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两会”期间,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代表提出,要改变中国汽车低价低质的形象,全力打造世界车,也就是符合全球标准的好车,才能重新赢得市场。由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特殊性,中国还没有出现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国民车”,但是很多企业将打造“国民车”作为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在国际上,高尔夫和甲壳虫都曾经是“国民车”,印度塔塔集团推出的2500美元的汽车也被称之为“人民车”。 4月23日,中国北京,一场围绕“中国车.世界车”的话题正在展开并不断延伸。由《汽车观察》杂志和美中汽车交流协会联合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支持、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协办的2008中国汽车观察家论坛上,来自政府、行业的领导及国内外整车、零部件企业的相关人士就中国车如何早日成为世界车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1908年的冬天,底特律被连续4天的阴雨笼罩,整个城市的道路泥泞不堪。坏天气和坏路况使这个城市的汽车拥有者们再次开始对上帝不敬,但是这次有人发现情况有了小小的不同:当别的汽车陷于泥泞道路上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汽车可以在雨中前行无碍。 这是一个叫亨利.福特创办的汽车公司在当年10月1日新推出的产品——福特T型车,因为上述与众不同的特性被亨利福特誉为“万能车”。一经推出,福特T型车立即赢得了千千万万美国人的心,人们亲切地称之为“莉齐”,人们的热情使T型车第一年产量达到10660辆,打破了汽车业此前历史的所有记录。 从此,福特T型车成为低价、可靠运输工具的象征。为了满足市场不断增长额需求,也为了实现亨利福特心中把福特T型车打造成“全球车”的梦想,福特在工厂实行流水线生产。 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让福特T型车具备了降价的空间,但亨利.福特与此同时不断改善产品和工艺并坚持高质量低成本汽车的目标。价格加上性能让福特T型车在美国随处可见,以至于有这样一个说法——“不要试图超过福特T型车,因为当你超过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前面仍然是福特T型车。” 到了1913年末,福特汽车公司的产量已经是全美国汽车总产量的一半,在T型车投产的19年里,仅美国一地就销售了1500多万辆。 福特T型车的传奇在1938年诞生于德国的大众甲壳虫身上再次得到展现。 大众甲壳虫同福特T型车这种大批量汽车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行驶的机器”,不讲究豪华,两者的基本结构在它们的“一生”中都没有改动,惟一不同的是甲壳虫打破了福特T型汽车的产量纪录并超过了数百万辆。同时,它们都不仅仅作为本国国民车在国内销售,同时在世界各地热销,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车。