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期待成为世界汽车新一轮变革的主导者。就像1908年流水线生产方式带动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崛起,上世纪50年代精益生产方式的采用奠定了日本汽车工业称霸的基础,同世纪90年代欧洲盛行的全球采购、平台战略、模块化生产等再次改变了世界汽车工业的生产方式。如果说,40年是一个轮回,那么,未来的20年内,什么将再次改变世界汽车的面貌? 这是一个让巨头们猜测了很久的问题。人们可以达成一致的是,在高油价时代,新能源技术将成为主角。“这种技术必须要满足一个重要条件,即是在传统动力技术上实现革命性的突破,在此基础上,打造新能源技术条件下的现代T型车,也就是说,这种新能源动力车型可以做到大规模量产,从而降低成本,为大众所用,而不是摆设或者奢侈品。”谁将成为市场的主流?答案正在揭晓。2008年北京国际车展仿佛一场盛大的揭幕仪式,出自国内外汽车厂家之手的超过50台混合动力车型高调亮相,俨然昭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之后,两条消息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是国家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出台购买柴油、混合动力汽车可以享受全免17%的增值税;一是据权威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摆在混合动力面前的障碍只剩下一个,将价格控制在高于普通汽车价格的10%以内。如果说第一条或许是讹传,那么后一条却让人们真实感受到混合动力已经近在咫尺。这个答案并不能让所有人认可:混合动力是新能源吗?它作为一种过渡产品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吗?aihuau.com新能源技术的先锋通用汽车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由美国政府推动的“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PNGV”由“混合动力车”的研发转为“燃料电池车”后,通用就放弃了曾与福特公司比肩的混合动力车研发。虽然它在氢燃料电池车上注入的10亿美元巨资,换来的不过是一份概念车的果实。而日本人已经将混合动力车PRIUS开进了美国的国门。2004年12月,通用宣布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共同开发混合动力车时,丰田已经在美国市场上卖出了十几万辆混合动力车,并成为了混合动力的代名词。历史总是出奇地相似,美国汽车像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的时候一样,把机会给了日本汽车。还要再次失去机会吗?当围绕着新能源技术的争议声越来越响,却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推出混合动力汽车的时候?当很多人期待彻底改变目前内燃机系统驱动却无法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将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完全颠覆的时候?20年,我们究竟能改变什么?摆在新能源技术面前所有的难题中,至少我们可以踏实、稳健并坚决地突破10%——混合动力面前的唯一障碍。已经有很多事实在提醒我们,目前在诸多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中,成功实现了产业化的只有混合动力汽车。而能够与高品质内燃机技术共存、并同时解决内燃机低速行驶时高油耗、高排放症结的也只有混合动力,甚至有人这样说,混合动力技术能够扩展传统内燃机技术的持续发展空间。但有时我们听到另一种声音:“从销量上看,新能源汽车在市场都没有取得真正意义的成功。东风本田的思域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出售的数字仅为20辆。厂商试水混合动力的全年市场目标也只有几百辆。2007年最后两个月,一汽丰田混合动力车普锐斯的销量只有9辆。”有时又往往被另一种声音所激励:“面对能源稀缺的压力,必须用一种技术实现彻底改变,原来的汽车巨头也许从此消失,那些不知名的汽车企业,也许因为这一新技术走上前台。”中国汽车从来都不缺乏腾飞的动力与梦想。一方面,我们不想失去任何机会,另一方面,我们又因选择过多而犹豫不前。可能,在巨头面前我们没有技术优势,也可能,我们需要寻找一条捷径实现更大的突破。但我们不能每次车展都能推出各种各样的新能源概念车,车展一过就鸦雀无声,没有任何量产推进计划。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围绕着新能源的争论永远都会存在,但机会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