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即便是王金玉,在12年前也不会将东风康明斯的合作和自己联系起来,相信王洪杰当时也不会在意福田这样一个农用车起家的小企业。但不知历史有没有想过:8年后双方会开始平等地探讨商业合作而10年后双方会坐到一起重复当年东康的精彩?王洪杰有没有想到过:短短8年之后会再次亲手策划康明斯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轻卡发动机布局?并且这个合作伙伴8年前还不名一文。 发现的过程并不漫长,这取决于北汽福田奇迹般的成长。 2000年 中国一个小企业简单人事变动和美国能源研发计划的命运红线会牵到一起吗? 8年前的2000年,北汽福田销量突破10万辆并将总部从诸城正式搬到北京,福田开始腾飞之路;同时,康明斯则抓住了美国能源部LDA新的轻型柴油化项目并与其产生了2个合作,从而奠定了康明斯未来在轻型柴油机领域的世界地位。 命运的转变同样作用于王洪杰和戴松高。这一年,戴松高加盟福田并出任福田环保动力总经理至今,巧合的是王洪杰同年也北上担任康明斯东亚地区工业市场总经理,双方仍然呆在同一个城市。 戴的加盟让王金玉十分高兴,福田快速增长对福田内部发动机的产能要求已经让王金玉烦恼透了,整合内部发动机资源可是个复杂的“技术活儿”,当时,王金玉郑重地对戴说:“这块儿我全交给你了!”,然后仿佛放下千斤重担一样,只是充满期待、希冀玩味地审量着戴松高,他很想提前知道戴松高未来能在福田发动机业务上能做出什么彩儿。 戴松高当然知道发动机对福田的作用,他觉得担子重极了,当然他并不怕挑战,相反,戴松高是个相当自信的人。业内流传这样一种说法,正是由于其在技术、国产化和管理等方面的强势推进,才有了后来东风康明斯救主的神话。但现在,他面临的恐怕更为复杂。 王金玉给戴松高的任务除了让其基本保障福田发动机的供应之外,同时还对他有一份新的期待。王金玉很清楚自己和福田的野心,福田环保动力未来根本满足不了以国际化为目标的福田对发动机的需求,即使产量保证了但技术先进性能否达到?国内发动机在未来新的排放标准下能否经受住考验?寻求国际合作是福田的必然选择。而戴松高是王金玉在发动机战略上的一个重要实施者。 在北京的王洪杰也在面临新的挑战。2000年,康明斯已经意识到轻型柴油机在未来将有一个不错的市场,同时这也有利于康明斯完善自己的产品结构。在美国经济不景气和重卡发动机萎缩的时候,果断地开发中型发动机——业内闻名的康明斯B、C系列发动机。康明斯的这步棋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和美国能源部的合作,王洪杰当然十分清楚它的价值。但是当时的康明斯并没有想好未来把这2颗棋子步在哪里。但是它的国际合作战略是十分明确的:跟某个整车细分市场的NO.1合作,以此来紧密联系双方,而这恰恰给与了不断成长的福田一个难得的机会。 角色都发生重大转变的王洪杰和戴松高曾经戏谈,“没准未来还有合作的可能呢”,没想到一语成偈!福田地位的提升和坚定的国际化战略使福田具有了和康明斯对话的权利;康明斯柴油机轻型化的世界顶级产品开发为其提供了可能。当2001年福田开始蝉联中国轻卡第一的时候,王、戴两人更是预见到了这种极大可能性。 如果说12年前东风康明斯的成立并未让王金玉预感到什么,但在2004年,西安康明斯成立时,王金玉心中有了制胜的一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