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一词是美国马里兰大学J.A.Yorke于70年代初提出的。目前关于混沌的定义有许多,但在经济学中一般采用Li和Yorke的定义:设连续自映射f:I->I R,I是R中的一个区间,如果存在不可数集合SI满足:
(1)S不包括周期点。
(2)任给x1,x2∈S(x1≠x2)有limsup|ft(x1)-ft(x2)|>0liminf|ft(x1)-ft(x2)|=0这里:ft(·)=f(f(f(…))),表示t重函数关系。
(3)任给x1∈S及f的任意周期点P∈I有limsupft(x1)-ft(P)|>0则称f在S上是混沌的。[①]
换句话说,混沌意味着“确定型系统的内在随机性”。所谓确定性是指它的产生来自系统的内在原因,而并非外在的噪声或扰动产生,随机性是指不规则的难以预测的行为。混沌是一种极端无序的状态。混沌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高度初值敏感性,无论多么微小的微扰,在足够长的时间后都会使系统彻底的偏离原来的状态。
处于混沌之前的系统状态恰好就是“内部有组织的复杂系统”状态。复杂系统本身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的特征。即系统的运行和维持必须依赖一种来自外部的自有能的持续提供,或者在内部存在一个“麦克斯韦妖”的装置,可以使内部能力有效转换,从而维持系统的有机运作。耗散结构是指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由于不断和外环境交换能量物质和熵而能继续维持平衡的结构,对这种结构的研究,解释了自然界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现象。
自组织理论是复杂系统理论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用来描述系统内部有序状态实现的机理。这一自组织原理如果借用耗散结构理论来解释,它正好可以被视为一种克服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的系统存续机制。伊里亚·普里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用于是研究一个系统从混沌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的科学。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在高能量的情况下,开放系统也可以维持稳定。例如生物体,以前按照热力学定律,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结构,不断地产生熵而应自行解体,但实际是反而能不断自我完善。其实生物体是一种开放结构,不断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和物质,而向环境放出熵,因而能以破坏环境的方式保持自身系统的稳定。因此,本质上讲,复杂系统内部自组织的实现其实就是一种能使系统的熵值不会无限上升导致系统“热寄”的机制。
[①] 参:刘凯 湛垦华:《非线性经济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