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二:夏利、“老三样”成功的地方自有其本身的优势和时代背景,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新秀也树立起了打造中国国民车的目标。那么中国的国民车在技术上也必定有自己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在每款车的技术开发初期就做到尽可能的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那么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对于企业的技术开发,究竟有什么样的特点和特殊之处?国外企业在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特点?“现在我们国家的自主品牌企业,对于汽车还缺乏充分理解。”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 对于国民车的技术特点,我认为,要有比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就不能跟别人并列差不多,要有突出的地位才行。首先要广泛采用现在成熟的技术,否则,价格也拉不下来,可靠性、一致性也很难得到保证。另一个不可缺失的就是要有创新。或者是技术方面的创新,形成高性能低成本;或者是管理上的创新,使得成本降低;或者是制造过程、销售富有创意,实现大批量销售,导致了价格降低。比如T型车,它首先在国际上采用流水线生产。在保证性能不变的情况下,价格降低了,所以有了高性价比。像甲壳虫,也称之为一款国民车的话,可能体现在造型上,由于人们很喜欢,量很大,因此价格下降了,性能也没有下降,所以导致了性价比很高。 另一点我认为国民车的特点可能必须要融会本国民的文化在里面,一定要有文化内涵。前些天我参加一个研讨会,有人提出了精神享受,光有技术、功能还不行,买了车,还要有精神的享受,让他感觉我的车和我的身份、地位相称。 中国自主品牌的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对中国国民的需求和中国文化是最了解的。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否则基本上没有优势可言。要想在汽车领域创新,首先要加深对汽车的理解,在对汽车理解的基础上融入民族的文化,以及对汽车市场的理解等等。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站稳脚跟,才能把企业做大。我认为,现在我们国家的自主品牌企业,对于汽车还缺乏充分理解。轿车是什么?从最开始的理念,当然就是高速、高效的运输工具,但现在融入了一些家庭的因素、办公的色彩在里面。一定要很好地体会、认真地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把国民的需求把握进来,这就应该是我们有创新元素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开发出国民车来,这种国民车一定可以在一个时期、一个地方占领统治地位。现在是百花齐放,不会像早期的时候占更大的比例,占到10%的比例可能才会称之为国民车,要从这些方面努力,才能站住脚、有自己的创新。 “是不是国民车应由市场判断,而不是有意设计成这样的。” —— 潍柴动力集团副总裁钱诚 在美国市场比如说福特的SUV、F150、本田的雅阁等等,很多年都保持第一位的销量。后来虽然没有像甲壳虫那样成功,但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我认为这就是国民车,大家都去买,市场占领份额特别多,是不是国民车应由市场判断,而不是有意设计成这样的。 那么国民车有什么特点?第一价格都比较低,而且规模比较大,成本比较低。第二技术不重要,但是设计非常简单、耐用,而且针对大部分的用户,可靠性高。第三是功能,必须满足一般人用车的基本功能,比如有些车是满足细分市场功能的车,那就很难成为国民车。第四个特点是适用于不同的消费阶段,作为商用车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必须在不同的阶段产生。比如中国有没有国民车,首先要看是不是有国民车的市场需求,目前的轿车消费能不能大众化,能不能形成统一的客户对车需求的价值的观念,如果很分散,大家都在寻找各自的角色没有定位的话是很难找到大的市场的。第五要观察所有国民车的出现都有一些意外,往往是一匹黑马,从产品设计到市场营销以及到市场发展到成熟阶段,经历了很多过程,很多因素很难预测。 我认为国民车应该是企业最应该关心的、关系到未来企业成败的关键产品。中国这么多整车企业,很多企业可能要垮下来,有些企业要成功,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他们能不能造出国民车。很多历史都说明,比如大众,就是靠甲壳虫活下来了,而且徘徊将近10年时间找车型来替代他,最后找到了高尔夫。当年福特的成功也是这样,因为我们的整车是做商用车出身的多,最大的危机就是怎么实现战略的转移,不使以前的成功变成将来的包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