产领域;第二,由于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货币资本就又可能推出生产领域而进入非生产领域,使货币资本进入生产领域的路径被堵塞。

有大量的、过剩的货币资本从生产领域不断地转移到非生产领域,是爆发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的必备条件之一。读者不妨设想,如果产品生产的利润率很高,那么就不可能形成大量的、过剩的货币资本的闲置,也就不可能会有那么多的货币资本能够从生产领域剩余出来而进入非生产领域,即便是退出了生产领域而进入了非生产领域,这些大量的货币资本也应该转化为具有金融性质的金融资本。

而现在的问题是,金融资本由于生产过程的原因也处于饱和状态,所以便为各种“基金”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严格地说,各种“基金”已不再有金融性质,因为它们的增殖是建筑在别人的、社会的资本贬值的基础上,或者说这种活动的本身并不产生广义价值。更严重的是,机构投资者每获得1亿美元“盈利”,社会就要承担5倍的损失。但是,我们却应该承认,这种现象的产生同样也非偶然也。

2、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试问,上述现象既然不是偶然的,那就说明它们的产生具有客观性、必然性,或者说它们一定是客观事物、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既然是规律的体现,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开发和利用这种规律呢?

笔者以为,人类经济制度演化至今天,已不再是简单地向“纵向”发展而已经出现了向“横向”发展的趋势,表现为具有核心地位的经济结构的形成和裂变、聚变的经济模式。如从前苏联、东欧分裂出的一些国家,所以要加入欧盟就具有经济裂变、聚变的性质(虽然不完全相同);而欧盟统一货币和统一宪法的颁布,明显与传统不同。仅凭上述,虽然还不能说明人类已进入裂变、聚变经济时代。

可是,谁又能说,继前苏联之后,就再也没有具有核心地位的一些国家走上前苏联的道路?是美国、日本、中国能避免,还是法国、德国、英国能避免?最近的法国不是已经发生了暴乱了吗?千万不要以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可能出现裂变,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如果经济发展不上去,同样也有发生裂变的可能。当然,裂变仅仅是一种方式,像中俄、中美这些具有核心地位的经济体也有聚变的可能。

各种“合作组织”、经济体的产生,无疑是向着聚变的方向发展。大家知道,裂变讲的是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由于受到外界中性质量、能量物质的突然“轰击”,固有原子核发生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多的过程;聚变讲的是在外力的作用下,核外电子逃逸后,剩下的原子核与原子核在高速碰撞之下聚合在一起形成新核的过程。如此,谁能否认,上述分裂、聚合现象的发生没有原子核裂变、聚变的性质?

当然我们还不能把它们就视同经济裂变、聚变,因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裂变、聚变还没有完全降临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作为运动形式,裂变、聚变不仅发生在自然界,也势必会发生于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中。谁能说上述现象的出现不是在向着经济事物的“核裂变”与经济事物的“核聚变”的方向在发展?比如,我们知道,前苏联就是个具有核心结构的经济体,为何不在了?

 “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像美国、中国、日本、法国这样的具有核心地位与意义的经济体是如何发生裂变、聚变的,或者说“后理论经济学”研究和探讨的是经济裂变、聚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如果发生裂变、聚变,给人类经济社会带来那些不利的影响和有利的影响,如何避免、防止经济裂变的发生和如何促成经济聚变的形成。如此说明,经济裂变对人类有害,经济聚变对人类有利。

(二)后理论经济学解决的问题、追求的目标

任何学说、理论的产生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也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标。后理论经济学、管理学解决的问题是从现实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如何避免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的爆发和企业亏损的产生;而追求的目标是在基本不再投入的基础上,如何“化危机因素、亏损因素为经济增长因素与资本增殖因素”。

1、后理论经济学解决的问题

显然,我们已不能把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的爆发当作是个“经济过程”来认识了,而应当把它当作一个“反经济过程”来认识了——如果经济过程是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的话。那么,“后理论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笔者以为,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能源危机、政治危机和企业亏损的产生;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实现“化危机因素、亏损因素为经济增长因素和资本持续增殖因素”。

如上所述,任何一种现象的产生都不是偶然、孤立的事件,相互不仅存在区别,也一定会存在内在联系,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之所以会被金融危机、能源危机所取代,非偶然而一定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虽然在此前,人类在发展进程中,也曾经爆发过一些类似于金融、能源、政治危机的各种危机。可是,如果要与今天的这些危机相比,可以说其性质存在很大差异。

那么,金融危机、能源危机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有什么不同?笔者以为,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从经济能量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前者属于经济能量匮乏或者说属于能量不足引起,而后者则属于经济能量饱和或者说属于能量过剩引发。这就如同,前者患得是营养不良的病,后者患得是营养过剩的病,虽然都是病,都需要治疗。但是,如何对它们予以治疗,采用的方法,势必也应该存在差异。

作为一位经济工作者、管理者、企业家,首先应该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不同,只有认识到这种不同即差异的存在时,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这就如同,“病百变,药亦百变,用药如用兵”。第二,要善于从危机的源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务必不能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毛病,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提前抑制生产过剩。第三,能够让企业从抑制生产过剩中得到实惠,而非简单地刺激生产。

“第三”条最重要。没有比让企业获得经济利益更具有现实意义,而地方政府、国家、区域、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就是企业资本的可持续增殖。当然也有前提,那就是让企业家、管理者都明白“资源乃资本之母”的道理,明白“资源管理先于资本管理”的道理,即明白资本是由资源转化而来的道理,反之资本也会转化为资源。于是,这种管理便具有了“前置式管理”的性质与意义了。

2、后理论经济学追求的目标

我们知道,包括“非理论经济学”、“先理论经济学”在内的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科学都是为了创造经济学、管理学意义上的价值。那么,“后理论经济”是否就可以例外了呢?否,回答是否定的。当然,“后理论经济学”与“非理论经济学”和“先理论经济学”也势必存在区别,否则也就没有创立“后理论经济学”这门科学的必要。那么,“后理论经济学”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是“价值中的最大价值”。

试问,什么是“价值中的最大价值”?笔者以为,就是能够把劳动、投入以外的各种资源中所隐含的价值也能挖掘出来或者说调动起来的那些价值。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后理论经济学”已经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对资源所隐含价值的开发和创造上。里面有两层含义:第一,“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已经从资本转化为资源;第二,由于资源非投入,所以资源中的价值系“价值中的最大价值”。

说到这里,或许有读者会问:难道“非理论经济学”、“先理论经济学”就不是为了创造“价值中的最大价值”了吗?是的,因为它们追求的是“投入与产出差异”,追求的是“扩大再生产”而肯定不是“资源中的价值”。试想,就连马克思本人都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他和他的理论又怎么会承认“非劳动价值”的存在?连承认都不承认,又怎么能谈创造隐藏于资源中的“非劳动的”价值?

然而,“后理论经济学”就不同了,由于发现了非资本、非劳动之“广义价值”的存在,并把对“广义价值”的开发当作自己的任务,所以,其追求的目标就是“价值中的最大价值”也就不难理解,表现为它是一种“非投入盈利模式”。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由于“后理论经济学”试图创造的是资本以外的资源中的价值而资源又不是企业投入的产物,所以创造出来的价值自然是“价值中的最大价值”!

大家知道,在“非理论经济学”那里,“资源”是没有被纳入“成本”核算的,而只有当用货币购买它们的时候,资源才获得“资本”或“成本”的属性。而“后理论经济学”由于已经把各种资源视同为“广义资本”,因此,也就不需要将“广义资本”通过“购买”的方式转化为“狭义资本”了。不用“货币”去“购买”的资源如能实现企业资本的增殖,试问,它不是“价值中的最大价值”是什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49462.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宏观经济学理论 《后理论经济学》第4节(1)》为网友一生和妳逃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