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么便宜的车真的能顺应世界汽车的发展命脉吗?中国人可能都不喜欢。中国人都愿意购买进口车,那中国人自己都不愿意购买的车拿到国外又有谁愿意购买?要成为第一、要引领潮流可能吗?而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多功能、高技术、环保节能。 所谓多功能可以说今天的汽车装有电子系统,功能齐全。从最简单的牵引控制、线控节气门到扭力控制,最后走向自动驱驾,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汽车技术一定要往这个方向发展,集成度会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强,车身越来越小。交通道路不断发展,未来的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既能记、又能看、又能想、又能说。例如,如果基础设施允许,当汽车在路上行驶发现有一个大坑时,汽车就会记忆信息,在下次行驶至此时,就会令汽车作出一个自动的减速调整。当汽车行至拐弯处时,汽车通过GPS感受到了司机的转向意图时,汽车就会自动转向。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汽车需要的能源之中,石油、橡胶、钢铁、锌这些会越来越少,因此汽车也会越来越贵。 另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早在2000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达到了500ppm,这意味着地球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达到极限。我们必须减少二氧化碳,否则地球会出现灾难。因此在造汽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技术、能源和环保。 我们要造能凸现自己优势的车,我们要拥有自己的特色车,我们要顺应世界发展命脉的车。高技术、多功能、节能环保,就是电驱动汽车。很多人不相信电动车,但是这种车是中国汽车发展的惟一机会和突破口。如果继续走原来以价格取胜的特点,最终会失去中国特色、失去竞争力、失去在世界汽车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制造汽车要有优化的电池系统以及各个工程领域的经验,我们要发展电池单元、电池模块和电池管理系统,要发展机械子系统、电热管理子系统、电控子系统、电子元件和软件系统。这些都至关重要,这需要每一个人集中力量从这个方向发展。 有竞争的技术和质量过硬的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单体材料和工艺设计,比如说安全挑战,单体的统一性,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关键的汽车总成,还有批量生产的能力,如果我们现在的汽车厂商不去造20、30个车型,而是集中研发一个车型,就像丰田的普锐斯只出一个车型,今天14个大品牌,包括SUV全部装上了普锐斯类似的混合动力。用一个车把该学习的全学到手了。如果我们找出一个车,把电池系统、电池管理做好的话,这将会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可能性。 中国在1997年第一个开始做电动汽车,但是今天为什么中国的电动汽车仍然没有任何结果?只因为缺少两大必要条件:第一没有集中所有力量,齐心协力。从政府到制造商、消费者到科研教育机构,没有联合起来做;另外我们是否具备那种“排除万难、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把一个车做出来,就像普锐斯一样,丰田用普锐斯的经验,把中国作为实验厂,这时候就可以出口技术,卖这个专利。电动车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有高技术、节能、零排放。引领者就将是为世界汽车的领先者。包括关键技术出口、关键零部件出口。我们有没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呢?我们有非常好的制造工艺,我们有非常强大的执行力,而且我们有巨大的国内试验市场,因此我们需要的就是齐心协力排除万难,让中国的电动汽车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